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世雄专利>正文

无控制盒的倒车雷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287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无控制盒的倒车雷达装置,包括至少一主感测器(Master)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从属感测器(Slave);其中:该主感测器由一微处理器通过一选通电路及一通信电路与从属感测器,以控制各从属感测器的工作时机,并采集各从属感测器的检测结果,主感测器本身亦执行障碍物侦测,其微处理器将根据本身及从属感测器的检测结果决定是否触动一警报电路,对驾驶人告警;利用前述主从式感测器构成的倒车雷达,将无须使用独立的控制盒,藉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传统倒车雷达的装配与检测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无控制盒的倒车雷达装置,尤指一种由主从式(Master/Slave)感测器组成的倒车雷达;其中,该主感测器兼具障碍物侦测及协调各从属感测器工作时机,并收集其检测结果的功能。
技术介绍
由于电子科技的发达,使一般社会大众均能享受科技发达所带给的便利与协助。例如倒车雷达,就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实例。车主在其座车上安装倒车雷达,在进行倒车或路边停车时,可通过倒车雷达的障碍物侦测功能,辅助其顺利完成倒车或停车,而倒车雷达的灵敏度与安装设定及感测器的数量多寡有直接的关系。如图4所示,一般具有多感测器的倒车雷达以一控制盒80连接数个超音波感测器81~84,各个超音波感测器81~84通过电缆线连接到控制盒80,并在控制盒80的协调下执行障碍物侦测。在图4中,各个超音波感测器81~84与控制盒80之间的连接电缆至少包括电源信号线及双向数据传输线,因此各超音波感测器81~84必须分别通过一四芯电缆与控制盒80连接,而采用上述连接方式时,因控制盒80安装在车体内,各超音波感测器81~84一般安装在车辆的保险杆上,在此状况下,控制盒80与超音波感测器81~84之间的电缆长度通常无法小于2.5公尺,在此状况下,不仅线材成本较高,而过长的数据线也容易遭致干扰。另一方面在安装检测上亦遭遇问题,车厂在安装超音波感测器81~84时,因控制盒80安装于车体内,超音波感测器81~84则安装于保险杆上,在保险杆安装到车体之前,因控制盒80与各超音波感测器81~84尚未连接,故无法对倒车雷达进行测试,因而只能在整车安装完成后才能对倒车雷达测试,故安装检测作业十分不便,从而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由上述可知,现有技术的多感测器的倒车雷达,不论在安装前的检测还是在线材的减省上,均受限于安装在车体内的控制盒。换言之,如能排除控制盒的影响,上述问题即能有效地得到解决。因此,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控制盒的倒车雷达装置,由于本专利技术不使用控制盒,故不仅可解决安装前的检测问题,亦可节省线材的使用。为达成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前述倒车雷达装置由至少一主感测器(Master)及一个以上的从属感测器(Slave)组成;其中主感测器除具备障碍物检测功能,同时可协调控制各从属感测器的工作时机,取代一般倒车雷达的控制盒功能;该主感测器并通过单一通信线与各从属感测器连接,其利用分时原理及轮询方式,以控制各从属感测器的工作时机,并收集其检测结果;由于前述的倒车雷达装置,以主感测器取代控制盒的功能,在无控制盒的状况下,当所有感测器完成安装于保险杆上后,即可进行检测,无须等到保险杆安装至车体,故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另外,主/从感测器间仅利用单一通信线连结,可显著节省使用线材,并降低成本。前述的主感测器至少包括有一微处理器,作为一控制核心,其负责产生超音波脉冲、采集A/D转换结果、从属感测器通讯、计算障碍物到车辆的距离及警报驱动功能等;一超音波发射电路,与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以便对其输出的电位信号进行升压,再送至一相连接的超音波收发器以发射超音波;一反射波检测电路,其输入端与超音波收发器连接,输出端则连接至微处理器,当先前发射的超音波遇到障碍物后返回超音波收发器,反射波检测电路将超音波收发器检测到的反射波信号放大后,送到微处理器处理;一选通电路,与微处理器连接,以选择主感测器欲通讯的对象;一通信电路,与前述选通电路连接,并用以合并发送/接收数据线,使主感测器通过单一通信线与其它从属感测器连接;一警报电路,与前述微处理器连接,由微处理器根据主感测器本身或其它从属感测器的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驱动该警报电路以产生警报。前述主感测器可进一步连接一显示器,该显示器通过选通电路与微处理器连接,以显示障碍物到车尾之间的距离。前述从属感测器包括有一微处理器,作为一控制核心,其负责产生超音波脉冲、采集A/D转换结果、与主感测器通讯等;一超音波发射电路,与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以便对其输出的电位信号进行升压,再送至一相连接的超音波收发器以发射超音波;一反射波检测电路,其输入端与超音波收发器连接,输出端则连接至微处理器,当先前发射的超音波遇到障碍物后返回超音波收发器,反射波检测电路将超音波收发器检测到的反射波信号放大后,送到微处理器处理;一通信电路,与前述微处理器连接,并用以合并发送/接收数据线合并,使从属感测器通过单一通信线与主感测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特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主从式感测器结构,令主感测器既负责检测障碍物,亦负责协调从属感测器的工作时机,即以主感测器取代控制盒的功能。而从属感测器则在主感测器的协调下检测障碍物。藉此,倒车雷达即无须设置控制盒,从而可排除控制盒的影响。2.由于本专利技术主从式感测器结构,当主感测器与从属感测器连接后,由于车辆保险杆的长度一般小于2公尺,主感测器和从属感测器之间的连接电缆长度即可小于1.5公尺,减少了线材成本。同时,由于数据线长度缩短,亦可有效减少传输干扰。3.无论是具有控制盒功能的主感测器或从属感测器,均安装在车辆保险杆上,当车厂装配汽车时,倒车雷达可直接在保险杆上测试,而无须先将保险杆装配到车辆上方能进行测试,故降低了整车的测试工序,提高了车厂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A、图1B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方块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感测器的详细电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从属感测器的详细电路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多感测器倒车雷达的方块图。图中符号说明10主感测器 11选通电路12超音波发射电路13反射波检测电路14警报电路 15通信电路20从属感测器21超音波发射电路22反射波检测电路23通信电路80控制盒81~84超音波感测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揭露有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方块图,由一个主感测器10与复数个从属感测器20所组成;其中各从属感测器20可分别通过独立的线路与主感测器10连接并通信,但亦可共同通过单一的通信线连接并通信;无论是何种连接方式,该主感测器10均以轮询的方式与每一从属感测器20,各从属感测器20亦只有在收到主感测器10的轮询命令时,才将本身的检测数据送予主感测器10。至于主感测器10一可行实施例的详细电路构造如图2所示,其包括有一微处理器U1,于本实施例中,由ATMEL公司生产的ATMEGA8芯片构成,其负责产生40KHz方波及检测来自障碍物的反射信号,并通过一选通电路11(74HC4016)与其它从属感测器20通信,藉以协调各从属感测器20的工作顺序,并接收各从属感测器20送出的检测结果;另微处理器U1并内建有12bit A/D转换器;一超音波发射电路12,由晶体管Q1、升压线圈L1组成,其中晶体管Q1基极与微处理器U1的接脚12连接,以便对微处理器U1送出的40KHz方波信号进行升压,再通过压电陶瓷片所构成的超音波收发器(图中未示)发送超音波;一反射检测电路13,由电阻R1、R2、电容C5及数个运算放大器U5C、U5D、U5A所构成的放大电路组成,在超音波发射电路通过压电陶瓷片发送超音波后,超音波传播过程中若遇到障碍物,部分超音波信号被反射回压电陶瓷片,压电陶瓷片将反射回来的反射波信号转换为微弱的电信号,再通过前述电阻R1、R2、电容C5后送到放大电路放大,放大电路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控制盒的倒车雷达装置,由至少一主感测器及一个以上的从属感测器组成;其特征是:该主感测器具备障碍物检测功能,并可协调控制各从属感测器的工作时序;该主感测器与各从属感测器连接,并利用分时及轮询方式,以控制各从属感测器的工作 时序,并收集其检测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雄
申请(专利权)人:李世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