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备胎盖板的内饰件、备胎盖板组件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备胎盖板的内饰件、备胎盖板组件和车辆。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车辆的备胎盖板在不同高度位置之间调节不够灵活、方便,从而使车辆后备箱空间缺少灵活调节的功能。因此,上述技术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备胎盖板的内饰件可以实现备胎盖板在不同高度位置的灵活切换。本技术第二个目的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辆备胎盖板的内饰件的备胎盖板组件。本技术第三个目的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备胎盖板组件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车辆备胎盖板的内饰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与所述车辆的车身相连,在所述本体部上设有滑槽导引部,所述备胎盖板通过引导件啮合在所述滑槽导引部内且可支撑在所述滑槽导引部内的不同高度位置,所述滑槽导引部被构造成向上敞开且具有多个位于不同高度位置的支撑肩部的凹槽,所述滑槽导引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第一支撑凹槽、滑槽通道和第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备胎盖板的内饰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部(1),所述本体部(1)与所述车辆的车身相连,在所述本体部(1)上设有滑槽导引部(2),所述备胎盖板通过引导件(3)啮合在所述滑槽导引部(2)内且可支撑在所述滑槽导引部(2)内的不同高度位置,所述滑槽导引部(2)被构造成向上敞开且具有多个位于不同高度位置的支撑肩部(4)的凹槽,所述滑槽导引部(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第一支撑凹槽(21)、滑槽通道(23)和第二支撑凹槽(22),所述第一支撑凹槽(21)和所述第二支撑凹槽(22)通过所述滑槽通道(23)相连,所述滑槽通道(23)可用于所述引导件(3)在各个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备胎盖板的内饰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1),所述本体部(1)与所述车辆的车身相连,在所述本体部(1)上设有滑槽导引部(2),所述备胎盖板通过引导件(3)啮合在所述滑槽导引部(2)内且可支撑在所述滑槽导引部(2)内的不同高度位置,所述滑槽导引部(2)被构造成向上敞开且具有多个位于不同高度位置的支撑肩部(4)的凹槽,所述滑槽导引部(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第一支撑凹槽(21)、滑槽通道(23)和第二支撑凹槽(22),所述第一支撑凹槽(21)和所述第二支撑凹槽(22)通过所述滑槽通道(23)相连,所述滑槽通道(23)可用于所述引导件(3)在各个所述支撑肩部(4)之间进行转移,多个所述支撑肩部(4)包括第一支撑肩部(41)和第二支撑肩部(42),所述第一支撑肩部(41)形成为所述第一支撑凹槽(21)的下侧壁,所述第二支撑肩部(42)形成为第二支撑凹槽(22)的下侧壁,所述滑槽导引部(2)的与所述第一支撑肩部(41)相对布置的内侧壁形成为直倾斜段(5),所述直倾斜段(5)向上且远离所述第一支撑肩部(41)延伸,在所述第一支撑凹槽(2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接凹槽(211)和第二卡接凹槽(212),所述第一卡接凹槽(211)形成在所述直倾斜段(5)的上端,所述第二卡接凹槽(212)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肩部(41)的远离端部(6)的一侧,所述引导件(3)的两端可分别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凹槽(211)和所述第二卡接凹槽(212)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备胎盖板的内饰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肩部(41)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由所述端部(6)至根部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备胎盖板的内饰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肩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