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餐厨垃圾降解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66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餐厨垃圾降解剂。所述餐厨垃圾降解剂,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BS‑P21、枯草芽孢杆菌BS‑S7、解淀粉芽孢杆菌MI‑C4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MI‑A13,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S‑P21保藏编号CGMCC No.20541;枯草芽孢杆菌BS‑S7保藏编号CGMCC No.20543;解淀粉芽孢杆菌MI‑C4保藏编号CGMCC No.20542;嗜麦芽寡养单胞菌MI‑A13保藏编号CGMCC No.2054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餐厨垃圾降解剂对餐厨垃圾的降解时间短,用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餐厨垃圾降解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餐厨垃圾降解剂。
技术介绍
餐厨垃圾又名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厨垃圾的总量剧增,目前每年高达9000万吨,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产生约22亿吨餐厨垃圾。尽管餐厨垃圾的组成成分、性质和产量受地区差异、居民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季节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具备以下总体特征:(1)高含水率(70%-95%);(2)有机物含量高;(3)油类(1%-3%)和盐类物质(0.8%-1.5%)含量高;(4)营养价值丰富,含氮、磷、钾等各种微量元素;(5)易发酵、易腐败并产生恶臭(“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研究”,牛立群等,能源与节能,2014年第9期,第102页左栏第1段第1-7行,公开日2014年9月30日)。因此,若餐厨垃圾处理不当,极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目前,我国传统的餐厨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用于牲畜喂饲,但2006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明确禁止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饲喂家畜。而其他的处理方式,如填埋、焚烧和堆肥等,则存在污染地下水、耗能、污染空气、占用土地资源等缺点。因此,如何合理高效的处理餐厨垃圾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与生活品质。也有利用生物转化技术进行餐厨垃圾处理的。如公开号为CN10918217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降解剂,该降解剂包含对餐厨有机质具有良好降解效果的枯草芽孢杆菌SL-10,1公斤该降解剂在48h对0.4公斤餐厨垃圾的降解率可达93.2%-94.8%,但该降解剂使用量较大(用量为餐厨垃圾的质量的2.5-5倍),降解时间较长,在实际应用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公开号为CN110894477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包含解淀粉芽孢杆菌ZJB18046、黑曲霉ZJB18045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降解餐厨垃圾的复配菌剂。该复配菌剂能够对餐厨垃圾中的淀粉、蛋白质、油脂等有效降解。然而,该复配菌剂的原料之一黑曲霉为真菌,真菌生长速度较慢,延长了降解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厨垃圾降解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餐厨垃圾降解剂,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BS-P21、枯草芽孢杆菌BS-S7、解淀粉芽孢杆菌MI-C4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MI-A13;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S-P21已于2020年08月24日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No.20541。枯草芽孢杆菌BS-S7已于2020年08月24日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No.20543。解淀粉芽孢杆菌MI-C4已于2020年08月24日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No.20542。嗜麦芽寡养单胞菌MI-A13已于2020年08月24日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No.20545。进一步,解淀粉芽孢杆菌BS-P21、枯草芽孢杆菌BS-S7、解淀粉芽孢杆菌MI-C4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MI-A13的OD600比为1-10:1-10:1-10:1-10:1-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还在于保护所述降解剂在餐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保护餐厨垃圾处理方法,其采用所述降解剂进行发酵降解。进一步,所述降解剂的用量为降解剂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S-P21、枯草芽孢杆菌BS-S7、解淀粉芽孢杆菌MI-C4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MI-A13的质量总和占餐厨垃圾质量的1%-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降解剂可快速降解餐厨垃圾中的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和脂肪,对餐厨垃圾的24h降解率可83.73%。本专利技术的降解剂的用量少,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降解率处理餐厨垃圾,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初筛得到的蛋白质降解菌、淀粉降解菌、脂肪降解菌和纤维素降解菌,其中,A、B、C和D分别为蛋白质降解菌、淀粉降解菌、脂肪降解菌和纤维素降解菌的菌落图;图2是实施例1复筛实验得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S-P21、枯草芽孢杆菌BS-S7、解淀粉芽孢杆菌MI-C4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MI-A13的菌落图,其中,A、B、C和D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S-P21、枯草芽孢杆菌BS-S7、解淀粉芽孢杆菌MI-C4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MI-A13的菌落图;图3为实施例2的降解效果图,其中,A为复合菌剂在LB复合型菌剂验证性液体培养基中的24h降解效果,B为复合菌剂在LB复合型菌剂验证性润湿固态培养基中的24h降解效果。具体实施方式所举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进行说明,但并不是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仅限于所举实施例。所以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对实施方案进行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餐厨垃圾组分降解菌株的筛选与鉴定从4个菜市场肉类贩卖处,采集砧板上的表层残渣及餐厅内残余的餐厨垃圾,分别取样品10g加入到90ml无菌水中,于30℃、180r/min条件下震荡30min,采用十倍梯度稀释法,分别吸取1×10-4g/ml、1×10-5g/ml、1×10-6g/ml和1×10-7g/ml四个梯度各200ul,在无菌条件下分别涂布于蛋白质初筛培养基(脱脂奶粉50g和琼脂20g,超纯水定容至1000ml,pH7.1±0.1)、淀粉初筛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0g、硫酸铵0.05g、氯化钠5g和琼脂20g,超纯水定容至1000ml,pH7.1±0.1)、纤维素初筛培养基(羧甲基纤维素钠10g、磷酸二氢钾1.5g、磷酸氢二钠2.5g、硫酸铵0.05g和琼脂20g,超纯水定容至1000ml,pH7.1±0.1)、脂肪初筛培养基(Tween-8010g、胰蛋白胨0.5g、氯化钠10g、氯化钙(七水)0.1g、琼脂18-20g,超纯水定容至1000ml,pH7.6±0.1),于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通过观察对比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挑取降解效果良好的蛋白质降解菌、淀粉降解菌、纤维素降解菌、脂肪降解菌于各专性培养基划线纯化,重复多次得到纯菌,初筛得到的蛋白质降解菌、淀粉降解菌、脂肪降解菌和纤维素降解菌的菌落如图1所示,其中,A、B、C和D分别为蛋白质降解菌、淀粉降解菌、脂肪降解菌和纤维素降解菌的菌落图;然后将得到的纯菌分别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酵母膏5g/L,胰蛋白胨10g/L,氯化钠10g/L,超纯水定容至1L,pH7.3±0.1)于35℃、150r/min条件下震荡培养24h,取适量菌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餐厨垃圾降解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BS-P21、枯草芽孢杆菌BS-S7、解淀粉芽孢杆菌MI-C4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MI-A13,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S-P21保藏编号CGMCC No.20541;枯草芽孢杆菌BS-S7保藏编号CGMCC No.20543;解淀粉芽孢杆菌MI-C4保藏编号CGMCC No.20542;嗜麦芽寡养单胞菌MI-A13保藏编号CGMCC No.20545。/n

【技术特征摘要】
1.餐厨垃圾降解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BS-P21、枯草芽孢杆菌BS-S7、解淀粉芽孢杆菌MI-C4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MI-A13,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S-P21保藏编号CGMCCNo.20541;枯草芽孢杆菌BS-S7保藏编号CGMCCNo.20543;解淀粉芽孢杆菌MI-C4保藏编号CGMCCNo.20542;嗜麦芽寡养单胞菌MI-A13保藏编号CGMCCNo.205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降解剂,其特征在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S-P21、枯草芽孢杆菌BS-S7、解淀粉芽孢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轮桂许维罗艺芳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江苏虎睿勇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