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板式风电叶片存放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112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托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翘板式风电叶片存放架,包括架体和垂挂于架体上的一对长吊带和一对短吊带,所述架体的两侧平行设置有第一长托杆、第二长托杆、第一短托杆和第二短托杆,第一长托杆与第一短托杆位于同侧且第一长托杆高于第一短托杆,第二长托杆与第二短托杆位于同侧且第二长托杆低于第二短托杆;第一长托杆与第一短托杆之间的架体上枢接有第一翘板,两根长吊带的一端都固定于第二长托杆上,另一端跨过第一长托杆并分别固定于第一翘板的两侧;第二长托杆与第二短托杆之间的架体上枢接有第二翘板,两根短吊带的一端都固定于第一短托杆上,另一端跨过第二短托杆并分别固定于第二翘板的两侧。本存放架可以适应风电叶片叶尖的复杂结构,保证吊带任何时候都贴合叶尖表面,保证了存放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翘板式风电叶片存放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托架
,特别涉及一种翘板式风电叶片存放架。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设备是将风的动能转变为旋转机械能,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其传递风力的主要部件是风电叶片。风电叶片是一种柔性叶片,其大小关系到风力发电设备的发电功率。为了获得更高的功率,有些风电叶片需要长达75米,且质量高达50吨,而且风电叶片还有圆弧不规则,脆、软、易碰伤的特点,这就给存放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风电叶片的主体结构有一定的弧度,所以往往要通过柔性的吊带来适应弧形结构。为此本公司曾经申请过一种可调高风电叶片叶尖存放架(申请号:CN201620488252.8),这种存放架通过多个平行设置的换向杆来缠绕吊带的末端。但是这种结构让吊带的变形灵活性受到限制,导致未必能与风电叶片的叶尖有良好的接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结构让风电叶片存放架更贴合风电叶片的叶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翘板式风电叶片存放架,能够自动适应风电叶片的叶尖托放位置。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翘板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翘板式风电叶片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和垂挂于架体上的一对长吊带和一对短吊带,所述架体的两侧平行设置有第一长托杆、第二长托杆、第一短托杆和第二短托杆,第一长托杆与第一短托杆位于同侧且第一长托杆高于第一短托杆,第二长托杆与第二短托杆位于同侧且第二长托杆低于第二短托杆;第一长托杆与第一短托杆之间的架体上枢接有第一翘板,两根长吊带的一端都固定于第二长托杆上,另一端跨过第一长托杆并分别固定于第一翘板的两侧;第二长托杆与第二短托杆之间的架体上枢接有第二翘板,两根短吊带的一端都固定于第一短托杆上,另一端跨过第二短托杆并分别固定于第二翘板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翘板式风电叶片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和垂挂于架体上的一对长吊带和一对短吊带,所述架体的两侧平行设置有第一长托杆、第二长托杆、第一短托杆和第二短托杆,第一长托杆与第一短托杆位于同侧且第一长托杆高于第一短托杆,第二长托杆与第二短托杆位于同侧且第二长托杆低于第二短托杆;第一长托杆与第一短托杆之间的架体上枢接有第一翘板,两根长吊带的一端都固定于第二长托杆上,另一端跨过第一长托杆并分别固定于第一翘板的两侧;第二长托杆与第二短托杆之间的架体上枢接有第二翘板,两根短吊带的一端都固定于第一短托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纯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普洛代尔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