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495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包括装置支架,所述装置支架的右侧两支架外表面各镶嵌设置有一组竖直轨道,所述装置支架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表面设置有下料结构,所述装置支架的右侧两支架外表面各设置有一组上下移动结构,所述上下移动结构的两组右侧外表面各设置有一组左右伸缩结构,所述装置支架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底座,所述装置支架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该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可以把袋装的塑料颗粒打开使塑料颗粒从下料结构落到塑料存放盒上,然后此装置可以把塑料存放盒运送到储料货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下料输料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颗粒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日常生活中,塑料颗粒可用来制造各种塑料袋、桶、盆、玩具、家具、文具等生活用具及各种塑料制品,服装工业方面,可用来制造服装、领带、纽扣、拉链,建筑材料方面,再生塑料颗粒的衍生品塑木型材制造各种建筑构件、塑料门窗等,化学工业方面,可用来制作反应釜、管道、容器、泵、阀门等;现有的袋装的塑料颗粒直接从货车上扛到输运车上,使用的时候还要一个一个开袋,保存的时候,袋子叠在袋子上不稳,其次,输运车无法把袋装的塑料颗粒放置到各个高度的货架上,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包括装置支架,所述装置支架的右侧两支架外表面各镶嵌设置有一组竖直轨道,所述装置支架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表面设置有下料结构,所述装置支架的右侧两支架外表面各设置有一组上下移动结构,所述上下移动结构的两组右侧外表面各设置有一组左右伸缩结构,所述装置支架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底座,所述装置支架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底座。优选的,所述下料结构包括下料管道、刀片与出料管,所述刀片固定设置于下料管道内壁中间位置,所述下料管道的外壁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增大,且增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于固定环内壁直径,所述下料管道与固定环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下料管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出料管,且与出料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可直接把下料结构放置于固定环的上面,当下料管道外壁直径大于固定环的内壁直径使,下料结构会直接卡在固定环的上面,刀片可割破装塑料颗粒的袋子,使塑料颗粒掉落进塑料存放盒内。优选的,所述上下移动结构包括支撑板、移动块与横向轨道,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固定设置有移动块,所述支撑板通过移动块嵌入竖直轨道与装置支架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右侧镶嵌设置有横向轨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通过移动块嵌入竖直轨道使支撑板可以在装置支架的表面上下移动。优选的,所述左右伸缩结构包括支撑杆、伸缩杆与移动环,所述支撑杆的内部活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移动环,所述左右伸缩结构通过移动环嵌入横向轨道与上下移动结构活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通过移动环嵌入横向轨道使左右伸缩结构能在上下移动结构的表面前后移动,伸缩杆本身可以在支撑杆内部伸缩移动。优选的,所述下料结构的下端设置有塑料存放盒,所述塑料存放盒活动放置于限位底座的内部,所述塑料存放盒可以从装置支架两支架中间通过,所述左右伸缩结构的宽度略大于塑料存放盒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当塑料存放盒装满塑料颗粒时,可从装置支架中间穿过移动到装置支架的右侧,然后架在左右伸缩结构的上端。优选的,所述限位底座与装置支架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与装置支架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与限位底座下端固定设置有滚轮,所述装置支架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装置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装置把手和滚轮便于移动此装置,限位底座能在塑料存放盒装塑料颗粒的时候限制塑料存放盒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通过设置有下料管道,刀片与塑料存放盒,从货车上拿出袋装的塑料颗粒,架在刀片上,袋子在刀片上划出一道口子,手拎着袋子,塑料颗粒从袋子里掉落进下料管道,从下料管道移动到塑料存放盒内,通过设置有竖直轨道、上下移动结构与左右收缩结构,当塑料存放盒装满后,通过装置把手移动装置,当移动到指定货架面前时,把塑料存放盒从限位底座移动到支撑底座上,然后把上下移动结构移动到塑料存放盒盒边下端位置,然后两组左右伸缩结构通过横向轨道减少中间间距,再把上下移动结构向上移动,使能够提起塑料存放盒,根据货架的高度通过上下移动结构把塑料存放盒移动到相应的高度,再伸长左右伸缩结构,使塑料存放盒处于货架正上方,然后两组左右伸缩结构通过横向轨道增大间距,使塑料存放盒没有支撑点,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货架上,整个一种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的下料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的上下移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的左右伸缩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支架;11、竖直轨道;12、装置把手;13、固定环;2、下料结构;21、下料管道;22、刀片;23、出料管;3、上下移动结构;31、支撑板;32、移动块;33、横向轨道;4、左右伸缩结构;41、支撑杆;42、伸缩杆;43、移动环;5、塑料存放盒;6、限位底座;7、支撑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包括装置支架1,装置支架1的右侧两支架外表面各镶嵌设置有一组竖直轨道11,装置支架1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环13,固定环13的内表面设置有下料结构2,装置支架1的右侧两支架外表面各设置有一组上下移动结构3,上下移动结构3的两组右侧外表面各设置有一组左右伸缩结构4,装置支架1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底座6,装置支架1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底座7。下料结构2包括下料管道21、刀片22与出料管23,刀片22固定设置于下料管道21内壁中间位置,下料管道21的外壁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增大,且增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于固定环13内壁直径,下料管道21与固定环13之间为活动连接,下料管道2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出料管23,且与出料管23连通。上下移动结构3包括支撑板31、移动块32与横向轨道33,支撑板31的左侧固定设置有移动块32,支撑板31通过移动块32嵌入竖直轨道11与装置支架1活动连接,支撑板31右侧镶嵌设置有横向轨道33。左右伸缩结构4包括支撑杆41、伸缩杆42与移动环43,支撑杆4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伸缩杆42,伸缩杆42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移动环43,左右伸缩结构4通过移动环43嵌入横向轨道33与上下移动结构3活动连接。下料结构2的下端设置有塑料存放盒5,塑料存放盒5活动放置于限位底座6的内部,塑料存放盒5可以从装置支架1两支架中间通过,左右伸缩结构4的宽度略大于塑料存放盒5的宽度。限位底座6与装置支架1之间为固定连接,支撑底座7与装置支架1之间为固定连接,装置支架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装置把手1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者从货车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包括装置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支架(1)的右侧两支架外表面各镶嵌设置有一组竖直轨道(11),所述装置支架(1)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环(13),所述固定环(13)的内表面设置有下料结构(2),所述装置支架(1)的右侧两支架外表面各设置有一组上下移动结构(3),所述上下移动结构(3)的两组右侧外表面各设置有一组左右伸缩结构(4),所述装置支架(1)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底座(6),所述装置支架(1)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底座(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包括装置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支架(1)的右侧两支架外表面各镶嵌设置有一组竖直轨道(11),所述装置支架(1)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环(13),所述固定环(13)的内表面设置有下料结构(2),所述装置支架(1)的右侧两支架外表面各设置有一组上下移动结构(3),所述上下移动结构(3)的两组右侧外表面各设置有一组左右伸缩结构(4),所述装置支架(1)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底座(6),所述装置支架(1)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底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结构(2)包括下料管道(21)、刀片(22)与出料管(23),所述刀片(22)固定设置于下料管道(21)内壁中间位置,所述下料管道(21)的外壁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增大,且增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于固定环(13)内壁直径,所述下料管道(21)与固定环(13)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下料管道(2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出料管(23),且与出料管(2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料仓的下料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移动结构(3)包括支撑板(31)、移动块(32)与横向轨道(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龙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谱奈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