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停车位车辆拒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272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59
本申请涉及了一种停车位车辆拒止装置,包括设于停车位区域地表的地锁装置,所述地锁装置包括挡板装置、应力感应装置以及地锁控制装置,挡板装置位于所述车辆的前轮与后轮之间且顶部在所述地表位置至所述车辆底盘位置之间上升或下降,应力感应装置设于所述挡板装置的顶部,地锁控制装置与所述应力感应装置信号连接,当应力感应装置检测到的挡板装置顶部与所述车辆底盘两者之间的接触应力超过预设应力值时,地锁控制装置控制挡板装置的顶部下降一预设距离。通过上述设置,可解决目前停车位地锁装置易剐蹭或撞伤车辆底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停车位车辆拒止装置
本申请涉及停车位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停车位车辆拒止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停车场中,普遍采用单纯的机械结构作为停车位车位锁系统,将单纯的机械结构设于停车位区域的地表。在需要使用地锁时,用户需下车用钥匙开锁或闭锁,非常不便。为提高用户使用便捷性,部分停车场设置有智能车位锁系统,同样地,在停车位区域的地表设置地锁装置,并配备相应的控制系统,通过蓝牙钥匙等设备控制地锁的开闭。由于各种车辆的底盘高度并不相同,如越野车的底盘高度较高而跑车的底盘高度较低,现有停车位地锁不能准确识别车辆的底盘高度,导致在停车过程中易发生地锁剐伤或撞伤车辆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车位车辆拒止装置,来解决目前停车位地锁装置易剐蹭或撞伤车辆底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停车位车辆拒止装置,包括设于停车位区域地表的地锁装置,所述地锁装置包括:挡板装置,设于车辆的底盘下方且位于所述车辆的前轮与后轮之间,所述挡板装置的顶部在所述地表位置至所述车辆底盘位置之间上升或下降;应力感应装置,设于所述挡板装置的顶部,用于检测所述挡板装置顶部与所述车辆底盘两者之间的接触应力;以及地锁控制装置,与所述应力感应装置信号连接,当所述接触应力超过预设应力值时,所述地锁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挡板装置的顶部下降一预设距离。作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应力感应装置构造成扭矩传感器。作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装置包括底座机构、转动机构以及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与所述底座机构通过所述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挡板的顶部相对于所述挡板的底部向上或向下翻转。作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方轴及滚轮,所述方轴与所述底座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滚轮固定套接于所述方轴上且与所述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作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凸轮轴,所述凸轮轴包括转轴及围绕所述转轴分布设置的凸齿,所述转轴与所述底座机构转动连接,所述凸齿与所述挡板相互连接。作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锁装置还包括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设于所述挡板装置的顶部,用于测量所述挡板装置顶部与所述车辆底盘之间的距离。作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锁装置的上侧具有平整表面,当所述挡板装置的顶部位于所述地表位置时,所述平整表面与所述地表平齐。作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辆拒止装置还包括车辆检测装置,所述车辆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地锁装置上,用于检测所述停车位区域是否有停车车辆。作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辆检测装置构造成红外线感应器。作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辆拒止装置还包括可升降的防逃逸阻挡器,设于所述停车位区域的前侧及后侧,所述防逃逸阻挡器向上运动时所述防逃逸阻挡器的顶部距离所述地表的最大高度不小于所述车辆底盘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车辆的前轮与后轮之间设置挡板装置,在挡板装置的顶部设置应力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挡板装置与车辆底盘之间的接触应力,当接触应力超过预设应力值时,通过地锁控制装置来控制挡板装置下降一预设距离,以降低高度,避免地锁装置剐蹭或撞伤车辆底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停车位区域车辆拒止装置的分布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地锁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挡板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中所涉及的标号如下:地锁装置1,挡板装置11,挡板110,转动机构112,底座机构11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停车位车辆拒止装置,包括设于停车位区域地表的地锁装置1,所述地锁装置1包括:挡板装置11,设于车辆的底盘下方且位于所述车辆的前轮与后轮之间,所述挡板装置11的顶部在所述地表位置至所述车辆底盘位置之间上升或下降;应力感应装置,设于所述挡板装置11的顶部,用于检测所述挡板装置11顶部与所述车辆底盘两者之间的接触应力;以及地锁控制装置,与所述应力感应装置信号连接,当所述接触应力超过预设应力值时,所述地锁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挡板装置11的顶部下降一预设距离。如图1所示,通过在车辆的前轮与后轮之间设置挡板装置11,在挡板装置11的顶部设置应力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挡板装置11与车辆底盘之间的接触应力,当接触应力超过预设应力值时,通过地锁控制装置来控制挡板装置11下降一预设距离,以降低高度,避免地锁装置1剐蹭或撞伤车辆底盘。进一步的,所述应力感应装置构造成扭矩传感器。较佳的,扭矩传感器的精度高、频响快、可靠性更好,可准确测量挡板装置11顶部与车辆底盘两者之间的接触应力。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装置11包括底座机构113、转动机构112以及挡板110,所述挡板110的底部与所述底座机构113通过所述转动机构112转动连接,所述挡板110的顶部相对于所述挡板110的底部向上或向下翻转。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112包括方轴及滚轮,所述方轴与所述底座机构113转动连接,所述滚轮固定套接于所述方轴上且与所述挡板110的底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112包括凸轮轴,所述凸轮轴包括转轴及围绕所述转轴分布设置的凸齿,所述转轴与所述底座机构113转动连接,所述凸齿与所述挡板110相互连接。如图2至图3所示,挡板装置11中的挡板110通过转动机构112与底座机构113活动连接,转动机构112的种类多样,可以是方轴及滚轮,也可以是凸轮轴。如此,挡板110可翻转地设置于底座机构113上,可向上翻转抬升至车辆底盘位置,或向下翻转直至降落至地表位置,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当然,挡板装置11也可以是竖直升降式的,通过升降结构等实现向上或向下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地锁装置1还包括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设于所述挡板装置11的顶部,用于测量所述挡板装置11顶部与所述车辆底盘之间的距离。如此,挡板装置11顶部与车辆底盘两者之间的距离可控,可根据实际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停车位车辆拒止装置,包括设于停车位区域地表的地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锁装置包括:/n挡板装置,设于车辆的底盘下方且位于所述车辆的前轮与后轮之间,所述挡板装置的顶部在所述地表位置至所述车辆底盘位置之间上升或下降;/n应力感应装置,设于所述挡板装置的顶部,用于检测所述挡板装置顶部与所述车辆底盘两者之间的接触应力;/n以及地锁控制装置,与所述应力感应装置信号连接,当所述接触应力超过预设应力值时,所述地锁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挡板装置的顶部下降一预设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停车位车辆拒止装置,包括设于停车位区域地表的地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锁装置包括:
挡板装置,设于车辆的底盘下方且位于所述车辆的前轮与后轮之间,所述挡板装置的顶部在所述地表位置至所述车辆底盘位置之间上升或下降;
应力感应装置,设于所述挡板装置的顶部,用于检测所述挡板装置顶部与所述车辆底盘两者之间的接触应力;
以及地锁控制装置,与所述应力感应装置信号连接,当所述接触应力超过预设应力值时,所述地锁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挡板装置的顶部下降一预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位车辆拒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感应装置构造成扭矩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位车辆拒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装置包括底座机构、转动机构以及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与所述底座机构通过所述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挡板的顶部相对于所述挡板的底部向上或向下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位车辆拒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方轴及滚轮,所述方轴与所述底座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滚轮固定套接于所述方轴上且与所述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位车辆拒止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新健姑苏停车管理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