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挂点焊设备的托架,包括底框、连接梁、底板、底梁、立柱以及限位支撑板;所述底框包括呈方框形结构上底框和下底框,所述上、下底框的四个角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上底框的一组相对内壁之间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上底框内壁之间的宽度;所述底梁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两根所述底梁的两端设有与之垂直连接的四根立柱;所述限位支撑板呈“匚”字型结构,其与四根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用于悬挂点焊机的拆装托放,提高了搬迁效率,降低了悬挂点焊设备搬迁损坏率,减少了因搬迁造成的设备维修费用,经济实用,可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点焊设备的托架
本技术涉及生产线
,尤其涉及一种悬挂点焊设备的托架。
技术介绍
汽车焊装生产线搬迁,要将在线的工艺装备拆卸、转运和再安装至新生产线上,悬挂点焊设备的拆装挪位是工作量占比最大。悬挂点焊设备大体由悬挂点焊机、悬挂焊钳和悬挂焊机焊钳相关附属件组成,目前大都是使用液压升降小车来配合工人完成悬挂点焊设备的拆卸。在设备拆卸完后,工人将其直接抬放在铲车铲臂上,来完成物流车停放点和拆卸地点这段路程的运输,再通过铲车和工人配合将设备摆放在物流车厢里面,最后物流车运输至新生产线,安装搬迁的悬挂点焊设备按相反顺序重复以上流程动作,为了提高物流车利用率,甚至会叠加堆垛,在运输过程中会造成悬挂点焊设备元器件相互磕碰损坏,这样不仅搬迁效率低,搬迁设备损坏率高,维修成本高,这促使工程师在做焊装生产线搬迁项目时,要考虑悬挂点焊设备的转运存储。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悬挂点焊设备的托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悬挂点焊设备的托架,能够提高搬迁效率,降低悬挂点焊设备搬迁损坏率,减少因搬迁造成的设备维修费用。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挂点焊设备的托架,包括底框、连接梁、底板、底梁、立柱以及限位支撑板;所述底框包括呈方框形结构上底框和下底框,所述上、下底框的四个角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上底框的一组相对内壁之间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上底框内壁之间的宽度;所述底梁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两根所述底梁的两端设有与之垂直连接的四根立柱;所述限位支撑板呈“匚”字型结构,其与四根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相邻所述连接梁的中部设有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二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底框与下底框连接。所述连接梁的长度不小于铲车铲臂的最大厚度,所述连接梁与所述第二连接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铲车铲臂的最大宽度。四根所述立柱的中部设有与之连接的横梁,所述横梁呈“匚”字型结构。所述横梁的开口方向与所述限位支撑板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限位支撑板为横截面呈“L”型结构的角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实现了对用于悬挂点焊机的拆装托放,提高了搬迁效率,降低了悬挂点焊设备搬迁损坏率,减少了因搬迁造成的设备维修费用,经济实用,可循环使用。(2)本技术可以推广使用到所有焊装生产线悬挂点焊设备的拆装和运输存放,非常有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底框、11—连接梁、12—上底框、13—下底框、14—第二连接梁、2—底板、3—底梁、4—立柱、5—横梁、6—限位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挂点焊设备的托架,包括底框1、连接梁11、底板2、底梁3、立柱4以及限位支撑板6;所述底框1包括呈方框形结构上底框12和下底框13,所述上、下底框的四个角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梁11连接;所述上底框12的一组相对内壁之间固定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宽度小于所述上底框12内壁之间的宽度;所述底梁3设置于所述底板2的两侧,两根所述底梁3的两端设有与之垂直连接的四根立柱4;所述限位支撑板6呈“匚”字型结构,其与四根所述立柱4的顶端连接。相邻所述连接梁11的中部设有第二连接梁14,所述第二连接梁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底框12与下底框13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梁14使得第二连接梁14与连接梁11之间的距离相等,两个铲车铲臂分别插入其之间时,不会出现失去平衡的情况,重心更为稳定,以便铲车铲臂更好的配合人工在拆装悬挂点焊设备过程中的升降和存放转运。所述连接梁11的长度不小于铲车铲臂的最大厚度,所述连接梁11与所述第二连接梁14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铲车铲臂的最大宽度,以便铲车铲臂可以配合人工在拆装悬挂点焊设备过程中的升降和存放转运。四根所述立柱的中部设有与之连接的横梁5,所述横梁5呈“匚”字型结构,通过设置横梁5,通过设置横梁5用于存放悬挂焊机焊钳的电缆、水气管等附件,悬挂点焊机和悬挂焊钳之间的连接不用拆装,节省搬迁施工时间,提升搬迁效率。所述横梁5的开口方向与所述限位支撑板6的开口方向相同,确保悬挂点焊设备的拆装进出更为方便。所述限位支撑板6为横截面呈“L”型结构的角钢,对悬挂点焊机的焊接防护支架进行支撑和限位,以起到支撑限位悬挂点焊设备的作用。工作原理:底框1由两个正方形框架结构的上底框12、下底框13和连接梁11、第二连接梁14焊接组成,正方形框架由四根方管焊接组成;两个正方形框架之间通过和连接梁11焊接相连,连接梁11、第二连接梁14和两个正方形框架组成的长方形空间尺寸满足铲车铲臂的顺畅进出,以便铲车可以配合人工在拆装悬挂点焊设备过程中的升降和存放转运;底框1、底板2和底梁3两两之间通过焊接相连;立柱4和底梁3通过焊接垂直相连,且四根立柱4左右对称;其组成的结构三侧都与横梁5和限位支撑板6通过焊接垂直相连,以加强整体结构的刚性,同时起到防护设备作用,留有一侧敞开,用于悬挂点焊设备的拆装进出;本案使用的方管规格是用40mm×40mm,而限位支撑板6是使用的角钢规格是50mm×50mm,其作用是对悬挂点焊机的焊接防护支架进行支撑和限位,以起到支撑限位悬挂点焊设备的作用。在拆装悬挂点焊设备时,铲车将本案铲起升降,工人拆装悬挂点焊机与厂房主体之间的水电气连接部分,将悬挂点焊机放置在限位支撑板6上,悬挂焊钳存放在底板2上,两者之间的空间存放悬挂焊机焊钳的电缆、水气管等附件,悬挂点焊机和悬挂焊钳之间的连接不用拆装,节省搬迁施工时间,提升搬迁效率,铲车再将存放了悬挂点焊设备的本技术铲上或铲下物流车,且通过本案,悬挂点焊设备可以规整有序的摆放在物流车厢,增加物流车的使用率,以及避免悬挂点焊设备的损坏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点焊设备的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1)、连接梁(11)、底板(2)、底梁(3)、立柱(4)以及限位支撑板(6);/n所述底框(1)包括呈方框形结构上底框(12)和下底框(13),所述上、下底框的四个角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梁(11)连接;/n所述上底框(12)的一组相对内壁之间固定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宽度小于所述上底框(12)内壁之间的宽度;/n所述底梁(3)设置于所述底板(2)的两侧,两根所述底梁(3)的两端设有与之垂直连接的四根立柱(4);/n所述限位支撑板(6)呈“匚”字型结构,其与四根所述立柱(4)的顶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点焊设备的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1)、连接梁(11)、底板(2)、底梁(3)、立柱(4)以及限位支撑板(6);
所述底框(1)包括呈方框形结构上底框(12)和下底框(13),所述上、下底框的四个角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梁(11)连接;
所述上底框(12)的一组相对内壁之间固定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宽度小于所述上底框(12)内壁之间的宽度;
所述底梁(3)设置于所述底板(2)的两侧,两根所述底梁(3)的两端设有与之垂直连接的四根立柱(4);
所述限位支撑板(6)呈“匚”字型结构,其与四根所述立柱(4)的顶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点焊设备的托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连接梁(11)的中部设有第二连接梁(14),所述第二连接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斌,刘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