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口腔扫描结果和面部扫描结果匹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653243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扫描结果和面部扫描结果匹配方法,包括:使待检测患者处于预设面部状态获取第一面部扫描结果;对佩戴带咬合记录牙合叉的待检测患者进行面部扫描获取第二面部扫描结果;对带咬合记录的牙合叉进行扫描获取牙合叉扫描结果;获取口内牙列扫描结果;利用预设匹配软件将第一面部扫描结果和第二面部扫描结果进行匹配得到配准的面部扫描结果;将牙合叉扫描结果和口内牙列扫描结果进行匹配得到配准的口腔扫描结果;将配准的面部扫描结果和配准的口腔扫描结果进行匹配得到最终匹配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口腔扫描结果和面部扫描结果的精确匹配,获取待检测患者颌面部及口内软硬组织精确的形态数据,满足患者更高的诊疗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腔扫描结果和面部扫描结果匹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化口腔
,尤其涉及一种口腔扫描结果和面部扫描结果匹配方法。
技术介绍
数字化微笑设计(Digitalsmiledesign,DSD)是指医师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下,利用术前拍摄的患者微笑时的面相照片,依据前牙美学修复原则,对修复体进行预知性设计,模拟修复后的美学效果;通常2D虚拟微笑设计可以转化为传统或虚拟的诊断蜡型,以方便医患沟通及后续的治疗。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过三维扫描制取患者口内及颅颌面部数字化印模已经逐渐应用于口腔修复学领域,修复医师通过获取患者口内及面部的扫描数据,应用美学设计软件进行数据整合,进而创建一个三维虚拟患者,相较于传统的二维数字化美学设计,三维虚拟病人的建立能够真实地还原患者的颅颌面部及口唇形态特征,使数字化美学设计更加立体直观,更易于达到令医患双方满意的前牙美学效果。尽管虚拟诊断及治疗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但三维虚拟病人的创建流程依然较为复杂。为创建一个数字化虚拟病人,获取三维诊断数据,必须将口内剩余牙列(包括口内软组织)、颅颌面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扫描结果和面部扫描结果匹配方法,包括:/n在待检测患者面部设定面部标定点,并使所述待检测患者处于预设面部状态,通过便携式扫描装置对所述待检测患者进行面部扫描,获取第一面部扫描结果;/n将上层面上涂有咬合记录材料的牙合叉放入所述待检测患者口中,得到带咬合记录的牙合叉,并对所述待检测患者进行面部扫描,获取第二面部扫描结果;/n将带咬合记录的牙合叉从所述待检测患者口中取出,并对其进行扫描,获取牙合叉扫描结果;/n对所述待检测患者进行口腔扫描,获取口内牙列扫描结果;/n将所述第一面部扫描结果和第二面部扫描结果导入预设匹配软件,在所述预设匹配软件中基于所述面部标定点对所述第一面部扫描结果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扫描结果和面部扫描结果匹配方法,包括:
在待检测患者面部设定面部标定点,并使所述待检测患者处于预设面部状态,通过便携式扫描装置对所述待检测患者进行面部扫描,获取第一面部扫描结果;
将上层面上涂有咬合记录材料的牙合叉放入所述待检测患者口中,得到带咬合记录的牙合叉,并对所述待检测患者进行面部扫描,获取第二面部扫描结果;
将带咬合记录的牙合叉从所述待检测患者口中取出,并对其进行扫描,获取牙合叉扫描结果;
对所述待检测患者进行口腔扫描,获取口内牙列扫描结果;
将所述第一面部扫描结果和第二面部扫描结果导入预设匹配软件,在所述预设匹配软件中基于所述面部标定点对所述第一面部扫描结果和第二面部扫描结果进行匹配,得到配准的面部扫描结果;
将所述牙合叉扫描结果和所述口内牙列扫描结果导入预设匹配软件中,并分别在所述牙合叉扫描结果和所述口内牙列扫描结果中选取对应的牙齿标定点,在所述预设匹配软件中基于所述牙齿标定点对标定牙齿标定点后的牙合叉扫描结果和口内牙列扫描结果进行匹配,得到配准的口腔扫描结果;
在所述预设匹配软件中基于所述牙合叉中唇档上的唇档标定点对所述配准的面部扫描结果和所述配准的口腔扫描结果进行匹配,得到最终匹配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合叉包括唇档和牙合平面板,所述唇档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外侧设置有不少于两个的点状凸起,以作为唇档标定点;所述牙合平面板为与前窄后宽的四边形板,所述四边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所述四边形板的宽边为向内凹陷的弧形边,所述四边形板的窄边中间处延伸出连接部与所述唇档中心处连接;设定所述牙合平面板与所述唇档所呈角度小于90度的面为牙合叉的上层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才冯玥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