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扁位电插头的自动导正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089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扁位电插头的自动导正上料装置,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治具板、导正针板、压针板和顶板,以及连接治具板和顶板的四个导柱,导正针板和压针板滑动套设在四个导柱上,治具板的两个相对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进料孔,且治具板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与进料孔一一对应的若干个放料槽,放料槽与进料孔连通,放料槽内远离进料孔的一端设有导正避空位,导正针板上设置有与导正避空位插套配合的若干个导正杆,压针板上设置有与放料槽相对应的若干个压针,治具板的底部活动设置有错料板,错料板上贯穿开设有与放料槽相通的若干个出料槽;提高带扁位电插头的上料效率,解决带扁位电插头在放入注塑机模具时扁位方向不一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扁位电插头的自动导正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插头上料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带扁位电插头的自动导正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欧洲头电插头的外形设计由欧盟统一规定,尾部接线端则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插头尾部接线端形状主要分为三种类型:①尾部接线端设计成圆筒状,线材插入圆筒内通过铆压完成接线;②尾部接线端设计成扁位,且大部分扁位位置进行开孔设计,线材主要通过插入扁位孔中或直接在扁位上进行焊接接线;③尾部接线端设计成较细的实心探针型,线材主要通过掺烧等方式完成接线。以上三种设计类型中第①和第②类应用最为普遍,其中第②种因其接线方式简便,与接线导通稳定性最好等优点,目前正逐渐成为主流的设计方式,并开始替代其他两种类型。而以上第②种设计方式虽然对后续客户接线性能有提升,但对于插头制作供应商来说,要保证扁位方向跟客户要求保持稳定一致,生产难度就会有一定程度增加。目前插头制作厂商主要的生产方式均为人工方式进行,提前制作好人工放料模板,然后手工一个个将电插头铜料按模板形状放好,在转入到注塑机模具中进行热塑处理。这种生产方式主要几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扁位电插头的自动导正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治具板(1)、导正针板(6)、压针板(8)和顶板(9),以及连接治具板(1)和顶板(9)的四个导柱(7),所述导正针板(6)和压针板(8)滑动套设在四个导柱(7)上,所述治具板(1)的两个相对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进料孔(2),且所述治具板(1)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与进料孔(2)一一对应的若干个放料槽(22),所述放料槽(22)与进料孔(2)连通,所述放料槽(22)内远离进料孔(2)的一端设有导正避空位(23),所述导正针板(6)上设置有与导正避空位(23)插套配合的若干个导正杆(13),所述压针板(8)上设置有与放料槽(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扁位电插头的自动导正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治具板(1)、导正针板(6)、压针板(8)和顶板(9),以及连接治具板(1)和顶板(9)的四个导柱(7),所述导正针板(6)和压针板(8)滑动套设在四个导柱(7)上,所述治具板(1)的两个相对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进料孔(2),且所述治具板(1)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与进料孔(2)一一对应的若干个放料槽(22),所述放料槽(22)与进料孔(2)连通,所述放料槽(22)内远离进料孔(2)的一端设有导正避空位(23),所述导正针板(6)上设置有与导正避空位(23)插套配合的若干个导正杆(13),所述压针板(8)上设置有与放料槽(22)相对应的若干个压针(4),所述治具板(1)的底部活动设置有错料板(3),所述错料板(3)上贯穿开设有与放料槽(22)相通的若干个出料槽(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扁位电插头的自动导正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槽(18)内设有与导正避空位(23)相对应的限位孔(19),所述限位孔(19)与出料槽(18)之间设有导正槽(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扁位电插头的自动导正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正杆(13)的下端依次穿过导正避空位(23)、限位孔(19),所述限位孔(19)与导正杆(13)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云张玉贵高仁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凌浩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