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撕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95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撕膜机构,包括机架、驱动源一和旋转撕膜单元,所述驱动源一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旋转撕膜单元包括均设置在驱动源一的自由端的驱动源四和转轴,所述驱动源四的自由端和转轴连接,所述转轴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源五,所述驱动源五的自由端设置有至少两片支撑板,所述驱动源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源六,所述驱动源六的自由端设置有夹爪,所述夹爪位于支撑板之间。其能够自动完成撕膜,撕膜后膜带容易排除,效率高,成本低。

An automatic tear film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撕膜机构
本技术涉及撕膜机构,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撕膜机构。
技术介绍
玻璃、金属制品的边缘处,在储存、运输过程中极容易造成损伤,因而常需要粘贴保护膜。而在使用之前,通常又需要将保护膜撕除。保护膜一般质软,且在静电、真空、胶等的作用下,极容易粘附到接触的任何物品上,因而在撕膜时效率较低,且常使用人工撕除,浪费人力,不适用于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撕膜机构,其能够自动完成撕膜,撕膜后膜带容易排除,效率高,成本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撕膜机构,包括机架、驱动源一和旋转撕膜单元,所述驱动源一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旋转撕膜单元包括均设置在驱动源一的自由端的驱动源四和转轴,所述驱动源四的自由端和转轴连接,所述转轴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源五,所述驱动源五的自由端设置有至少两片支撑板,所述驱动源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源六,所述驱动源六的自由端设置有夹爪,所述夹爪位于支撑板之间。作为优选的,包括进深调整单元,所述进深调整单元包括平台一,所述平台一上设置有驱动源二和丝杆,所述丝杆与驱动源二的自由端连接,所述平台一上滑动设置有平台二,所述平台二与丝杆啮合,所述驱动源四和转轴均设置在平台二上。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源二为马达或电机,所述丝杆的端部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源二的自由端与驱动轮上套设有皮带一。作为优选的,包括高度调整单元,所述高度调整单元包括平台三和驱动源三,所述平台三设置在平台二上,且与丝杆垂直,所述驱动源三设置在平台三上,所述平台三上滑动设置有平台四,所述平台四与驱动源三的自由端连接,所述驱动源四和转轴均设置在平台四上。作为优选的,所述平台一沿着丝杆的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获取平台二进深的传感器一,所述平台二上设置有与传感器一匹配的遮光板。作为优选的,所述平台一沿着丝杆的方向设置有滑轨一,所述平台二滑动设置在滑轨一上。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源三为气缸或电缸。作为优选的,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滑环。作为优选的,至少一片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自由端滑动设置在另外一片支撑板上。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板有两个,其分别位于夹爪的两侧,且与夹爪的夹持平面平行,所述支撑板的宽度大于夹爪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夹爪外侧设置支撑板,能够使膜带缠绕在支撑板上,而在支撑板向内收缩后,支撑力减小,接触面积减小,成卷的膜带在重力的作用下则极容易从支撑板上脱离,大大提高了撕膜效率。2、本技术能够自动的完成夹料头、撕膜、退料的动作,自动化程度和效率高,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撕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撕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撕膜组件的侧视示意图。其中,1-机架,201-轨道一,202-驱动源一,21-撕膜组件,210-平台一,211-驱动源二,212-驱动轮,213-皮带一,214-丝杆,215-传感器一,216-遮光板,217-滑轨一,220-平台二,221-平台三,222-驱动源三,223-滑轨二,230-平台四,231-驱动源四,232-转轴,233-皮带二,234-滑环,235-驱动源五,236-支撑板,237-驱动源六,238-夹爪,239-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撕膜机构,包括机架1、移动组件和撕膜组件。上述移动组件包括轨道一201和驱动源一202。轨道一201和驱动源一202均设置在机架1上。上述驱动源一202为马达或电机。上述撕膜组件包括进深调整单元、高度调整单元和旋转撕膜单元。上述进深调整单元包括平台一210、驱动源二211、驱动轮212、皮带一,213和丝杆214。上述平台一210设置在轨道一201上,且与驱动源一202的自由端连接。驱动源一202能够驱动平台一210沿着轨道一201的方向往复移动。上述驱动源二211和丝杆214均设置在平台一210上。驱动轮212固定在丝杆214的端部。皮带一213套设在驱动源二211的自由端和驱动轮212上。驱动源二211能够驱动丝杆214转动,从而调整平台二220的位置,以适用不同尺寸的物品。上述驱动源二211为马达或电机。上述高度调整单元包括平台二220、平台三221和驱动源三222。上述平台二220滑动设置在平台一210上,且与丝杆214啮合。平台三221设置在平台二220上,且与丝杆214垂直。驱动源三222设置在平台三221上。驱动源三222能够驱动平台四230升降,以调整高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平台一210上沿着丝杆214的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获取平台二220进深的传感器一215。平台二220上设置有与传感器一215匹配的遮光板2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平台一210沿着丝杆214的方向设置有滑轨一217。平台二220滑动设置在滑轨一217上。上述驱动源三222为气缸或电缸。上述旋转撕膜单元包括平台四230、驱动源四231、转轴232、滑环234、驱动源五235、支撑板236、驱动源六237和夹爪238。上述平台四230滑动设置在平台三221上,且与驱动源三222的自由端连接。驱动源四231和转轴232均设置在平台四230上。转轴232与驱动源四231的自由端连接。滑环234套设在转轴232上。驱动源五235设置在转轴232的底端。至少两块支撑板236设置在驱动源五235的自由端。驱动源六237设置在驱动源五235的底部。夹爪238设置在驱动源六237的自由端。支撑板236位于夹爪238的外围。驱动源六237能够驱动夹爪238夹持在膜带的头上,驱动源四231能够驱动转轴232旋转,从而带动支撑板236和夹爪238旋转;旋转时,膜带会缠绕在支撑板236上;缠绕完成后,支撑板236向着夹爪238移动,使绕成卷的膜带脱离支撑板236,同时夹爪238松开,使膜带脱落。具体的,上述驱动源四231的自由端与转轴232的端部上套设有皮带二23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一片上述支撑板236上固定有滑杆239。滑杆239的自由端滑动设置在另外一片支撑板236上。其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撕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驱动源一和旋转撕膜单元,所述驱动源一设置在机架上;/n所述旋转撕膜单元包括均设置在驱动源一的自由端的驱动源四和转轴,所述驱动源四的自由端和转轴连接,所述转轴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源五,所述驱动源五的自由端设置有至少两片支撑板,所述驱动源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源六,所述驱动源六的自由端设置有夹爪,所述夹爪位于支撑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撕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驱动源一和旋转撕膜单元,所述驱动源一设置在机架上;
所述旋转撕膜单元包括均设置在驱动源一的自由端的驱动源四和转轴,所述驱动源四的自由端和转轴连接,所述转轴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源五,所述驱动源五的自由端设置有至少两片支撑板,所述驱动源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源六,所述驱动源六的自由端设置有夹爪,所述夹爪位于支撑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撕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深调整单元,所述进深调整单元包括平台一,所述平台一上设置有驱动源二和丝杆,所述丝杆与驱动源二的自由端连接,所述平台一上滑动设置有平台二,所述平台二与丝杆啮合,所述驱动源四和转轴均设置在平台二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撕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二为马达或电机,所述丝杆的端部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源二的自由端与驱动轮上套设有皮带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撕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调整单元,所述高度调整单元包括平台三和驱动源三,所述平台三设置在平台二上,且与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军华乔汉强
申请(专利权)人:博宸睿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