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部正中矢状参考平面的辅助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324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15
一种面部正中矢状参考平面的辅助定位方法属于面部正中矢状参考平面的辅助定位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点构法精度和重复性均较低、不同时间不同人选点造成的稳定性差以及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采集人体颅颌面CT序列图像;对CT序列图像通过阈值分割去除软组织部分,将分割之后的模型作为三维重建模型,在三维重建模型中使用立体裁剪得到鼻根组织模型、蝶鞍组织模型以及枕骨大孔组织模型;分别在鼻根组织模型、蝶鞍组织模型以及枕骨大孔组织模型上计算获得鼻根点N、蝶鞍中心点S以及颅底点Ba;根据鼻根点N、蝶鞍中心点S以及颅底点Ba通过平面点法式方程计算获得面部正中矢状参考平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部正中矢状参考平面的辅助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面部正中矢状参考平面的辅助定位
,具体涉及一种面部正中矢状参考平面的辅助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颜面部对称性是人类面部美学的重要构成因素,在颜面部对称性的研究中,常用MS(面部正中矢状)参考平面来衡量颜面部的对称性,同时,MS参考平面的构建直接影响了牙颌面畸形患者术前诊断、手术设计、畸形矫正效果的评估。MS参考平面的构建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不依赖特征点的非标志点构建法,一种是基于特征点的点构法。非标志点构建法,是伴随着三维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可不通过标志点的描记而直接计算产生三维物体的MS参考平面,常用的方法包括高斯模型法和本体-镜像关联法。本体-镜像法是将扫描获得的原始CB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得到本体模型,然后将本体模型在矢状位上进行镜像得到镜像模型,之后将本体模型和镜像模型进行点云数据配准,得到关联模型,这里的关联模型是一个在几何上完全对称的模型,从而计算该关联模型在矢状位上唯一的对称平面,即为所求关联模型的MS参考平面。点云数据的配准算法是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部正中矢状参考平面的辅助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采集人体颅颌面CT序列图像;/n步骤二:对步骤一中获得的CT序列图像通过阈值分割去除软组织部分,采用的阈值范围为:1300Hu-4095Hu,然后采用6连通域的区域增长法剔除阈值分割完之后颅骨模型中不需要的离散点,然后,将分割之后的模型作为三维重建模型(1),在三维重建模型(1)中将鼻根组织区域(2)、蝶鞍组织区域(3)以及枕骨大孔组织区域(4)使用立体裁剪得到鼻根组织模型、蝶鞍组织模型(301)以及枕骨大孔组织模型(401);/n步骤三:分别在步骤二中获得的鼻根组织模型、蝶鞍组织模型(301)以及枕骨大孔组织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部正中矢状参考平面的辅助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人体颅颌面CT序列图像;
步骤二:对步骤一中获得的CT序列图像通过阈值分割去除软组织部分,采用的阈值范围为:1300Hu-4095Hu,然后采用6连通域的区域增长法剔除阈值分割完之后颅骨模型中不需要的离散点,然后,将分割之后的模型作为三维重建模型(1),在三维重建模型(1)中将鼻根组织区域(2)、蝶鞍组织区域(3)以及枕骨大孔组织区域(4)使用立体裁剪得到鼻根组织模型、蝶鞍组织模型(301)以及枕骨大孔组织模型(401);
步骤三:分别在步骤二中获得的鼻根组织模型、蝶鞍组织模型(301)以及枕骨大孔组织模型(401)上计算获得鼻根点N、蝶鞍中心点S以及颅底点Ba;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中获得的鼻根点N、蝶鞍中心点S以及颅底点Ba通过平面点法式方程计算获得面部正中矢状参考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正中矢状参考平面的辅助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计算获得鼻根点N的方法为:
步骤a:对步骤二中获得的鼻根组织模型采用面拾取,获取鼻根组织模型的表面模型(201);
步骤b:对鼻根组织模型的表面模型(201)计算与坐标轴对齐的鼻根包围盒(202);
步骤c:在鼻根组织模型的表面模型(201)放置鼻根初始切平面(203),所述鼻根初始切平面(203)为步骤b中鼻根包围盒(202)的上与对角面垂直的平面,对鼻根组织模型的表面模型(201)以步长t=0.1mm,沿初鼻根始切平面的方向平移鼻根初始切平面(203),每次平移的时候将鼻根初始切平面(203)与鼻根组织模型的表面模型(201)求交,获取所有鼻根交线(204);
步骤d:对步骤c中的所得鼻根交线(204)计算最高点,每次计算当前曲线最高点(205)时,根据上一条曲线的最高点对当前曲线的最高点施加位置约束,然后计算该曲线在此约束之下的最高点,并保存;
步骤e:遍历步骤d中所得所有最高点,当某一条曲线的最高点相比上一条曲线的最高点高度不下降趋于稳定时,保存此点之前的点;
步骤f:对步骤e中保存的点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
步骤g:将沿着f中直线方向,遍历d中所得最高点,将最后遍历到的点作为鼻根点N,并记录该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面部正中矢状参考平面的辅助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鼻根组织模型是在三维重建模型(1)中,圈出包含鼻额缝区域的立方体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正中矢状参考平面的辅助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计算获得蝶鞍中心点S的方法为:
步骤a:对步骤二中获得的蝶鞍组织模型(301)计算与坐标轴对齐的蝶鞍包围盒(302);
步骤b:在蝶鞍组织模型(3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飞李永辉师为礼蒋振刚李岩芳苗语赵家石张科秦俊张丽媛曲峰何巍杨华民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