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激光辅助多相机3D重建方法及3D扫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324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激光辅助多相机3D重建方法,包括:对拍摄模组进行内参数及外参数标定;启动LED模组对拍摄室进行照明;启动纹理激光模组以将红外纹理增强图案投射至被拍摄物体上,并启动拍摄模组对被拍摄物体进行多角度拍摄以生成增强照片组;关闭纹理激光模组,并启动拍摄模组对被拍摄物体进行多角度拍摄以生成基础照片组;利用增强照片组构建3D增强模型;利用基础照片组根据拍摄模组的内参数及外参数生成材质贴图;根据3D增强模型及材质贴图生成3D重建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红外激光辅助多相机3D扫描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纹理激光模组投射纹理,并用LED模组作为环境光源,连续拍摄两组被拍摄物体的多角度照片,保证了无机械振动的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激光辅助多相机3D重建方法及3D扫描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维重建
,尤其涉及一种红外激光辅助多相机3D重建方法及一种红外激光辅助多相机3D扫描系统。
技术介绍
在计算机视觉中,三维重建是指根据单视图或者多视图的图像重建三维信息的过程。由于单视频的信息不完全,因此三维重建需要利用经验知识;而多视图的三维重建(类似人的双目定位)相对比较容易,其方法是先对摄像机进行标定,即计算出摄像机的图像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的关系,然后利用多个二维图像中的信息重建出三维信息。目前,业界中三维重建的实现一般采用如下几种方法:一、基于传统多视图几何的三维重建算法,该三维重建算法主要包括主动式三维重建算法及被动式三维重建算法。具体地,主动式三维重建算法包括结构光重构算法及TOF(TimeofFlight)激光飞行时间重构算法,其中,结构光重构算法难以支持多相机同时工作,而TOF激光飞行时间重构算法的精度较低,对距离要求较高;另外,被动式三维重建算法包括单目视觉重构算法及双目/多目视觉重构算法,其中,单目视觉重构算法精度较低,而双目/多目视觉重构算法对物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激光辅助多相机3D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对拍摄模组进行内参数及外参数标定;/n启动LED模组对拍摄室进行照明;/n启动纹理激光模组以将红外纹理增强图案投射至被拍摄物体上,并启动拍摄模组对所述被拍摄物体进行多角度拍摄以生成增强照片组;/n关闭所述纹理激光模组,并启动所述拍摄模组对所述被拍摄物体进行多角度拍摄以生成基础照片组;/n利用所述增强照片组构建3D增强模型;/n利用所述基础照片组根据所述拍摄模组的内参数及外参数生成材质贴图;/n根据所述3D增强模型及材质贴图生成3D重建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激光辅助多相机3D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拍摄模组进行内参数及外参数标定;
启动LED模组对拍摄室进行照明;
启动纹理激光模组以将红外纹理增强图案投射至被拍摄物体上,并启动拍摄模组对所述被拍摄物体进行多角度拍摄以生成增强照片组;
关闭所述纹理激光模组,并启动所述拍摄模组对所述被拍摄物体进行多角度拍摄以生成基础照片组;
利用所述增强照片组构建3D增强模型;
利用所述基础照片组根据所述拍摄模组的内参数及外参数生成材质贴图;
根据所述3D增强模型及材质贴图生成3D重建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激光辅助多相机3D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模组拍摄增强照片组与基础照片组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50m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激光辅助多相机3D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改进的类张正友标定法对所述拍摄模组进行内参数及外参数标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激光辅助多相机3D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激光模组输出的光波波长大于80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激光辅助多相机3D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模组输出的光波波长小于700nm。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激光辅助多相机3D重建方法的红外激光辅助多相机3D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拍摄室、LED模组、拍摄模组及纹理激光模组,所述LE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辉方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梦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