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带窗口电致变色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86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带窗口电致变色后视镜,涉及后视镜领域,其包括底部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空腔,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倾斜设置的进气管,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窗口,且壳体的后侧内壁上固定有与窗口对应的电致变色后视镜主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有两个相对的竖向的安装管,且安装管的内侧活动插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固定有位于安装管内的活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自动对电致变色后视镜主体上的灰尘进行清理,且在清灰件下移时还会转动,从而使得清灰效果好,另外,从出气孔出来的气体还会同步的吹向电致变色后视镜主体,从而将清灰件刷下的灰尘吹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带窗口电致变色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牙科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带窗口电致变色后视镜。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称为电致变色材料,用电致变色材料做成的器件称为电致变色器件。已经产业化的电致变色器件有一下几类:电致变色智能调光玻璃、电致变色显示器、汽车自动防眩目后视镜。目前使用的电致变色后视镜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吸附灰尘,灰尘不清楚影响后视镜的正常使用,常见的清理方式是人工下车后利用工具进行清理,这样清理起来非常麻烦,使用效果不够好,使用不够便利,为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带窗口电致变色后视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带窗口电致变色后视镜,包括底部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空腔,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倾斜设置的进气管,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窗口,且壳体的后侧内壁上固定有与窗口对应的电致变色后视镜主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有两个相对的竖向的安装管,且安装管的内侧活动插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固定有位于安装管内的活塞,且伸缩杆的下端穿出安装管并固定有位于安装管下方的安装块,两个左、右设置的安装块之间转动连接有横向的连接杆,连接杆上套装有位于电致变色后视镜主体前侧上方的清灰件;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有竖向的齿条,连接杆上固定套装有与齿条啮合的齿圈,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有气泵,气泵的进气端与空腔连通,气泵的出气端通过三通连接有两个第一导气管、一个第二导气管,两个所述第一导气管分别与两个安装管的上端连通,第一导气管上安装有电磁阀。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气管的下端固定并连通有横向的出气管,出气管的下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朝向电致变色后视镜主体设置的出气孔。优选的,所述安装管的上端内侧固定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活塞的前侧。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上套装有位于安装管内的弹簧,弹簧位于活塞的下方,且弹簧的原长大于安装管的内侧长度。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与连接杆匹配的安装孔,且连接杆转动安装于安装孔内。优选的,所述清灰件的形状为圆筒形,且清灰件的外侧均布有细毛。优选的,所述齿条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固定于壳体的对应内壁上。本技术通过气泵、进气管、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安装管、活塞、弹簧、安装块、连接杆、清灰件、齿圈和齿条的设置,不仅能够自动对电致变色后视镜主体上的灰尘进行清理,且在清灰件下移时还会转动,从而使得清灰效果好,另外,从出气孔出来的气体还会同步的吹向电致变色后视镜主体,从而将清灰件刷下的灰尘吹走,两者相结合使得后视镜具备了自动清灰功能,不需要人工下车进行处理,直接在车内操作中控台即可进行清理,使用灵活且便利,使用效果好,整个后视镜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示意图。图中标号:1壳体、2电致变色后视镜主体、3窗口、4安装管、5伸缩杆、6安装块、7连接杆、8齿条、9齿圈、10清灰件、11弹簧、12气泵、13第一导气管、14第二导气管、15空腔、16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多功能带窗口电致变色后视镜,包括底部开口的壳体1,壳体1的上部设置有空腔15,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与空腔15连通的倾斜设置的进气管16,壳体1的前侧设置有窗口3,且壳体1的后侧内壁上固定有与窗口3对应的电致变色后视镜主体2,壳体1的内侧固定有两个相对的竖向的安装管4,且安装管4的内侧活动插接有伸缩杆5,伸缩杆5的上端固定有位于安装管4内的活塞,且伸缩杆5的下端穿出安装管4并固定有位于安装管4下方的安装块6,两个左、右设置的安装块6之间转动连接有横向的连接杆7,连接杆7上套装有位于电致变色后视镜主体2前侧上方的清灰件10;壳体1的内侧固定有竖向的齿条8,连接杆7上固定套装有与齿条8啮合的齿圈9,壳体1的内侧固定有气泵12,气泵12的进气端与空腔15连通,气泵12的出气端通过三通连接有两个第一导气管13、一个第二导气管14,两个第一导气管13分别与两个安装管4的上端连通,第一导气管13上安装有电磁阀。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气管14的下端固定并连通有横向的出气管,出气管的下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朝向电致变色后视镜主体2设置的出气孔,安装管4的上端内侧固定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活塞的前侧。本实施方式中,伸缩杆5上套装有位于安装管4内的弹簧11,弹簧11位于活塞的下方,且弹簧11的原长大于安装管4的内侧长度,安装块6上设置有与连接杆7匹配的安装孔,且连接杆7转动安装于安装孔内,清灰件10的形状为圆筒形,且清灰件10的外侧均布有细毛,齿条8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固定于壳体1的对应内壁上。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气泵(12)和电磁阀与汽车的中控台控制设备连接,通过操作中控台控制设备控制气泵(12)和电磁阀工作,当气泵(12)工作时,电磁阀开启,设置的气泵(12)的进气端吸气,此时,外界空气通过进气管(16)进入第一导气管(13)和第二导气管(14)内,第一导气管(13)内的空气进入安装管(4)内,进而推动活塞向下移动并持续压缩弹簧,使得弹簧(11)、安装块(6)、连接杆(7)和清灰件(10)下移对电致变色后视镜主体(2)上的灰尘进行扫拂,从而将电致变色后视镜主体(2)上的灰尘刷下,在清灰件(10)下移的过程中,设置的齿圈(9)与齿条(8)是啮合的,进而使得齿圈(9)会转动带动连接杆(7)、清灰件(10)转动,继而使得清灰件(10)下移时还会转动,从而使得清灰效果好,而从第二导气管(14)出来的空气会进入出气管内并从出气孔吹向电致变色后视镜主体(2),从而将清灰件(10)刷下的灰尘吹走,两者相结合使得后视镜具备了自动清灰功能,不需要人工下车进行处理,直接在车内操作中控台即可进行清理,使用灵活且便利,使用效果好,整个后视镜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带窗口电致变色后视镜,包括底部开口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部设置有空腔(15),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与空腔(15)连通的倾斜设置的进气管(16),所述壳体(1)的前侧设置有窗口(3),且壳体(1)的后侧内壁上固定有与窗口(3)对应的电致变色后视镜主体(2),所述壳体(1)的内侧固定有两个相对的竖向的安装管(4),且安装管(4)的内侧活动插接有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的上端固定有位于安装管(4)内的活塞,且伸缩杆(5)的下端穿出安装管(4)并固定有位于安装管(4)下方的安装块(6),两个左、右设置的安装块(6)之间转动连接有横向的连接杆(7),连接杆(7)上套装有位于电致变色后视镜主体(2)前侧上方的清灰件(10);/n所述壳体(1)的内侧固定有竖向的齿条(8),连接杆(7)上固定套装有与齿条(8)啮合的齿圈(9),所述壳体(1)的内侧固定有气泵(12),气泵(12)的进气端与空腔(15)连通,气泵(12)的出气端通过三通连接有两个第一导气管(13)、一个第二导气管(14),两个所述第一导气管(13)分别与两个安装管(4)的上端连通,第一导气管(13)上安装有电磁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带窗口电致变色后视镜,包括底部开口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部设置有空腔(15),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与空腔(15)连通的倾斜设置的进气管(16),所述壳体(1)的前侧设置有窗口(3),且壳体(1)的后侧内壁上固定有与窗口(3)对应的电致变色后视镜主体(2),所述壳体(1)的内侧固定有两个相对的竖向的安装管(4),且安装管(4)的内侧活动插接有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的上端固定有位于安装管(4)内的活塞,且伸缩杆(5)的下端穿出安装管(4)并固定有位于安装管(4)下方的安装块(6),两个左、右设置的安装块(6)之间转动连接有横向的连接杆(7),连接杆(7)上套装有位于电致变色后视镜主体(2)前侧上方的清灰件(10);
所述壳体(1)的内侧固定有竖向的齿条(8),连接杆(7)上固定套装有与齿条(8)啮合的齿圈(9),所述壳体(1)的内侧固定有气泵(12),气泵(12)的进气端与空腔(15)连通,气泵(12)的出气端通过三通连接有两个第一导气管(13)、一个第二导气管(14),两个所述第一导气管(13)分别与两个安装管(4)的上端连通,第一导气管(13)上安装有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铼康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