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锥度多棱可调钢锭模及其浇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232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锥度多棱可调钢锭模及其浇注方法,尤其是锭型为28‑37t的锭模,属于冶金行业钢锭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模身(1)、模底(7)和绝热板(8),模身(1)的锥度为10‑14%,模身(1)的高径比为1.45‑1.7,冒口比例14%‑14.18%,模身(1)的壁厚为350‑275mm,模身(1)的内壁为多棱形,多棱形的棱面为向模身(1)中心凸出的弧面;模底(7)设有模底凹槽(12)和与模底凹槽(12)相连通的模底水口(13);模身(1)固定在模底(7)上;绝热板(8)固定在模身(1)的上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避免锭身在凝固收缩过程中出现拉裂,而且能够改善钢锭内部质量,方便脱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锥度多棱可调钢锭模及其浇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锥度多棱可调钢锭模及其浇注方法,尤其是锭型为28-37t的锭模,属于冶金行业钢锭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最大可调锭型为28-37t锭型,其锭身锥度为6-8%左右,高径比1.73-2.22,锭身利用率85.16%。从计算机模拟分析情况看,在锥度和高径比基本相当的情况下,28-37t锭型中37t锭与20-27t锭型中27t锭对比,生产同一种材质,钢锭内部疏松及缩孔预测为1.6%和1.4%,37t锭表现出更严重的钢锭内部疏松及缩孔问题,因此,受锭型锥度及锭身利用率的限制,随着可调范围的增加,钢锭内部中心疏松级别也随着加大,影响钢锭锻后探伤合格率。另外,这种钢锭模,其锥度小,影响脱模,而且浇铸时,锭身在凝固收缩过程中容易出现拉裂,影响钢锭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锥度多棱可调钢锭模及其浇注方法,能够避免锭身在凝固收缩过程中出现拉裂,而且能够改善钢锭内部质量,方便脱模,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锥度多棱可调钢锭模,包含模身、模底和绝热板,模身的锥度为10-14%,模身的高径比为1.45-1.7,冒口比例14%-14.18%,模身的壁厚为350-275mm,模身的内壁为多棱形,多棱形的棱面为向模身中心凸出的弧面;所述模底设有模底凹槽和与模底凹槽相连通的模底水口;模身固定在模底上,模底水口的中心线和模身的中心线重叠在一起;绝热板固定在模身的上部。所述模身的锥度为13.4%,模身的高径比为1.45。所述底垫水口的直径为120-140mm。所述模身上设有模身吊耳,模底上设有模底吊耳。一种大锥度多棱可调钢锭模浇注方法,采用上述所限定的一种大锥度多棱可调钢锭模,浇注时,钢水通过模底水口进入模身,当钢水到达绝热板时完成浇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大钢锭锭身锥度,控制高径比,有效地改善钢锭内部质量,而且多棱型锭身在凝固时能够增加冷却面积,避免收缩过程中出现拉裂,提高钢锭表面质量,特别适用于38-47吨钢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模身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模身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模底剖视图;图4为绝热板主视图;图5为绝热板俯视图;图6为绝热板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装配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浇注过程示意图;图中:模身1、模身顶部2、模身吊耳3、模壁4、外壁5、内壁6、模底7、绝热板8、绝热板迎钢面9、绝热板背钢面10、模底吊耳11、模底凹槽12、模底水口13、中注管14、底板1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8,一种大锥度多棱可调钢锭模,包含模身1、模底7和绝热板8,模身1的锥度为10-14%,模身1的高径比为1.45-1.7,冒口比例14%-14.18%,模身1的壁厚为350-275mm,模身1的内壁为多棱形,多棱形的棱面为向模身1中心凸出的弧面;所述模底7设有模底凹槽12和与模底凹槽12相连通的模底水口13;模身1固定在模底7上,模底水口13的中心线和模身1的中心线重叠在一起;绝热板8固定在模身1的上部。在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1-7,模身1的锥度为锭模上口内径D-锭底下口内径d)/锭身高度h,模身1的高径比为H/(d+D)*2,其中,d=1400mm,D=1700mm,H=3400,h=2250,经计算,模身1的锥度为13.4%,模身1的高径比为1.45,冒口比例14%-14.18%。模身1的壁厚为350-275mm,锭模大面半径(钢锭模内内凹弧面)为280340mm,多棱形的棱面弧形半径为35mm(棱处圆角半径),底垫水口13的直径为120-140mm,适用于38-47吨锭型。装配时,将绝热板8从模身顶部2上面安装,紧贴模身1的内壁安放一圈,绝热板8的安装为本领域常规安装方法,不同锭型,绝热板8的安装高度不同。绝热板装配完毕后,将模身1安装到模底7上,使模底水口13的中心线和模身1的中心线重叠在一起,装配如附图7所示。参照附图8,浇注时,将中注管14和模底7事先坐在底板15上,其中中注管14和底板15是本领域常用的浇注件,钢锭浇注时,钢水沿图8箭头方向经中注管14,流经底板15,并从模底水口13进入到模身1,当钢水上升到工艺要求高度后停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锥度多棱可调钢锭模,其特征在于:包含模身(1)、模底(7)和绝热板(8),模身(1)的锥度为10-14%,模身(1)的高径比为1.45-1.7,冒口比例14%-14.18%,模身(1)的壁厚为350-275mm,模身(1)的内壁为多棱形,多棱形的棱面为向模身(1)中心凸出的弧面;所述模底(7)设有模底凹槽(12)和与模底凹槽(12)相连通的模底水口(13);模身(1)固定在模底(7)上,模底水口(13)的中心线和模身(1)的中心线重叠在一起;绝热板(8)固定在模身(1)的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锥度多棱可调钢锭模,其特征在于:包含模身(1)、模底(7)和绝热板(8),模身(1)的锥度为10-14%,模身(1)的高径比为1.45-1.7,冒口比例14%-14.18%,模身(1)的壁厚为350-275mm,模身(1)的内壁为多棱形,多棱形的棱面为向模身(1)中心凸出的弧面;所述模底(7)设有模底凹槽(12)和与模底凹槽(12)相连通的模底水口(13);模身(1)固定在模底(7)上,模底水口(13)的中心线和模身(1)的中心线重叠在一起;绝热板(8)固定在模身(1)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锥度多棱可调钢锭模,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福顺张玉亭宋平张志强赵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石钢京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