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毂成型后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288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轮毂成型后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包括工作台、夹持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的工作台的上端设置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上端的右侧设置有检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轮毂成型后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采用具有多检测可调结构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进行汽车轮毂成型后检测,设置的夹持机构可适应与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径向尺寸的轮毂夹装,在检测机构可对轮毂进行水平方向跳动检测的基础上增设有可进行竖直方向跳动检测结构,此结构与检测机构之间的配合可实现轮毂整体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轮毂成型后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生产制造
,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轮毂成型后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轮毂是轮胎内廓轮钢通过立柱连接的轮芯旋转部分,即支撑轮胎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轮毂很容易沾上污物,如果长时间不清洁,有可能被腐蚀变形,以致产生安全隐患。因此要特别注意对轮毂的养护,轮毂与轮辐组成车轮,轮毂和轮辐之间可以是整体式、永久连接式或可拆卸式三种组成结构,铝合金轮毂的制造方法有三种:重力铸造、锻造、低压精密铸造,轮毂对汽车的重要性,就相当于腿对人的重要性是一样的,轮毂的安全与否,是与行车安全最直接关联的,因此在轮毂出厂之前,必须经过非常严苛的测试,才能投入到市场使用,但在轮毂成型检测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1)采用单个逐次检测方式致使整体检测过程的时间加长且工作效率有所下降,且采用的夹持结构对一定范围内不同尺寸的轮毂夹持的适应率较低,同时采用的检测结构的检测功能指标较为单一;(2)对轮毂采用单一的内夹固或外加固处理,且夹固结构对轮毂的夹持力度较低,以致轮毂的整体稳固程度较低,从而致使轮毂的检测结果易因外部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偏差,同时夹固结构对不同直径尺寸的轮毂的适用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生产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轮毂成型后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夹持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的工作台的上端设置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上端的右侧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圆盘、阶梯柱、耳板对、夹持爪、一号电动推杆、连接轴、皮带、电机和机座,圆盘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从左往右等距离安装在工作台的上端面,圆盘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阶梯柱,阶梯柱的中上端的外表面安装有耳板对,耳板对沿阶梯柱周向均匀排布,相邻耳板对之间的夹角为120度,耳板对的外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销轴,销轴的中部安装有夹持爪,夹持爪的外侧端面的下端与一号电动推杆的一端相连,一号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圆盘的上端面相连,圆盘的下端面中部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通过轴承与工作台的下端相连,连接轴的下端之通过皮带相连,皮带位于工作台下端面的下方,皮带左端的连接轴的下端面与电机的输出轴端相连,电机的左端安装有机座,机座的上端与工作台的下端面相连,通过人工方式将轮毂卡套与阶梯柱的上端,并使相邻轮辐之间的间距与夹持爪相对,然后通过一号电动推杆向上推动夹持爪,夹持爪同步绕销轴转动,直至夹持爪夹紧轮毂,然后待检测机构的左端与轮毂的外侧端面对接后,通过电机在借助皮带的基础上带动所有连接轴同步转动,连接轴带动圆盘同步转动,圆盘通过阶梯柱带动轮毂同步转动,继而通过检测机构对转动的轮毂进行跳动检测。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底板、电动滑块、立板、轴杆、转盘、竖板、灵敏测针、千分表、复位弹簧和连接板,底板设置与工作台的上端,底板位于圆盘的正右侧,底板的上端面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电动滑块,电动滑块的上端面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立板,立板的上端之间安装有轴杆,轴杆的中部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转盘,转盘的下端安装有竖板,竖板的左端面下端安装有灵敏测针,转盘的前端安装有千分表,千分表与轴杆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千分表位于立板之间,竖板的右端面下端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右端与连接板相连,连接板安装在立板之间,轮毂夹转完成后,通过电动滑块带动立板沿底板向左运动,立板通过轴杆带动转盘同步运动,转盘通过竖板带动灵敏测针同步运动,直至灵敏测针的左端面与轮毂的外侧表面相贴,在轮毂转动过程中,当轮毂存在水平方向的非正常跳动时,灵敏测针可与此非正常跳动形成关联,即灵敏测针同步做非正常水平运动,灵敏测针带动竖板向右运动,转盘在竖板的带动下绕轴杆转动,千分表的指数随转盘的转动进行同步变化,进而检测人员可根据千分表的指数对检测轮毂进行性能判断,复位弹簧对灵敏测针起到实时复位的作用,以使其始终与轮毂的外侧表面相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阶梯柱包括基础柱、半圆块和压缩弹簧,基础柱的下端与圆盘的上端面中部相连,基础柱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左右对称安装有半圆块,半圆块之间前后对称安装有压缩弹簧,半圆块的上端面开设有把手凹槽,通过人工方式借助把手凹槽相向压动半圆块以使半圆块最大程度压动压缩弹簧,同时将轮毂卡套与半圆块构成在圆柱结构上并使轮毂的下端面紧贴基础柱的上端面,然后松动半圆块,半圆块在压缩弹簧的复弹作用下卡紧轮毂,拆卸轮毂时,通过人工方式借助把手凹槽相向压动圆板块以缩小构成的圆柱结构的直径即可将轮毂取下,半圆块和压缩弹簧之间的配合可对轮毂实施内夹固处理,二者在配合夹持爪的夹固运动下可提高轮毂整体的夹固程度,进而避免轮毂因外部因素而出现偏动现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基础柱中上端的外表面设置有耳座对,耳座对位于耳板对的上方,且相邻的耳座对与耳板对之间的夹角为60度,耳座对与基础柱相离的一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销轴,销轴的中部安装有夹杆,夹杆的侧端面与耳座对的内侧端面之间设置有扭簧,扭簧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销轴相连,销轴的一端的上端安装有伸缩柱,伸缩柱的外侧上方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伸缩柱的上端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通过半圆块和夹持爪对轮毂实施夹固之后,通过人工方式向上掰动夹杆,直至夹杆卡紧与轮辐之间的最小间距处,夹杆转动同时带动扭簧同步转动,销轴带动伸缩柱随夹杆同步转动,伸缩柱与限位块接触过程中,其呈收缩状态,当伸缩柱与限位块相离时,伸缩柱自动回复至原始状态,此时限位块可对伸缩杆起到限位作用,以使夹杆保持竖直状态,夹杆、扭簧、伸缩柱和限位块之间可与夹持爪配合而对轮毂所有轮辐之间进行夹固处理,以达到提高轮毂与基础柱之间的相对静止程度,进而提高轮毂整体的夹固稳定程度以降低外部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圆盘中部的正上方设置有圆凹槽,圆凹槽开设在基础柱的下端面中部,圆盘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二号电动推杆,二号电动推杆位于圆凹槽内,二号电动推杆的上端安装有锥型柱,锥型柱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移动块相连,移动块沿锥型柱周向均匀排布,移动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块通槽相连,块通槽开设在基础柱的上端,移动块的外侧端面与耳座对相连,通过二号电动推杆向上推动锥型柱,锥型柱与移动块之间的配合运动使得移动块沿块通槽做外扩运动,移动块通过耳座对带动夹杆同步运动,直至夹杆可与相邻轮辐之间向上运动,移动块、锥型柱和电动推杆之间的配合运动可对移动块构成的圆结构起到扩径的作用,以致可实现夹杆对不同内径尺寸的轮毂的辅助夹固,进而增大设备整体的适应性检测范围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轴的上方设置有感应块,感应块位于圆盘的外侧,且感应块沿圆盘周向均匀排布,感应块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感应弹簧,感应弹簧的上端安装有检测头,感应块的外侧端面中部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有指示灯,轮毂转动过程中,当其存在上下方向的跳动现象时,检测头可及时感应此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轮毂成型后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1)、夹持机构(2)和检测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的上端设置有夹持机构(2),夹持机构(2)上端的右侧设置有检测机构(3);/n所述的夹持机构(2)包括圆盘(20)、阶梯柱(21)、耳板对(22)、夹持爪(23)、一号电动推杆(24)、连接轴(25)、皮带(26)、电机(27)和机座(28),圆盘(20)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从左往右等距离安装在工作台(1)的上端面,圆盘(20)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阶梯柱(21),阶梯柱(21)的中上端的外表面安装有耳板对(22),耳板对(22)沿阶梯柱(21)周向均匀排布,相邻耳板对(22)之间的夹角为120度,耳板对(22)的外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销轴,销轴的中部安装有夹持爪(23),夹持爪(23)的外侧端面的下端与一号电动推杆(24)的一端相连,一号电动推杆(24)的另一端与圆盘(20)的上端面相连,圆盘(20)的下端面中部安装有连接轴(25),连接轴(25)通过轴承与工作台(1)的下端相连,连接轴(25)的下端之通过皮带(26)相连,皮带(26)位于工作台(1)下端面的下方,皮带(26)左端的连接轴(25)的下端面与电机(27)的输出轴端相连,电机(27)的左端安装有机座(28),机座(28)的上端与工作台(1)的下端面相连;/n所述的检测机构(3)包括底板(30)、电动滑块(31)、立板(32)、轴杆(33)、转盘(34)、竖板(35)、灵敏测针(36)、千分表(37)、复位弹簧(38)和连接板(39),底板(30)设置与工作台(1)的上端,底板(30)位于圆盘(20)的正右侧,底板(30)的上端面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电动滑块(31),电动滑块(31)的上端面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立板(32),立板(32)的上端之间安装有轴杆(33),轴杆(33)的中部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转盘(34),转盘(34)的下端安装有竖板(35),竖板(35)的左端面下端安装有灵敏测针(36),转盘(34)的前端安装有千分表(37),千分表(37)与轴杆(33)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千分表(37)位于立板(32)之间,竖板(35)的右端面下端安装有复位弹簧(38),复位弹簧(38)的右端与连接板(39)相连,连接板(39)安装在立板(32)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轮毂成型后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1)、夹持机构(2)和检测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的上端设置有夹持机构(2),夹持机构(2)上端的右侧设置有检测机构(3);
所述的夹持机构(2)包括圆盘(20)、阶梯柱(21)、耳板对(22)、夹持爪(23)、一号电动推杆(24)、连接轴(25)、皮带(26)、电机(27)和机座(28),圆盘(20)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从左往右等距离安装在工作台(1)的上端面,圆盘(20)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阶梯柱(21),阶梯柱(21)的中上端的外表面安装有耳板对(22),耳板对(22)沿阶梯柱(21)周向均匀排布,相邻耳板对(22)之间的夹角为120度,耳板对(22)的外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销轴,销轴的中部安装有夹持爪(23),夹持爪(23)的外侧端面的下端与一号电动推杆(24)的一端相连,一号电动推杆(24)的另一端与圆盘(20)的上端面相连,圆盘(20)的下端面中部安装有连接轴(25),连接轴(25)通过轴承与工作台(1)的下端相连,连接轴(25)的下端之通过皮带(26)相连,皮带(26)位于工作台(1)下端面的下方,皮带(26)左端的连接轴(25)的下端面与电机(27)的输出轴端相连,电机(27)的左端安装有机座(28),机座(28)的上端与工作台(1)的下端面相连;
所述的检测机构(3)包括底板(30)、电动滑块(31)、立板(32)、轴杆(33)、转盘(34)、竖板(35)、灵敏测针(36)、千分表(37)、复位弹簧(38)和连接板(39),底板(30)设置与工作台(1)的上端,底板(30)位于圆盘(20)的正右侧,底板(30)的上端面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电动滑块(31),电动滑块(31)的上端面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立板(32),立板(32)的上端之间安装有轴杆(33),轴杆(33)的中部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转盘(34),转盘(34)的下端安装有竖板(35),竖板(35)的左端面下端安装有灵敏测针(36),转盘(34)的前端安装有千分表(37),千分表(37)与轴杆(33)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千分表(37)位于立板(32)之间,竖板(35)的右端面下端安装有复位弹簧(38),复位弹簧(38)的右端与连接板(39)相连,连接板(39)安装在立板(3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成型后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阶梯柱(21)包括基础柱(210)、半圆块(211)和压缩弹簧(212),基础柱(210)的下端与圆盘(20)的上端面中部相连,基础柱(210)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左右对称安装有半圆块(211),半圆块(211)之间前后对称安装有压缩弹簧(212),半圆块(211)的上端面开设有把手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成型后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柱(210)中上端的外表面设置有耳座对(21a),耳座对(21a)位于耳板对(22)的上方,且相邻的耳座对(21a)与耳板对(22)之间的夹角为60度,耳座对(21a)与基础柱(210)相离的一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销轴,销轴的中部安装有夹杆(21b),夹杆(21b)的侧端面与耳座对(21a)的内侧端面之间设置有扭簧(21c),扭簧(21c)通过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营王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佳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