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活性染料的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271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活性染料的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及制备方法,所述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包括以下组分:双季铵盐离子改性剂5‑10%(o.w.f)、烷基多糖苷季铵盐3‑8%(o.w.f)、N‑甲基二乙醇胺1‑3%(o.w.f)、抗菌剂0.1‑1%(o.w.f)、pH调节剂0.5‑2%(o.w.f)和余量水。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配方量的双季铵盐离子改性剂、烷基多糖苷季铵盐和N‑甲基二乙醇胺加入水中,搅拌溶解,再加入配方量的抗菌剂,搅拌溶解,加pH调节剂,搅拌均匀,即得所述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异种纤维混纺织物染色过程不同步、染色后色差大、染料上染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活性染料的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化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活性染料的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棉、麻纤维是应用最广泛的天然纤维素纤维,其中棉纤维回潮率达8%,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染色性能好;麻纤维强度高,抗菌性和导热性好,挺括凉爽,出汗后不贴身。从服装面料现状看,采用单一原料的织物已越来越少,而由多种纤维组合而成的织物越来越多。棉麻混纺织物融合了棉纤维和麻纤维的优良特性,充分发挥了天然纤维的优势,同时降低了单独使用麻织物时高昂的成本,具有更好的服用性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虽然棉、麻织物均为天然纤维素纤维,但二者聚合度、结晶度和取向度等不同,它们的混纺织物在活性染料同浴染色时,染料在纤维上的分配不同,造成两种纤维色泽存在一定差异,造成染色效果不均匀,影响织物品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染色一次即成率,造成资源浪费。CN106049107A公开了一种亚麻面料染色上色助剂,由萃取助剂、碱洗助剂、酸洗助剂以及染色助剂构成,其中萃取助剂10重量份、碱洗助剂10重量份、酸洗助剂10重量份以及染色助剂10重量份,其中萃取助剂包括浓硫酸4-6重量份、渗透剂1-3重量份以及分散剂4-6重量份,所述碱洗助剂包括阳离子改性剂2-3重量份、烧碱5-8重量份以及水1-2重量份,所述酸洗助剂包括醋酸5-8重量份以及去氧酶2-5重量份,所述染色助剂包括三氧化硫2-5重量份、元明粉2-3重量份、无硅双氧水稳定剂1-2重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重量份、有机酸络合剂1-3重量份,本专利技术的上色助剂解决了染色后废水处理难度大,污染环境的问题,但存在上色率低,染色不均匀等问题。CN1924180A公开了一种提高甲壳素/棉混纺织物染色匀染性的方法,包括在混纺织物染色削采用阳离子醚化剂、碱剂及其它助剂对该混纺织物进行预处理,其中,阳离子醚化剂为开环季胺化合物为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或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碱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纯碱:其它助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系列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该专利技术可采用同浴染色,简化了染色工艺流程,降低了成本,且混纺织物同色性好,色牢度达到标准要求。但是该专利技术对棉/麻织物的匀染性差,造成染色不均,难以达到同色。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活性染料的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及制备方法,解决了棉、麻、粘胶纤维混纺或交织织物染色时,由于不同纤维的上色难易程度不同,造成的上色深浅不一、色花和阴阳面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活性染料的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包括以下组分:双季铵盐离子改性剂5-10%o.w.f)、烷基多糖苷季铵盐3-8%(o.w.f)、N-甲基二乙醇胺1-3%(o.w.f)、抗菌剂0.1-1%(o.w.f)、pH调节剂0.5-2%(o.w.f)和余量水。优选地,所述双季铵盐离子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向体积百分数为20-30%的盐酸中滴加四甲基乙二胺,滴加完成后,控制反应液温度为60-65℃,再滴加环氧氯丙烷,滴加完成后,静置1h后,冷却至40℃以下,过滤得所述双季铵盐离子改性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盐酸的温度为35-3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盐酸、四甲基乙二胺和环氧氯丙烷的重量比为50:28:27。优选地,所述抗菌剂为抗菌整理剂JDFKS-004。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为浓度0.5-1mol/L的醋酸溶液。优选地,所述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包括以下组分:双季铵盐离子改性剂6-9%(o.w.f)、烷基多糖苷季铵盐3.5-7.5%(o.w.f)、N-甲基二乙醇胺1.2-2.8%(o.w.f)、抗菌剂0.2-0.9%(o.w.f)、pH调节剂0.6-1.8%(o.w.f)和余量水。优选地,所述双季铵盐离子改性剂、烷基多糖苷季铵盐和N-甲基二乙醇胺的重量比为4: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配方量的双季铵盐离子改性剂、烷基多糖苷季铵盐和N-甲基二乙醇胺加入水中,搅拌溶解,得到液体1;(2)向步骤(1)得到的液体1中加入配方量的抗菌剂,搅拌溶解,得到液体2;(3)向步骤(2)得到的液体2中加入配方量的pH调节剂,搅拌均匀,即得所述新型活性染料的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在棉/麻织物染色工艺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染色工艺中采用的染料为活性染料。本专利技术通过双季铵盐离子改性剂、烷基多糖苷季铵盐和N-甲基二乙醇胺的复配,提供了一种改性条件温和(低温)、流程简单、能耗较低的新型活性染料的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解决了异种纤维混纺织物染色过程不同步、染色后色差大、染料上染率低等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可以有效提升纤维素纤维对活性染料的吸附能力,提升染料利用率、节约染料;(2)改善纤维间对染料亲和力差异,有效减轻异种纤维活性染色上色色差,提升异种纤维布面色光饱满度,提高织物颜色品质;(3)通过提升纤维素纤维和活性染料的直接性,降低/取消染色用元明粉、纯碱,降低污水处理负担,降低生产成本;(4)对染色后织物牢度无影响,使用安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在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专利技术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意义。本专利技术对所采用原料的来源不作限定,如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本
普通市售品。其中,抗菌剂为抗菌整理剂JDFKS-004(晋大科技),烷基多糖苷季铵盐参照牛华的新型烷基糖苷季铵盐的制备及性能(应用化工,第39卷第11期,2010年11月)制备而成。基础实施例一种新型活性染料的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及制备方法一种新型活性染料的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包括以下组分:双季铵盐离子改性剂5-10%(o.w.f)、烷基多糖苷季铵盐3-8%(o.w.f)、N-甲基二乙醇胺1-3%(o.w.f)、抗菌剂0.1-1%(o.w.f)、pH调节剂0.5-2%(o.w.f)和余量水。优选地,所述抗菌剂为抗菌整理剂JDFKS-004。优选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双季铵盐离子改性剂5-10%o.w.f、烷基多糖苷季铵盐3-8%o.w.f、N-甲基二乙醇胺1-3%o.w.f、抗菌剂0.1-1%o.w.f、pH调节剂0.5-2%o.w.f和余量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双季铵盐离子改性剂5-10%o.w.f、烷基多糖苷季铵盐3-8%o.w.f、N-甲基二乙醇胺1-3%o.w.f、抗菌剂0.1-1%o.w.f、pH调节剂0.5-2%o.w.f和余量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季铵盐离子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向体积百分数为20-30%的盐酸中滴加四甲基乙二胺,滴加完成后,控制反应液温度为60-65℃,再滴加环氧氯丙烷,滴加完成后,静置1h后,冷却至40℃以下,过滤得所述双季铵盐离子改性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的温度为35-3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四甲基乙二胺和环氧氯丙烷的重量比为50:28:27。


5.一种异种纤维同步上色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双季铵盐离子改性剂6-9%o.w.f、烷基多糖苷季铵盐3.5-7.5%o.w.f、N-甲基二乙醇胺1.2-2.8%o.w.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江龙苏宇吕春月
申请(专利权)人:多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