一种阴极双转运间歇式输送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09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阴极双转运间歇式输送转移装置,属于阴极输送设备领域,包括支撑机架、回转装置、横向臂、纵向臂、移载装置;移载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机械手机构;机械手机构位于升降机构的底部,机械手机构通过矩形架与升降机构固定连接;机械手机构包括油缸支撑架、移载油缸、旋转轴、挂钩、轴承座;移载油缸的控制端与轴编码器电连接;移载油缸的活塞杆通过固定在旋转轴中部的铰接座与旋转轴相连接。保了生产过程中的程序精简运行,节约工序之间的协同运作时间,生产效率高,实现低成本确保稳定生产,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阴极双转运间歇式输送转移装置
本技术涉及阴极输送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阴极双转运间歇式输送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针对阴极输送转移方式中,主要采用传统的链式输送机把阴极输送到剥片装置的位置,或采用机器人把阴极运输到剥片装置的两种方式完成输送转移。链式输送机的方式则需要由多个单独的部件依次运作来完成;鉴于此种工序需要多个部件协同运作,多个部件导致不同的工艺程序就需要占用相对较大的加工场地,且多个部件之间的衔接需要增加额外操作步骤,而且输送链拉长后,定位不准,因此不利于生产过程中精简程序,生产效率低,严重浪费时间,成本相对较大;而采用机器人输送转移此种操作工序相对成本较高,另外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更加复杂,可靠性较低。因此,需提出简单有效的方案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一种阴极双转运间歇式输送转移装置,能够精简生产工序,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以及良好的可靠性。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阴极双转运间歇式输送转移装置,包括支撑机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机架顶端的回转装置、固定设于所述回转装置外侧的横向臂、固定设于所述回转装置外侧且与所述横向臂相垂直设置的纵向臂、以及分别设于所述横向臂和所述纵向臂上对阴极实现工序间输送转移的移载装置;所述移载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用于抓取阴极的机械手机构;所述机械手机构位于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所述机械手机构通过矩形架与所述升降机构固定连接;<br>所述机械手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矩形架一端部的油缸支撑架、倾斜固定在所述的油缸支撑架上的移载油缸、与所述移载油缸活塞杆的转动连接的旋转轴、固定设于所述旋转轴两端端部的挂钩、以及对称设于所述旋转轴两端且与所述矩形架固定连接的轴承座;所述移载油缸的控制端与轴编码器电连接;所述移载油缸的活塞杆通过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中部的铰接座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柱、焊接设于所述支撑柱顶端的回转支撑安装板、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回转支撑安装板上方的减速机安装座。进一步地,所述回转装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柱上方;所述回转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回转支撑安装板上的回转支撑、位于所述回转支撑上方的回转支撑安装轴座、位于所述回转支撑安装轴座上方的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回转支撑安装轴座的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回转支撑安装轴座的底部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回转支撑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在所述减速机安装座上;所述横向臂和所述纵向臂均与所述回转支撑安装轴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横向臂和所述纵向臂上的升降气缸、对称设于所述升降气缸两端且均贯穿所述横向臂和所述纵向臂的提升轴、套接在所述提升轴上的导向轴承座、以及用于与所述升降气缸和所述提升轴相连接的连接板;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横向臂和所述纵向臂向下延伸伸出,并通过连接座与所述矩形架固定连接,所述提升轴的底部与所述矩形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移载装置的两端设有防止阴极在输送转移摆动的防摆机构;所述防摆机构包括焊接在所述横向臂和所述纵向臂底端的防摆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防摆连接板外侧面的防摆板;所述防摆板的底部端面上开设有U形卡槽;所述U形卡槽与阴极上端部的导电棒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防摆连接板与所述横向臂和所述纵向臂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臂和所述纵向臂为矩形方管,所述横向臂和所述纵向臂的上端面上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回转支撑安装轴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横向臂和所述纵向臂的上端中部区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一种阴极双转运间歇式输送转移装置,确保了生产过程中的程序精简运行,节约工序之间的协同运作时间,生产效率高,实现低成本确保稳定生产,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阴极双转运间歇式输送转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阴极双转运间歇式输送转移装置的转运输送工作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移载装置安装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回转装置安装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机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机架;11、支撑柱;12、回转支撑安装板;13、减速机安装座;2、回转装置;21、回转支撑;22、回转支撑安装轴座;23、减速电机;3、横向臂;4、纵向臂;5、移载装置;51、升降机构;511、升降气缸;512、提升轴;513、导向轴承座;52、机械手机构;521、油缸支撑架;522、移载油缸;523、旋转轴;524、挂钩;525、轴承座;6、矩形架;7、铰接座;8、联轴器;9、连接座;10、防摆机构;101、防摆连接板;102、防摆板;1021、U形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阴极双转运间歇式输送转移装置,包括支撑机架1、可转动地设于支撑机架1顶端的回转装置2、固定设于回转装置2外侧的横向臂3、固定设于回转装置2外侧且与横向臂3相垂直设置的纵向臂4、以及分别设于横向臂3和纵向臂4上对阴极实现工序间输送转移的移载装置5;横向臂3与纵向臂4相垂直设置,相对应于阴极从输送机架转用到架剥离装置的转动角度为90°;以及经过剥离装置剥离后的形成的阴极板转用到输出机架的转动的角度为90°,保证回转装置2在驱动横向臂3和纵向臂4同步带动移载装置5转动上述角度实现对阴极的双转运间歇式输送转移。为了进一步清楚移载装置5的工作过程,具体地,移载装置5包括升降机构51和用于抓取阴极的的机械手机构52;机械手机构52位于升降机构51的底部,机械手机构52通过矩形架6与升降机构51固定连接;通过控制机械手结构52完成对阴极的稳定抓取,另外,机械手机构52包括固定在矩形架6一端部的油缸支撑架521、倾斜固定在的油缸支撑架521上的移载油缸522、与移载油缸522活塞杆的转动连接的旋转轴523、固定设于旋转轴523两端端部的挂钩524、以及对称设于旋转轴523两端且与矩形架6固定连接的轴承座525;移载油缸522的控制端与轴编码器电连接;移载油缸522的活塞杆通过固定在旋转轴523中部的铰接座7与旋转轴523相连接。在对阴极进行抓取时,输送机架上的阴极相对应位于横向臂3上的机械手机构52的下方,即挂钩524位于阴极导电棒上方的吊环处,利用升降机构51向上提升带动阴极上升,到达设定高度后,启动回转装置2,驱使横向臂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阴极双转运间歇式输送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支撑机架(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机架(1)顶端的回转装置(2)、固定设于所述回转装置(2)外侧的横向臂(3)、固定设于所述回转装置(2)外侧且与所述横向臂(3)相垂直设置的纵向臂(4)、以及分别设于所述横向臂(3)和所述纵向臂(4)上对阴极实现工序间输送转移的移载装置(5);/n所述移载装置(5)包括升降机构(51)和用于抓取阴极的机械手机构(52);所述机械手机构(52)位于所述升降机构(51)的底部,所述机械手机构(52)通过矩形架(6)与所述升降机构(51)固定连接;/n所述机械手机构(52)包括固定在所述矩形架(6)一端部的油缸支撑架(521)、倾斜固定在所述的油缸支撑架(521)上的移载油缸(522)、与所述移载油缸(522)活塞杆的转动连接的旋转轴(523)、固定设于所述旋转轴(523)两端端部的挂钩(524)、以及对称设于所述旋转轴(523)两端且与所述矩形架(6)固定连接的轴承座(525);/n所述移载油缸(522)的控制端与轴编码器电连接;/n所述移载油缸(522)的活塞杆通过固定在所述旋转轴(523)中部的铰接座(7)与所述旋转轴(52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阴极双转运间歇式输送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撑机架(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机架(1)顶端的回转装置(2)、固定设于所述回转装置(2)外侧的横向臂(3)、固定设于所述回转装置(2)外侧且与所述横向臂(3)相垂直设置的纵向臂(4)、以及分别设于所述横向臂(3)和所述纵向臂(4)上对阴极实现工序间输送转移的移载装置(5);
所述移载装置(5)包括升降机构(51)和用于抓取阴极的机械手机构(52);所述机械手机构(52)位于所述升降机构(51)的底部,所述机械手机构(52)通过矩形架(6)与所述升降机构(51)固定连接;
所述机械手机构(52)包括固定在所述矩形架(6)一端部的油缸支撑架(521)、倾斜固定在所述的油缸支撑架(521)上的移载油缸(522)、与所述移载油缸(522)活塞杆的转动连接的旋转轴(523)、固定设于所述旋转轴(523)两端端部的挂钩(524)、以及对称设于所述旋转轴(523)两端且与所述矩形架(6)固定连接的轴承座(525);
所述移载油缸(522)的控制端与轴编码器电连接;
所述移载油缸(522)的活塞杆通过固定在所述旋转轴(523)中部的铰接座(7)与所述旋转轴(523)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阴极双转运间歇式输送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架(1)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柱(11)、焊接设于所述支撑柱(11)顶端的回转支撑安装板(12)、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回转支撑安装板(12)上方的减速机安装座(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阴极双转运间歇式输送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转装置(2)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柱(11)上方;
所述回转装置(2)包括安装在所述回转支撑安装板(12)上的回转支撑(21)、位于所述回转支撑(21)上方的回转支撑安装轴座(22)、位于所述回转支撑安装轴座(22)上方的减速电机(23);
所述减速电机(2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8)与所述回转支撑安装轴座(22)的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胜春秦良奇付云君胡书灵
申请(专利权)人:上饶市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