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昌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合金包覆金刚石复合体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339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金包覆金刚石复合体的制备装置,包括机架和反应罐体,所述反应罐体的顶端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反应罐体的底端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反应罐体下方的机架表面安装有旋转架,且旋转架的表面活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顶端与出料管之间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转盘的底端可拆卸式安装有用于金刚石包覆用的外模具,所述外模具的内部安装有填充机构,所述出料管的内部安装有注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得该装置,可便于合金溶液制备的同时,可将溶液导入特定的模具中与金刚石进行接触,离心运动提高溶液与金刚石表面接触和包覆的效果,改变金刚石表面性能,并便于卸料和再次包覆操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金包覆金刚石复合体的制备装置
本技术涉及超硬材料应用
,具体为一种合金包覆金刚石复合体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金刚石作为可商业应用的最硬的材料,其具有超高的硬度、绝缘及超高热传导性能等优点,使其复合材料及制品多用于材料加工及电子封装散热基板等领域。众所周知,金刚石与金属之间存在较大的性质差异,使得金刚石与铜、硬质合金等金属界面存在严重的界面接触问题,限制了金刚石的进一步应用空间及缩短了金刚石制品的使用寿命。目前工业上主要通过盐浴镀、电镀、化学镀及气相沉积等方法对金刚石表面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金刚石与金属之间的界面结合,但是仍存在结合力差,主要是物理结合且造价较高等问题。为此,研发新的金属包覆金刚石复合体能够大力推动超硬材料及电子封转行业的发展。在现有技术中,对金刚石包覆工艺中,所使用的设备较多,且过程复杂,而包覆工艺作为一个新兴技术,需要满足金刚石表面包覆处理工艺所需的专一性的工艺设备却较少,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金包覆金刚石复合体的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合金包覆金刚石复合体的制备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顶端的反应罐体,所述反应罐体的顶端安装有搅拌机构,且搅拌机构两侧的反应罐体顶端皆安装有进料斗,所述反应罐体的底端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反应罐体下方的机架表面安装有旋转架,且旋转架的表面活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顶端与出料管之间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转盘的底端可拆卸式安装有用于金刚石包覆用的外模具,所述外模具的内部安装有填充机构,所述出料管的内部安装有注料管,且注料管的底端延伸至外模具内部。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杆,搅拌电机安装在反应罐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反应罐体内部,且搅拌杆安装在搅拌电机输出轴上。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承接筒体和旋转电机,承接筒体活动安装在出料管的底端,旋转电机安装在出料管一侧的反应罐体底端,且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与承接筒体连接。优选的,所述填充机构包括内模具和填装盘,内模具安装在外模具的内部,且填装盘可拆卸式安装在内模具内部。优选的,所述转盘和外模具通过螺栓连接,且外模具顶端与转盘连接处安装有上模板。优选的,所述填装盘的底端安装有复合架,且复合架的底端设置有点凸头。优选的,所述填装盘的顶端安装有挂架,且挂架的顶端经内模具顶端与上模板通过槽体限位连接。优选的,所述内模具的底端安装有扭块,且扭块的底端限位安装有活动螺杆。优选的,所述外模具的底端设置有螺纹通孔,且活动螺杆经螺纹通孔向下延伸,活动螺杆的底端安装有施力螺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合金包覆金刚石复合体的制备装置,通过两个进料斗,可同时为反应罐体内部导入不同性能的物料,如铜盐和铝盐等,便于不同性能的物料之间在反应罐体内部反应,并通过注料管,可作为反应罐体的出料管件,直接将物料定向导入在模具内部,便于后续填充过程的实现。2、本合金包覆金刚石复合体的制备装置,通过承接筒体,实际与转盘固定连接,可与旋转电机通过皮带轮机构连接,可带动转盘乃至转盘下方的内外模具进行旋转运动,可在注料管导出覆膜用的合金溶液时,对溶液做离心运动,便于将溶液扩散在填装盘的表面,保证填装盘上的金刚石与溶液充分接触。3、本合金包覆金刚石复合体的制备装置,通过上模板,可与转盘进行可拆卸式连接,可对外模具内部实现密封的同时,在一次包裹金刚石复合体制备完成后,将模具卸下,便于导出成品的同时,利于下次的制备过程开展,通过复合架,内部可形成一个特定形状的槽体,便于将金刚石置入槽体内部,达到一定的限位操作,利于后续离心运动的实现,便于实际的包覆操作,并通过点凸头,可形成多个微小的支撑面,对金刚石进行支撑的同时,避免金刚石底端与复合架底端接触,可形成一定的流通通道,将上下铝铜溶液进行相互导通,实现一定的流动效果,并便于填充在复合架的底端。4、本合金包覆金刚石复合体的制备装置,通过挂架,可向上延伸,越过内模具,与外模具的上模板之间形成限位支撑,并通过扭块,和活动螺杆结合使用,可对内模具进行底端支撑的同时,可在脱模的情况下,带动内模具向下运动,进而使得内模具与挂架乃至填装盘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可克服填装盘与内模具内壁之间因填充有少量合金造成的连接,由此达到分离卸模的效果,利于导出制备的产品。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2的模具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的填装盘表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旋转架;3、承接筒体;4、反应罐体;5、进料斗;6、搅拌电机;7、出料管;8、旋转电机;9、转盘;10、外模具;11、内模具;12、填装盘;13、搅拌杆;14、注料管;15、上模板;16、活动螺杆;17、复合架;18、挂架;19、扭块;20、螺纹通孔;21、施力螺母;22、点凸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合金包覆金刚石复合体的制备装置,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顶端的反应罐体4,机架1对反应罐体4进行支撑,而反应罐体4底端为锥形体,反应罐体4的顶端安装有搅拌机构,对进入的铝盐和铜盐等进行充分搅拌,利于均匀的实现水热反应,且搅拌机构两侧的反应罐体4顶端皆安装有进料斗5,即存在两个进料斗5,可同时为反应罐体4内部导入不同性能的物料,如铜盐和铝盐等,便于不同性能的物料之间在反应罐体4内部反应,反应罐体4的底端安装有出料管7,实际不与反应罐体4内部导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金包覆金刚石复合体的制备装置,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顶端的反应罐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体(4)的顶端安装有搅拌机构,且搅拌机构两侧的反应罐体(4)顶端皆安装有进料斗(5),所述反应罐体(4)的底端安装有出料管(7),所述反应罐体(4)下方的机架(1)表面安装有旋转架(2),且旋转架(2)的表面活动安装有转盘(9),所述转盘(9)顶端与出料管(7)之间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转盘(9)的底端可拆卸式安装有用于金刚石包覆用的外模具(10),所述外模具(10)的内部安装有填充机构,所述出料管(7)的内部安装有注料管(14),且注料管(14)的底端延伸至外模具(10)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金包覆金刚石复合体的制备装置,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顶端的反应罐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体(4)的顶端安装有搅拌机构,且搅拌机构两侧的反应罐体(4)顶端皆安装有进料斗(5),所述反应罐体(4)的底端安装有出料管(7),所述反应罐体(4)下方的机架(1)表面安装有旋转架(2),且旋转架(2)的表面活动安装有转盘(9),所述转盘(9)顶端与出料管(7)之间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转盘(9)的底端可拆卸式安装有用于金刚石包覆用的外模具(10),所述外模具(10)的内部安装有填充机构,所述出料管(7)的内部安装有注料管(14),且注料管(14)的底端延伸至外模具(10)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包覆金刚石复合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6)和搅拌杆(13),搅拌电机(6)安装在反应罐体(4)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搅拌电机(6)的输出轴延伸至反应罐体(4)内部,且搅拌杆(13)安装在搅拌电机(6)输出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包覆金刚石复合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承接筒体(3)和旋转电机(8),承接筒体(3)活动安装在出料管(7)的底端,旋转电机(8)安装在出料管(7)一侧的反应罐体(4)底端,且旋转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与承接筒体(3)连接。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玺旺张博文朱聪旭崔灿徐晓敏杨栋李宗帅单宇鹏邵萍萍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学院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