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有才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环保防洪排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274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环保防洪排涝系统,包括湖水池,湖水池分别通过水道一、水道二连接至排污管、集中池,且排污管与集中池之间通过水道三分流连接,排污管上连通设置有多个井体,井体的内分别安装设有行程开关、井体检测仪、液位检测仪,行程开关、液位检测仪分别电性连接井体检测仪,井体检测仪将井盖状态和水位数据通过GPRS网络传输至排涝防洪管控中央机,湖水池的四周环绕设置有溢水池,溢水池、集中池分别通过水道四、水道五连接至环城水路体系。采用本技术方案,强化城市洪涝灾害全过程的处理能力,形成完整的城市洪涝灾害防洪排涝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环保防洪排涝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洪排涝的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环保防洪排涝系统。
技术介绍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年来中国城市洪涝灾害频发,覆盖面广,今年入汛以来,多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洪涝灾害损失增大。城市洪涝正在成为影响中国城市公共安全的瓶颈问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现有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大多是为排污管向分散集中池内输送雨水,排污管是专门用于排放污水和雨水的管道,是一种公共设施,但在排污管分流雨水不够够满足需求时,往往出现低洼道路内涝情况出现,影响地面交通,为此,我们设计一种高效环保防洪排涝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环保防洪排涝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环保防洪排涝系统,包括湖水池、排污管、集中池,所述湖水池分别通过水道一、水道二连接至排污管、集中池,且所述的排污管与集中池之间通过水道三分流连接,所述水道一、水道二、水道三上均安装设置有排污泵一,所述排污管为城市道路下水网管敷设,且所述的排污管上连通设置有多个井体,每一个所述的井体顶口端可搬移设置有井盖,所述井体的内壁上分别安装设有井体行程开关、井体检测仪,所述井体的底部稳固安装设有液位检测仪,所述井盖的底壁抵触井体行程开关的触头端,所述井体行程开关、液位检测仪分别电性连接井体检测仪,所述井体检测仪将井盖状态和水位数据通过GPRS网络传输至排涝防洪管控中央机,所述湖水池的四周环绕设置有溢水池,且沿湖水池的四周环绕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溢水池之间连通的溢水口,所述溢水池、集中池分别通过水道四、水道五连接至环城水路体系,所述水道四、水道五上分别安装设置有排污泵二、排污泵一,所述排涝防洪管控中央机分别电性控制连接排污泵二、排污泵一。优选的,所述集中池内安装设置有集中池检测仪、液位检测仪,所述集中池检测仪将集中池水位数据通过GPRS网络传输至排涝防洪管控中央机。优选的,所述溢水池内安装设置有溢水池检测仪、液位检测仪,所述溢水池检测仪将溢水池水位数据通过GPRS网络传输至排涝防洪管控中央机。优选的,所述水道一、水道二、水道三、水道四、水道五上均安装设置有控制连通或关闭的流量管道阀。优选的,所述流量管道阀电性连接排涝防洪管控中央机。优选的,所述溢水口的位置处设置有阻挡作用的过滤网。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湖水池、集中池对排污管的分流排水处理,优化排水体系工程设施布局,便于推进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应急能力,有效缓解洪涝影响,且通过井体检测仪、集中池检测仪、溢水池检测仪的应用,智能及时传输各设施部位的水位数据情况,便于及时分流排水操作处理,可减少径流形成,以及延缓峰现时间,且通过湖水池等自然净化减少水体污染,强化城市洪涝灾害全过程的处理能力,形成完整的城市洪涝灾害防洪排涝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环保防洪排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环保防洪排涝系统的控制模块示意图。其中,1-湖水池;2-水道一;3-排污管;4-水道二;5-集中池,50-集中池检测仪;6-水道三;7-排污泵一;8-井体,80-井体检测仪;9-井盖;10-井体行程开关;11-排涝防洪管控中央机;12-溢水池,120-溢水池检测仪;13-溢水口;14-水道四;15-水道五;16-环城水路体系;17-排污泵二;18-液位检测仪;19-流量管道阀;20-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高效环保防洪排涝系统,包括湖水池1、排污管2、集中池5,所述湖水池1分别通过水道一2、水道二4连接至排污管3、集中池5,城市分区内往往都设置存在观赏游玩性质的人工湖水池1,其水系不流通,且所述的排污管3与集中池5之间通过水道三6分流连接,所述水道一2、水道二4、水道三6上均安装设置有排污泵一7,通过把排污管3分流至湖水池1、集中池5,减缓单独由集中池5的处理的排涝水系。所述排污管3为城市道路下水网管敷设,且所述的排污管3上连通设置有多个井体8,每一个所述的井体8顶口端可搬移设置有井盖9,所述井体8的内壁上分别安装设有井体行程开关10、井体检测仪80,所述井体8的底部稳固安装设有液位检测仪18,所述井盖9的底壁抵触井体行程开关10的触头端,所述井体行程开关10、液位检测仪18分别电性连接井体检测仪80,所述井体检测仪80将井盖状态和水位数据通过GPRS网络传输至排涝防洪管控中央机11,便于井体行程开关10安装于井盖9下方,井盖9盖上时刚好触碰到井体行程开关10的触头;当井盖9被移动时,井体行程开关10的触头状态发生变化(如由“开”到“闭”),并把这个状态变化信号通过线缆输出给井体检测仪80,液位检测仪18实时检测井体内的水位数据,并把数据通过线缆输出给井体检测仪80,从而便于井体检测仪80实时获得道路下水井的状态以及水位情况传输至排涝防洪管控中央机11。所述湖水池1的四周环绕设置有溢水池12,且沿湖水池1的四周环绕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溢水池12之间连通的溢水口13,所述溢水池12、集中池5分别通过水道四14、水道五15连接至环城水路体系16,所述水道四14、水道五15上分别安装设置有排污泵二17、排污泵一7,所述排涝防洪管控中央机11分别电性控制连接排污泵二17、排污泵一7,湖水池1四周设置分流作用的溢水池12,用于控制湖水池1的水位,及时把过量的水系输送至环城水路体系,同时集中池5也可远程输送过量存储水系输送至环城水路体系,起到缓解过量存水的作用。所述集中池5内安装设置有集中池检测仪50、液位检测仪18,所述集中池检测仪50将集中池水位数据通过GPRS网络传输至排涝防洪管控中央机11,便于通过排涝防洪管控中央机11获得集中池水位数据,从而便于控制进水或排水操作。所述溢水池12内安装设置有溢水池检测仪120、液位检测仪18,所述溢水池检测仪120将溢水池水位数据通过GPRS网络传输至排涝防洪管控中央机11,便于通过排涝防洪管控中央机11获得溢水池水位数据,从而便于控制进水或排水操作。所述水道一2、水道二4、水道三6、水道四14、水道五15上均安装设置有控制连通或关闭的流量管道阀19,所述流量管道阀19电性连接排涝防洪管控中央机11,便于通过排涝防洪管控中央机11及时管控各个水道的排水连通或关闭。所述溢水口13的位置处设置有阻挡作用的过滤网20,设置的过滤网20对湖水池1内鱼类阻挡作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施的:使用时,排污管3以及连通设置的井体8作为现有城市道路的排水覆盖网水系,每一个井体8内装备设置井体行程开关10、液位检测仪18、井体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环保防洪排涝系统,包括湖水池(1)、排污管(2)、集中池(5),其特征在于,所述湖水池(1)分别通过水道一(2)、水道二(4)连接至排污管(3)、集中池(5),且所述的排污管(3)与集中池(5)之间通过水道三(6)分流连接,所述水道一(2)、水道二(4)、水道三(6)上均安装设置有排污泵一(7),所述排污管(3)为城市道路下水网管敷设,且所述的排污管(3)上连通设置有多个井体(8),每一个所述的井体(8)顶口端可搬移设置有井盖(9),所述井体(8)的内壁上分别安装设有井体行程开关(10)、井体检测仪(80),所述井体(8)的底部稳固安装设有液位检测仪(18),所述井盖(9)的底壁抵触井体行程开关(10)的触头端,所述井体行程开关(10)、液位检测仪(18)分别电性连接井体检测仪(80),所述井体检测仪(80)将井盖状态和水位数据通过GPRS网络传输至排涝防洪管控中央机(11),所述湖水池(1)的四周环绕设置有溢水池(12),且沿湖水池(1)的四周环绕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溢水池(12)之间连通的溢水口(13),所述溢水池(12)、集中池(5)分别通过水道四(14)、水道五(15)连接至环城水路体系(16),所述水道四(14)、水道五(15)上分别安装设置有排污泵二(17)、排污泵一(7),所述排涝防洪管控中央机(11)分别电性控制连接排污泵二(17)、排污泵一(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环保防洪排涝系统,包括湖水池(1)、排污管(2)、集中池(5),其特征在于,所述湖水池(1)分别通过水道一(2)、水道二(4)连接至排污管(3)、集中池(5),且所述的排污管(3)与集中池(5)之间通过水道三(6)分流连接,所述水道一(2)、水道二(4)、水道三(6)上均安装设置有排污泵一(7),所述排污管(3)为城市道路下水网管敷设,且所述的排污管(3)上连通设置有多个井体(8),每一个所述的井体(8)顶口端可搬移设置有井盖(9),所述井体(8)的内壁上分别安装设有井体行程开关(10)、井体检测仪(80),所述井体(8)的底部稳固安装设有液位检测仪(18),所述井盖(9)的底壁抵触井体行程开关(10)的触头端,所述井体行程开关(10)、液位检测仪(18)分别电性连接井体检测仪(80),所述井体检测仪(80)将井盖状态和水位数据通过GPRS网络传输至排涝防洪管控中央机(11),所述湖水池(1)的四周环绕设置有溢水池(12),且沿湖水池(1)的四周环绕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溢水池(12)之间连通的溢水口(13),所述溢水池(12)、集中池(5)分别通过水道四(14)、水道五(15)连接至环城水路体系(16),所述水道四(14)、水道五(15)上分别安装设置有排污泵二(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有才
申请(专利权)人:魏有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