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F线移动维修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60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F线移动维修平台,属于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静滑轮(7)有两套,两套静滑轮(7)对称固定在主体的高位两侧,静滑轮(7)的滑轮上表面高度高于平台(5)的上表面;绳索(8)绕过两套静滑轮(7)并垂吊在平台(5)两侧,提篮(9)有两个,分别系在绳索(8)的两端;绳索(8)的长度大于平台(5)宽度,且小于平台(5)宽度与平台(5)到车体底部(1)的高度之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移动平台上加入滑轮升降的提篮,可以方便、安全的进行备件传递,又可以轻松移动,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消除安全隐患。

A mobile maintenance platform for PF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F线移动维修平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PF线移动维修平台,属于运输设备

技术介绍
PF线是长流程、多工位的生产车间最常用的输送机形式,高速线材生产线是PF线的典型应用场合之一,高速线材生产上的PF线一般长度都有几百米,轨道和链条都在高架上布置,每个弯道处均有若干回转辊或回转轮,需要经常进行检查、更换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日常维护过程中,经常利用简易推车或移动升降平台来进行日常的检查、维修工作,现有技术的简易推车就是利用常见的型材根据使用高度焊接成的简易脚手架,再安装上车轮使之可以移动,优点是成本低、自重小,移动时比较省力,缺点是将新备件传递到使用人员手中,将废件丢弃的过程全靠人来传递,不方便,也不安全,移动升降平台则恰恰相反,将新备件传递到使用人员手中,将废件丢弃的过程可以通过操纵平台进行升降来完成,但操作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且移动升降平台自重大,移动起来极不方便,还要额外维护一套液压系统。现有技术中用于PF线日常维护的辅助设备各有优缺点,都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需求,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PF线移动维修平台,通过在移动平台上加入滑轮升降的提篮,可以方便、安全的进行备件传递,又可以轻松移动,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消除安全隐患,有效地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F线移动维修平台,包含车体底部、扶梯、车轮、立柱、平台、护栏、静滑轮、绳索和提篮,所述车体底部、立柱与平台构成主体,护栏设置在平台上表面的四周,扶梯与立柱平行,设置在车体底部与平台之间;静滑轮有两套,两套静滑轮对称固定在主体的高位两侧,静滑轮的滑轮上表面高度高于平台的上表面;绳索绕过两套静滑轮并垂吊在平台两侧,提篮有两个,分别系在绳索的两端;绳索的长度大于平台宽度,且小于平台宽度与平台到车体底部的高度之和。还包含备件箱和废件箱,备件箱和废件箱固定在车体底部的一端。所述车轮有四个,其中靠近扶梯的一侧为两个定向车轮,远离扶梯的一侧为两个转向车轮。所述两套静滑轮对称固定在护栏的下方。还包含横杆,横杆有两根,分别设置在扶梯一侧和对侧的相邻两根立柱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移动平台上加入滑轮升降的提篮,可以方便、安全的进行备件传递,又可以轻松移动,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消除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车体底部1、扶梯2、车轮3、立柱4、平台5、护栏6、静滑轮7、绳索8、提篮9、备件箱10、废件箱11、横杆1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施案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案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案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的、完整的描述,显然,所表述的实施案例是本技术一小部分实施案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案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案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案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一种PF线移动维修平台,包含车体底部1、扶梯2、车轮3、立柱4、平台5、护栏6、静滑轮7、绳索8和提篮9,所述车体底部1、立柱4与平台5构成主体,护栏6设置在平台5上表面的四周,扶梯2与立柱4平行,设置在车体底部1与平台5之间;静滑轮7有两套,两套静滑轮7对称固定在主体的高位两侧,静滑轮7的滑轮上表面高度高于平台5的上表面;绳索8绕过两套静滑轮7并垂吊在平台5两侧,提篮9有两个,分别系在绳索8的两端;绳索8的长度大于平台5宽度,且小于平台5宽度与平台5到车体底部1的高度之和。还包含备件箱10和废件箱11,备件箱10和废件箱11固定在车体底部1的一端。所述车轮3有四个,其中靠近扶梯2的一侧为两个定向车轮,远离扶梯2的一侧为两个转向车轮。所述两套静滑轮7对称固定在护栏6的下方。还包含横杆12,横杆12有两根,分别设置在扶梯2一侧和对侧的相邻两根立柱4之间。本技术结构简单,省略了升降平台中最重的升降机构和液压系统,最大程度降低了移动时的难度,维护人员通过扶梯登上平台,备件的传递则借助于提篮9和绳索来8实现,位于地面上的维护人员只需将备件放进提篮9即可,废件则等位于平台上的人员放到提篮9并系下后再去取,完全消除了备件传递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设置静滑轮7是为了进一步减轻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绳索8的长度大于平台5宽度且小于平台5宽度与平台5到车体底部1的高度之和,这样的长度可以保证两侧提篮中的其中一个接近平台的时候,另一个恰好接近车体,即一个在高位,另一个就在低位,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可以充分利用备件自身的重力,进一步降低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备件箱10和废件箱11分别固定在车体底部1一端的两侧,设置备件箱和废件箱的目的是可以将常用的小型备件集中管理,同时避免新备件和废件接触产生污染。两套静滑轮7的固定位置为护栏6下方,其优点是便于平台5上的人员进行操作,但也可以根据需要固定在平台5上,或者平台5两侧,根据使用者的习惯调整即可。本具体实施例中的车轮3有四个,其中靠近扶梯2的一侧设置两个定向车轮,远离扶梯2的一侧设置两个转向车轮,其优点是既能满足转向要求,又能在随时可能停车的情况下保证扶梯2一侧定位可靠,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案,也可以只设置三个车轮,或者五个甚至更多,只要能满足支撑和转向的要求即可。本具体实施例中的PF线移动维修平台还包括两根横杆12,横杆12设置在设置有扶梯2的一侧和相对的另一侧,横杆12与相邻的立柱4固定连接,其作用是增加立柱4的强度,同时也便于使用人员移动PF线移动维修平台时掌握方向,横杆12可以只设置一根,也可以设置多根,根据使用人员的数量而定。在实际应用中,首先将可能用到的备件放置到备件箱10内,然后移动PF线移动维修平台到达所需位置,维护人员通过扶梯2登上平台5,检查并拆下需要更换的废件,位于地面上的维护人员将所需备件放进备件箱10一侧的提篮9后避开,位于平台5上的人员将废件放到废件箱11一侧的提篮9内并操纵绳索8控制提篮9升降,位于平台5上的人员先取走新备件使用,位于地面上的维护人员后取出废件扔进废件箱11,完全消除了备件传递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由于新备件和废件规格相同、重量相近,静滑轮7结合两侧提篮9以及合适长度的绳索8,可以充分利用备件自身的重力,使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降到最低。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中对PF线移动维修平台的一些细节进行了具体的描述,附图中也表示或标示出了一些具体的结构,但在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仍可采用其他类似结构或通过对上述结构的局部形状进行改进来实现,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应认为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的不具有实质性特点的变化,应当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F线移动维修平台,其特征在于:包含车体底部(1)、扶梯(2)、车轮(3)、立柱(4)、平台(5)、护栏(6)、静滑轮(7)、绳索(8)和提篮(9),所述车体底部(1)、立柱(4)与平台(5)构成主体,护栏(6)设置在平台(5)上表面的四周,扶梯(2)与立柱(4)平行,设置在车体底部(1)与平台(5)之间;静滑轮(7)有两套,两套静滑轮(7)对称固定在主体的高位两侧,静滑轮(7)的滑轮上表面高度高于平台(5)的上表面;绳索(8)绕过两套静滑轮(7)并垂吊在平台(5)两侧,提篮(9)有两个,分别系在绳索(8)的两端;绳索(8)的长度大于平台(5)宽度,且小于平台(5)宽度与平台(5)到车体底部(1)的高度之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F线移动维修平台,其特征在于:包含车体底部(1)、扶梯(2)、车轮(3)、立柱(4)、平台(5)、护栏(6)、静滑轮(7)、绳索(8)和提篮(9),所述车体底部(1)、立柱(4)与平台(5)构成主体,护栏(6)设置在平台(5)上表面的四周,扶梯(2)与立柱(4)平行,设置在车体底部(1)与平台(5)之间;静滑轮(7)有两套,两套静滑轮(7)对称固定在主体的高位两侧,静滑轮(7)的滑轮上表面高度高于平台(5)的上表面;绳索(8)绕过两套静滑轮(7)并垂吊在平台(5)两侧,提篮(9)有两个,分别系在绳索(8)的两端;绳索(8)的长度大于平台(5)宽度,且小于平台(5)宽度与平台(5)到车体底部(1)的高度之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昊周志勇赵永强刘铮李润邦方树春
申请(专利权)人: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