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球形硒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254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形硒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低热固相法,利用不同Se源和不同还原剂,先快速合成Se纳米颗粒,后期在超声和表面修饰剂作用下,合成不同表面修饰剂修饰的Se纳米颗粒,并采用离心分离法分离产物,最终得到不同尺寸的球形Se纳米颗粒。超声的作用是为了使实验产物成核速度加快,成核数目增加,颗粒粒径减小。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后期加入表面修饰剂,一是为了让前期的产物形成过程更加充分彻底,二是为了在形成的产物表面进行修饰,使其带不同电荷,带有不同电荷的颗粒在进入生物体的难易程度不同,中性和负电荷更容易进入生物体产生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形硒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球形硒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硒(Se)是一种对人体健康特别有益的元素。研究表明,Se是人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元素以及维持多种酶活性的重要成分,它在人体具有抗氧化、抗癌以及提高免疫力等功能。低Se或缺Se人群通过适量补硒不但能够预防肿瘤、肝病等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维护心、肝、肺、胃等重要器官正常功能,预防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Se不仅对人体有好处,对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的益处,研究表明即使很微量的Se也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并且农作物富Se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人体补Se方式。施加无机Se肥是生产富Se农产品的重要途径。但是,无机的硒酸盐和亚硒酸盐毒性大,易在环境中滞留而导致生物可利用性降低。近年来,Se纳米颗粒由于其高活性且毒性较无机硒盐低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研究表明,0.06~0.19mmol/L的Se纳米颗粒,可显著增强绿豆芽的生长发育,提高绿豆芽的营养品质(Se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以及上调绿豆芽抗氧化酶活性等。50~100mg/kg的Se纳米颗粒能够促进烟草愈伤组织器官的形成和根系生长。0.15~0.4mg/kgSe纳米颗粒提高水蜜桃果粒中的Se含量。一般来说,纳米线或者纳米片都是在1维或2维空间尺度下是纳米级,但是球形纳米颗粒是三维下的纳米级,更容易进入到生物体内。目前大部分制备Se纳米颗粒的方法存在高的制备成本、复杂的合成方法等问题,限制其在农业中应用。比如:专利(CN107640748A)介绍一种纳米硒的生物合成方法,包括使用纯净的柠檬汁和亚硒酸,经过磁力搅拌之后,在使用氨水调节其pH,再进行超声震动,然后在水浴加热以及进行磁力搅拌,最后进行离心之后得到纳米硒材料;专利(CN107572487B)公开了一种用山竹果皮酶提取液制备纳米硒的方法,将山竹果皮清洗后,50-70℃下干燥6-10h,粉碎制粉过100目筛,按山竹果皮粉与蒸馏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40-80混合成山竹果皮粉浆液,调节溶液pH为4.0-6.5,各酶的加入量按山竹果皮粉浆液的质量计,加入2%-8%的纤维素酶和0.1%-0.3%的果胶酶,加热至40-70℃,恒温40-150min,然后真空抽滤15min,再经0.45μm滤膜过滤、85-95℃下灭酶处理5-6min,得到山竹果皮酶提取液。用亚硒酸钠粉末和蒸馏水制备30mmol/L的亚硒酸钠溶液。将制备的山竹果皮酶提取液与制备的亚硒酸钠溶液按体积比2︰1混合,30~60℃下搅拌反应0.5-2h,即得到棒状纳米硒溶液,用蒸馏水洗涤三次,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最后将样品于真空烘箱中50-70℃干燥6h,制得单质纳米硒棒。这两件专利方法都属于生物合成法,不论是原料的提取,或者是制备的过程,都要花费较多的成本,其中包括原料的成本,以及反应液提取和材料制备过程所消耗的时间成本。专利(CN107352514B)介绍了一种高纯纳米硒的制备方法。是将硼氢化盐的乙醇溶液与硒粉混合,再加入乙醇与碳酸二甲酯的混合物形成混合体系,于温度0~90℃下搅拌反应2~10h,然后加入pH调节剂调至pH值为5~6.5,加入去离子水得红色沉淀,抽滤洗涤后于温度10~90℃烘干即得到目标物高纯纳米硒材料。该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法,省去了生物法中比较费时费力的反应液提取过程,但整个材料制备过程所消耗的时间成本依旧很高。低热固相合成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合成方法。它无需任何溶剂,操作简单,产率高,反应选择性好,节约能源并保护环境。专利(CN103943850A)中介绍了一种采用低热固相反应制备锂镍钴铝氧化物材料的方法;专利(CN106694898A)中也利用了低热固相反应的方法制备了多种形貌的金属铜纳米材料。目前虽有低热固相法合成Se纳米颗粒的方法报道,但还是存有一定缺陷,报道中纳米颗粒的研磨过程是将Se源、还原剂和表面修饰剂三者混在一起,会造成存在表面修饰剂的条件下,Se源和还原剂不能充分接触反应,且表面修饰剂不能进行充分的表面修饰。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目前大部分制备Se纳米颗粒的方法存在高的制备成本、复杂的合成方法等问题,虽有低热固相法合成Se纳米颗粒的方法报道,但还是存有一定缺陷,报道中纳米颗粒的研磨过程是将Se源、还原剂和表面修饰剂三者混在一起,会造成存在表面修饰剂的条件下,Se源和还原剂不能充分接触反应,还原不彻底,且表面修饰剂不能进行充分的表面修饰的问题。[技术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球形硒纳米颗粒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低热固相反应,在本专利技术的反应中更注重的是反应物之间的充分接触反应,当在反应过程中存在表面修饰剂,对反应存在一定的影响,使反应物间不充分接触。因此本专利技术在后期加入表面修饰剂,一是为了让前期的产物形成过程更加充分彻底,二是为了在形成的产物表面进行修饰,使其带不同电荷,带有不同电荷的颗粒在进入生物体的难易程度不同,中性和负电荷更容易进入生物体产生作用。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低热固相法,利用不同Se源和不同还原剂,先快速合成Se纳米颗粒,后期在超声和表面修饰剂作用下,合成不同表面修饰剂修饰的Se纳米颗粒,并采用离心分离法分离产物,最终得到不同尺寸的球形Se纳米颗粒。超声的作用是为了使实验产物成核速度加快,成核数目增加,颗粒粒径减小。该方法简单,制备原料来源丰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球形硒纳米颗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硒源与还原剂混合后进行充分研磨,研磨至呈红色糊状,停止研磨;(2)向步骤(1)研磨得到的红色糊状物中加水分散;(3)将步骤(2)得到的溶液倒入容器中,向其中滴加表面活性剂,进行超声处理,处理完毕后离心,所得上清液和沉淀分别进行冷冻干燥,最终得到Se纳米颗粒。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硒源为二氧化硒、亚硒酸钠、亚硒酸、硒酸钠、硒酸中一种或几种混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还原剂为抗坏血酸、柠檬酸、葡萄糖、蔗糖、果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硒源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为2:(1~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硒源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的研磨时间为1~10min。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研磨的温度为18~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水加入量为硒源质量的100~300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的表面修饰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阿拉伯胶、葡聚糖、壳聚糖中的任意一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表面修饰剂的加入量占Se源与还原剂的总质量的5%~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表面修饰剂的加入量占Se源与还原剂的总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球形硒纳米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取硒源与还原剂混合后充分研磨,研磨至呈红色糊状,停止研磨;/n(2)向步骤(1)研磨得到的红色糊状物中加水分散;/n(3)将步骤(2)得到的溶液倒入容器中,向其中滴加表面修饰剂,进行超声处理,处理完毕后离心,所得上清液和沉淀分别进行冷冻干燥,最终得到Se纳米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球形硒纳米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硒源与还原剂混合后充分研磨,研磨至呈红色糊状,停止研磨;
(2)向步骤(1)研磨得到的红色糊状物中加水分散;
(3)将步骤(2)得到的溶液倒入容器中,向其中滴加表面修饰剂,进行超声处理,处理完毕后离心,所得上清液和沉淀分别进行冷冻干燥,最终得到Se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硒源为二氧化硒、亚硒酸钠、亚硒酸、硒酸钠、硒酸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还原剂为抗坏血酸、柠檬酸、葡萄糖、蔗糖、果糖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硒源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为2:(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宇王传洗乐乐曹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