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乐振专利>正文

一种发动机缸套液氮冷却处理用的自动取用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50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维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缸套液氮冷却处理用的自动取用箱。提供一种能够密闭式对发动机缸套进行冷却处理、不需要人工伸进液氮容器内、不会使人工受到冻伤的发动机缸套液氮冷却处理用的自动取用箱。一种发动机缸套液氮冷却处理用的自动取用箱,包括有底架,底架两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远离底架位置之间设有液氮箱,液氮箱为近底架一侧位置处设有外接管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将发动机缸套放置于放置板上的方式,且通过放置板与液氮箱内壁的接触作用,使发动机缸套在放置或取出时避免冷气外溢,从而避免了人工接触到液氮而造成的冻伤,提高了液氮冷却发动机缸套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缸套液氮冷却处理用的自动取用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维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缸套液氮冷却处理用的自动取用箱。
技术介绍
在对发动机进行维护的过程中,需要对发动机缸套进行液氮冷却处理,以加强其金属性能,而在目前对汽车发动机缸套进行液氮冷却处理时,很多都是采用开放式的容器放置液氮,再将发动机缸套放置于容器中,而且还需要戴上手套手持发动机缸套将其放置于容器内的不同位置,采用这样的方式存在人工受到冻伤的风险大,而且使用开放式的容器易导致液氮温度提高快,导致使用时间变短,且在取用发动机缸套时,冒出的冷气将进一步的导致人工手部冻伤。综上的缺点,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密闭式对发动机缸套进行冷却处理、不需要人工伸进液氮容器内、不会使人工受到冻伤的发动机缸套液氮冷却处理用的自动取用箱来克服目前对发动机缸套进行液氮冷却处理时存在的开放式容器使液氮温度提高快、需要人工伸进液氮容器内、易使人工手部冻伤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目前对发动机缸套进行液氮冷却处理时存在的开放式容器使液氮温度提高快、需要人工伸进液氮容器内、易使人工手部冻伤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密闭式对发动机缸套进行冷却处理、不需要人工伸进液氮容器内、不会使人工受到冻伤的发动机缸套液氮冷却处理用的自动取用箱。一种发动机缸套液氮冷却处理用的自动取用箱,包括有底架,底架两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远离底架位置之间设有液氮箱,液氮箱为近底架一侧位置处设有外接管的结构;放置装置,液氮箱内设有至少两组放置装置,放置装置用于放置发动机缸套;连接架,连接架设于底架上一侧,且连接架另一侧设有安装管,安装管位于液氮箱内,且安装管与放置装置连接;提升装置,提升装置设于安装管内,且提升装置与放置装置配合,提升装置用于提升一组放置装置;切换装置,切换装置设于安装管与液氮箱内之间,切换装置用于更换不同的放置装置进行提升;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于安装管内,且驱动装置与提升装置和切换装置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并控制提升装置和切换装置的运动状态。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放置装置包括有环形轨道,环形轨道设于安装管外周,环形轨道内设有至少两组导套,导套内均套装有导轨,导轨近底架一侧位置处均设有放置板,放置板远离底架一侧位置处均设有连接杆;盖板,连接杆与导轨上侧之间均设有盖板,盖板近提升装置一侧位置处均设有提升钩,提升钩与提升装置配合;定位板,定位板分别设于放置板近底架一侧位置处,且定位板与切换装置配合。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提升装置包括有固定架,固定架设于安装管内远离连接架一侧位置处,且固定架上转动式设有丝杆,丝杆上配合有螺母,固定架上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与螺母接触;提升杆,提升杆设于螺母上远离连接架一侧位置处,且提升杆与提升钩配合;旋转组件,旋转组件设于固定架上近驱动装置一侧位置处,且旋转组件与驱动装置连接。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旋转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座设于固定架上近底架一侧位置处,且第一连接座上转动式设有两根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均设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均可以与驱动装置配合;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座设于第一连接座一侧,且第二连接座上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之间设有第一齿轮传动组件;第三连接座,第三连接座设于固定架上近第二连接座位置处,且第三连接座上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设有第二齿轮传动组件,第三转轴与丝杆之间设有第一带传动组件。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切换装置包括有转杆,转杆设于安装管与液氮箱底壁之间,且转杆上至少设有两组旋转架,旋转架上均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与定位板配合;第四转轴,第四转轴转动式设于安装管内近第一转轴位置处,且第四转轴上设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驱动装置配合,第四转轴与转杆位于安装管内的位置之间设有第二带传动组件。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驱动装置包括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于安装管内远离固定架一侧位置处,且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五转轴,第五转轴上设有旋转环;第一齿带,第一齿带设于旋转环内周,且第一齿带与近固定架一侧的第一传动齿轮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可以进行啮合;第二齿带,第二齿带设于旋转环内周,且第二齿带与远离固定架一侧的第一传动齿轮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可以进行啮合;第三齿带,第三齿带设于旋转环内周,且第三齿带与第二传动齿轮处于同一水平线且可以进行啮合。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放置架,放置架分别设于放置板上近盖板一侧位置处。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回收箱,回收箱设于底架上近液氮箱外接管结构处。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一齿轮传动组件和第二齿轮传动组件为锥齿轮传动,第一带传动组件和第二带传动组件为皮带传动。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将发动机缸套放置于放置板上的方式,且通过放置板与液氮箱内壁的接触作用,使发动机缸套在放置或取出时避免冷气外溢,从而避免了人工接触到液氮而造成的冻伤,提高了液氮冷却发动机缸套的安全性。2、通过采用提升杆对盖板进行提升,和定位块带动放置板进行旋转的方式,能够使发动机缸套的取用过程自动化进行,能够不需要人工戴上手套伸进液氮箱内,使发动机缸套的冷却具有方便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液氮箱的第一种剖切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放置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液氮箱的第二种剖切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安装管的第一种剖切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安装管的第二种剖切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安装管的第三种剖切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旋转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切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驱动装置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驱动装置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底架,2:支撑架,3:液氮箱,4:放置装置,5:连接架,6:安装管,7:提升装置,8:切换装置,9:驱动装置,41:环形轨道,42:导套,43:导轨,44:放置板,45:连接杆,46:盖板,47:提升钩,48:定位板,71:固定架,72:丝杆,73:螺母,74:导向杆,75:提升杆,76:旋转组件,761:第一连接座,7611:第一转轴,762:第一传动齿轮,763:第二连接座,764:第二转轴,765:第一齿轮传动组件,766:第三连接座,767:第三转轴,768:第二齿轮传动组件,769:第一带传动组件,81:转杆,82:旋转架,83:定位块,84:第四转轴,85:第二传动齿轮,86:第二带传动组件,91:驱动电机,92:第五转轴,93:旋转环,94:第一齿带,95:第二齿带,96:第三齿带,10:放置架,11:回收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缸套液氮冷却处理用的自动取用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底架(1),底架(1)两侧设有支撑架(2),支撑架(2)远离底架(1)位置之间设有液氮箱(3),液氮箱(3)为近底架(1)一侧位置处设有外接管的结构;/n放置装置(4),液氮箱(3)内设有至少两组放置装置(4),放置装置(4)用于放置发动机缸套;/n连接架(5),连接架(5)设于底架(1)上一侧,且连接架(5)另一侧设有安装管(6),安装管(6)位于液氮箱(3)内,且安装管(6)与放置装置(4)连接;/n提升装置(7),提升装置(7)设于安装管(6)内,且提升装置(7)与放置装置(4)配合,提升装置(7)用于提升一组放置装置(4);/n切换装置(8),切换装置(8)设于安装管(6)与液氮箱(3)内之间,切换装置(8)用于更换不同的放置装置(4)进行提升;/n驱动装置(9),驱动装置(9)设于安装管(6)内,且驱动装置(9)与提升装置(7)和切换装置(8)连接,驱动装置(9)用于驱动并控制提升装置(7)和切换装置(8)的运动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缸套液氮冷却处理用的自动取用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底架(1),底架(1)两侧设有支撑架(2),支撑架(2)远离底架(1)位置之间设有液氮箱(3),液氮箱(3)为近底架(1)一侧位置处设有外接管的结构;
放置装置(4),液氮箱(3)内设有至少两组放置装置(4),放置装置(4)用于放置发动机缸套;
连接架(5),连接架(5)设于底架(1)上一侧,且连接架(5)另一侧设有安装管(6),安装管(6)位于液氮箱(3)内,且安装管(6)与放置装置(4)连接;
提升装置(7),提升装置(7)设于安装管(6)内,且提升装置(7)与放置装置(4)配合,提升装置(7)用于提升一组放置装置(4);
切换装置(8),切换装置(8)设于安装管(6)与液氮箱(3)内之间,切换装置(8)用于更换不同的放置装置(4)进行提升;
驱动装置(9),驱动装置(9)设于安装管(6)内,且驱动装置(9)与提升装置(7)和切换装置(8)连接,驱动装置(9)用于驱动并控制提升装置(7)和切换装置(8)的运动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套液氮冷却处理用的自动取用箱,其特征在于,放置装置(4)包括有:
环形轨道(41),环形轨道(41)设于安装管(6)外周,环形轨道(41)内设有至少两组导套(42),导套(42)内均套装有导轨(43),导轨(43)近底架(1)一侧位置处均设有放置板(44),放置板(44)远离底架(1)一侧位置处均设有连接杆(45);
盖板(46),连接杆(45)与导轨(43)上侧之间均设有盖板(46),盖板(46)近提升装置(7)一侧位置处均设有提升钩(47),提升钩(47)与提升装置(7)配合;
定位板(48),定位板(48)分别设于放置板(44)近底架(1)一侧位置处,且定位板(48)与切换装置(8)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套液氮冷却处理用的自动取用箱,其特征在于,提升装置(7)包括有:
固定架(71),固定架(71)设于安装管(6)内远离连接架(5)一侧位置处,且固定架(71)上转动式设有丝杆(72),丝杆(72)上配合有螺母(73),固定架(71)上设有导向杆(74),导向杆(74)与螺母(73)接触;
提升杆(75),提升杆(75)设于螺母(73)上远离连接架(5)一侧位置处,且提升杆(75)与提升钩(47)配合;
旋转组件(76),旋转组件(76)设于固定架(71)上近驱动装置(9)一侧位置处,且旋转组件(76)与驱动装置(9)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套液氮冷却处理用的自动取用箱,其特征在于,旋转组件(76)包括有:
第一连接座(761),第一连接座(761)设于固定架(71)上近底架(1)一侧位置处,且第一连接座(761)上转动式设有两根第一转轴(7611),第一转轴(7611)上均设有第一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振
申请(专利权)人:乐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