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光敏有机催化剂合成的充氮溶剂反应釜,包括第一截止阀、进氮管、不锈钢导热筒、温度计、闸阀、单向止回阀、进气管以及出气管,反应釜体下端面右侧焊接有出气管,反应釜体环形侧面左侧焊接有进气管,釜盖环形侧面右侧焊接有进氮管,进氮管右端面安装有第一截止阀,釜盖上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闸阀,闸阀左侧安装有单向止回阀,釜盖上端面右侧安装有不锈钢导热筒,不锈钢导热筒内部插装有温度计,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反应釜不方便进行充氮操作,使用步骤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具备充氮隔绝能力,方便操作,合成反应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敏有机催化剂合成的充氮溶剂反应釜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光敏有机催化剂合成的充氮溶剂反应釜,属于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当需要对光敏有机催化剂进行合成时,需要在反应釜中充入氮气,把反应釜中氧气置换出来,避免光敏有机催化剂在合成时和氧气混合,影响合成结果,但传统的反应釜大多结构简单,不具备充氮功能,而现有的反应釜充氮结构过于复杂,操作步骤繁琐,实用性方面有待提高,现在急需一种用于光敏有机催化剂合成的充氮溶剂反应釜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光敏有机催化剂合成的充氮溶剂反应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具备充氮隔绝能力,方便操作,合成反应效果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光敏有机催化剂合成的充氮溶剂反应釜,包括支撑柱、固定座、反应釜体、釜盖、便于操作机构以及球阀,所述反应釜体上端面安装有釜盖,所述釜盖上侧设置有便于操作机构,所述反应釜体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下端面焊接有支撑柱,所述反应釜体下端面装配有球阀,所述便于操作机构包括第一截止阀、进氮管、不锈钢导热筒、温度计、投料斗、闸阀、单向止回阀、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反应釜体下端面右侧焊接有出气管,所述反应釜体环形侧面左侧焊接有进气管,所述釜盖环形侧面右侧焊接有进氮管,所述进氮管右端面安装有第一截止阀,所述釜盖上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闸阀,所述闸阀上端面设置有投料斗,所述闸阀左侧安装有单向止回阀,所述釜盖上端面右侧安装有不锈钢导热筒,所述不锈钢导热筒内部插装有温度计。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左端面安装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截止阀通过管道与外界蒸汽气源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釜盖上端面左侧焊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单向止回阀之间安装有密封垫圈。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导热筒为T形中空结构,且不锈钢导热筒与釜盖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垫。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截止阀通过管道与外界氮气气源相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与进氮管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垫。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体内部开设有导热腔,且导热腔与进气管和出气管相贯通,所述反应釜体与釜盖之间安装有第三密封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光敏有机催化剂合成的充氮溶剂反应釜,因本技术添加了第一截止阀、进氮管、不锈钢导热筒、温度计、投料斗、闸阀、单向止回阀、进气管以及出气管,该设计方便在对光敏有机催化剂进行合成时对其进行充氮操作,解决了原有反应釜不方便进行充氮操作,使用步骤繁琐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便于操作效果。因进气管左端面安装有第二截止阀,第二截止阀通过管道与外界蒸汽气源相连接,该设计方便外界蒸汽气源通过进气管对反应釜体进行加热,因不锈钢导热筒为T形中空结构,且不锈钢导热筒与釜盖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垫,该设计方便操作人员可以实时观察反应釜体内部温度,因第一截止阀通过管道与外界氮气气源相连接,第一截止阀与进氮管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垫,该设计方便外界氮气气源通过进氮管进入到反应釜体内部进行充氮操作,本技术结构合理,具备充氮隔绝能力,方便操作,合成反应效果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光敏有机催化剂合成的充氮溶剂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光敏有机催化剂合成的充氮溶剂反应釜中便于操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光敏有机催化剂合成的充氮溶剂反应釜中便于操作机构的正视剖面图;图中:1-支撑柱、2-固定座、3-反应釜体、4-釜盖、5-便于操作机构、6-球阀、51-第一截止阀、52-进氮管、53-不锈钢导热筒、54-温度计、55-投料斗、56-闸阀、57-单向止回阀、58-进气管、59-出气管、571-排气管、581-第二截止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敏有机催化剂合成的充氮溶剂反应釜,包括支撑柱1、固定座2、反应釜体3、釜盖4、便于操作机构5以及球阀6,反应釜体3上端面安装有釜盖4,釜盖4上侧设置有便于操作机构5,反应釜体3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座2,固定座2下端面焊接有支撑柱1,反应釜体3下端面装配有球阀6。便于操作机构5包括第一截止阀51、进氮管52、不锈钢导热筒53、温度计54、投料斗55、闸阀56、单向止回阀57、进气管58以及出气管59,反应釜体3下端面右侧焊接有出气管59,反应釜体3环形侧面左侧焊接有进气管58,釜盖4环形侧面右侧焊接有进氮管52,进氮管52右端面安装有第一截止阀51,釜盖4上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闸阀56,闸阀56上端面设置有投料斗55,闸阀56左侧安装有单向止回阀57,釜盖4上端面右侧安装有不锈钢导热筒53,不锈钢导热筒53内部插装有温度计54,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反应釜不方便进行充氮操作,使用步骤繁琐的问题。进气管58左端面安装有第二截止阀581,第二截止阀581通过管道与外界蒸汽气源相连接,该设计方便外界蒸汽气源通过进气管58对反应釜体3进行加热,釜盖4上端面左侧焊接有排气管571,排气管571与单向止回阀57之间安装有密封垫圈,该设计方便把反应釜体3内部空气排出,不锈钢导热筒53为T形中空结构,且不锈钢导热筒53与釜盖4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垫,该设计方便操作人员可以实时观察反应釜体3内部温度,第一截止阀51通过管道与外界氮气气源相连接,第一截止阀51与进氮管52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垫,该设计方便外界氮气气源通过进氮管52进入到反应釜体3内部进行充氮操作,反应釜体3内部开设有导热腔,且导热腔与进气管58和出气管59相贯通,反应釜体3与釜盖4之间安装有第三密封垫,该设计方便反应釜体3接收外界蒸汽气源,进而产生温度对内部物质进行反应。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首先打开闸阀56并通过投料斗55向反应釜体3内部投放适量光敏有机催化剂,然后关闭闸阀56并打开第一截止阀51,使外界氮气气源进入到进氮管52中,随后进入到釜盖4和反应釜体3内部,对反应釜体3内部空气进行置换挤压,使空气从排气管571进入到单向止回阀57中,随后排出到外部,对反应釜体3内部氧气进行隔绝,在外界氮气气源通气指定时间后便可以把第一截止阀51进行关闭,当需要对光敏有机催化剂进行加热合成时,先将出气管59通过管道与外界排气端口相连接,再打开第二截止阀581使外界蒸汽气源进入到进气管58中,随后进入到导热腔中,随后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敏有机催化剂合成的充氮溶剂反应釜,包括支撑柱、固定座、反应釜体、釜盖、便于操作机构以及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上端面安装有釜盖,所述釜盖上侧设置有便于操作机构,所述反应釜体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下端面焊接有支撑柱,所述反应釜体下端面装配有球阀;/n所述便于操作机构包括第一截止阀、进氮管、不锈钢导热筒、温度计、投料斗、闸阀、单向止回阀、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反应釜体下端面右侧焊接有出气管,所述反应釜体环形侧面左侧焊接有进气管,所述釜盖环形侧面右侧焊接有进氮管,所述进氮管右端面安装有第一截止阀,所述釜盖上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闸阀,所述闸阀上端面设置有投料斗,所述闸阀左侧安装有单向止回阀,所述釜盖上端面右侧安装有不锈钢导热筒,所述不锈钢导热筒内部插装有温度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敏有机催化剂合成的充氮溶剂反应釜,包括支撑柱、固定座、反应釜体、釜盖、便于操作机构以及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上端面安装有釜盖,所述釜盖上侧设置有便于操作机构,所述反应釜体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下端面焊接有支撑柱,所述反应釜体下端面装配有球阀;
所述便于操作机构包括第一截止阀、进氮管、不锈钢导热筒、温度计、投料斗、闸阀、单向止回阀、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反应釜体下端面右侧焊接有出气管,所述反应釜体环形侧面左侧焊接有进气管,所述釜盖环形侧面右侧焊接有进氮管,所述进氮管右端面安装有第一截止阀,所述釜盖上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闸阀,所述闸阀上端面设置有投料斗,所述闸阀左侧安装有单向止回阀,所述釜盖上端面右侧安装有不锈钢导热筒,所述不锈钢导热筒内部插装有温度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敏有机催化剂合成的充氮溶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骁勇,马学林,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