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琼专利>正文

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21944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涉及手术装置技术领域。该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包括手术装置、搭手装置、调节装置和固定装置,手术装置包括桌板、桌腿和缺口一,桌板的下表面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桌腿,桌腿的数量为四个,桌板的右端开设有缺口一,桌板的左端开设有缺口二,桌板的上表面前后均开设有圆孔一,圆孔一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轴承一,桌板的右表面前后均固定开设有圆孔二,圆孔二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圆孔二分别位于缺口一的前后两侧,桌板的上表面左端开设有滑槽一和滑槽二,滑槽一位于缺口二的前方,该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减少了医生在手术时的疲劳度,帮助手术更加方便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装置
,具体为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
技术介绍
“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鼻颅底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都并没有很好的考虑到医生的情况,医生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由于需要一直进行各项的准备和治疗操作,导致医生在进行手术的时候手部可能会过于劳累,导致在手术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影响手术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包括手术装置、搭手装置、调节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手术装置包括桌板、桌腿和缺口一,所述桌板的下表面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桌腿,所述桌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桌板的右端开设有缺口一,所述桌板的左端开设有缺口二,所述桌板的上表面前后均开设有圆孔一,所述圆孔一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轴承一,所述桌板的右表面前后均固定开设有圆孔二,所述圆孔二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圆孔二分别位于缺口一的前后两侧,所述桌板的上表面左端开设有滑槽一和滑槽二,所述滑槽一位于缺口二的前方,所述滑槽二位于缺口二的后方。<br>所述圆孔一的上方设置有搭手装置,所述搭手装置包括搭手板、转柱一和轴承二,所述搭手板的形状为弧形,所述搭手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柱一,所述转柱一的下方设置有轴承二,所述轴承二的内圈固定连接转柱一,所述轴承二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转柱二,所述转柱二的下端开设有铰链口。所述铰链口的下方设置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旋转轴固定连接在铰链口的内壁上,所述活动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活动柱的下方设置有套柱,所述套柱的上表面开设有上孔,所述上孔套接在活动柱的下端外侧。所述套柱的前侧开设有竖槽,所述竖槽的前方设置有L型杆,所述L型杆接近套柱的那一端插入竖槽的内部,所述竖槽与L型杆适配,所述L型杆在远离竖槽的那一端固定连接在桌板上,所述套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弹簧的下端,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搭手装置的下方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螺纹柱、齿轮一和齿轮二,所述螺纹柱的上端插入螺纹孔的内部,所述螺纹柱与螺纹孔适配,所述螺纹柱与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的外侧下部套接在轴承一的内圈上,所述螺纹柱与轴承一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处于桌板的内部。优选的,所述齿轮一的下方设置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处于桌板的内部,所述齿轮二与齿轮一啮合,所述齿轮二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右端穿过圆孔二,所述调节杆与圆孔二适配,所述调节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处于桌板的外部。优选的,所述缺口二的上方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圆环垫、卡夹一和卡夹二,所述圆环垫的下方设置有卡夹一和卡夹二,所述卡夹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圆环垫上,所述卡夹二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与卡夹一正对,所述环槽与卡夹一适配。优选的,所述卡夹一的前方设置有L型滑柱一,所述L型滑柱一的下端插入滑槽一的内部,所述L型滑柱一与滑槽一适配,所述L型滑柱一在远离滑槽一的那端套接有转动把手一,所述L型滑柱一与转动把手一适配,所述转动把手一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卡夹一上,所述卡夹二的后方设置有L型滑柱二,所述L型滑柱二的下端插入滑槽二内部,所述L型滑柱二与滑槽二适配,所述L型滑柱二在远离滑槽二的那端内部套接有转动把手二,所述转动把手二与L型滑柱二适配,所述转动把手二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卡夹二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通过搭手装置的存在,使得医生在进行手术的时候可以将手肘部位放置于搭手板上,而且通过轴承二、旋转柱和弹簧的设计,使得医生将手肘部位放置于搭手板上后,还可以轻松的进行更方位的移动,减少了医生在手术时的疲劳度,帮助手术更加方便的进行。(2)、该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通过调节装置的设计,旋转把手可以带动齿轮二的旋转,由于齿轮二与齿轮一啮合,使得螺纹柱旋转,又因为螺纹柱与转柱二通过螺纹连接,螺纹柱的旋转会带动套柱沿着竖槽与L型杆发生相对移动,从而调整整个搭手装置的上升或者下降,使得搭手装置的高度可以适配与不同的医生使用,提高了装置的整体适配性。(3)、该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通过圆环垫的下方设置有卡夹一和卡夹二,卡夹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圆环垫上,卡夹二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环槽,卡夹一和卡夹二的存在便于固定住患者的颈部,当患者在进行手术的时候可以不用始终依靠着自生的力气去稳定住头部,而是通过卡夹一和卡夹二的夹持以及圆环垫的托举完成,让病人在手术的过程中的舒适度提高。(4)、该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通过L型滑柱一的下端插入滑槽一的内部,L型滑柱一与滑槽一适配,L型滑柱一在远离滑槽一的那端套接有转动把手一,转动把手一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卡夹一上,L型滑柱二的下端插入滑槽二内部,L型滑柱二在远离滑槽二的那端内部套接有转动把手二,转动把手二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卡夹二上,旋转转动把手一和转动把手二可以使得卡夹一和卡夹二发生旋转,将卡夹一和卡夹二旋转,使得病人需要手术的部位可以更加清晰的被医生所看清,清晰的视野可以帮助医生更好的进行手术,提高手术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搭手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桌板和调节装置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卡夹连接示意图。图中:1手术装置、101桌板、102桌腿、103缺口一、104缺口二、105圆孔一、106轴承一、107圆孔二、108滑槽一、109滑槽二、2搭手装置、201搭手板、202转柱一、203轴承二、204转柱二、205铰链口、206活动柱、207旋转柱、208弹簧、209套柱、210上孔、211竖槽、212L型杆、213底板、214螺纹孔、3调节装置、301螺纹柱、302齿轮一、303齿轮二、304调节杆、305把手、4固定装置、401圆环垫、402卡夹一、403卡夹二、404环槽、405L型滑柱一、406转动把手一、407L型滑柱二、408转动把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包括手术装置1、搭手装置2、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包括手术装置(1)、搭手装置(2)、调节装置(3)和固定装置(4),所述手术装置(1)包括桌板(101)、桌腿(102)和缺口一(103),所述桌板(101)的下表面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桌腿(102),所述桌腿(102)的数量为四个,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101)的右端开设有缺口一(103),所述桌板(101)的左端开设有缺口二(104),所述桌板(101)的上表面前后均开设有圆孔一(105),所述圆孔一(105)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轴承一(106),所述桌板(101)的右表面前后均固定开设有圆孔二(107),所述圆孔二(10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圆孔二(107)分别位于缺口一(103)的前后两侧,所述桌板(101)的上表面左端开设有滑槽一(108)和滑槽二(109),所述滑槽一(108)位于缺口二(104)的前方,所述滑槽二(109)位于缺口二(104)的后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包括手术装置(1)、搭手装置(2)、调节装置(3)和固定装置(4),所述手术装置(1)包括桌板(101)、桌腿(102)和缺口一(103),所述桌板(101)的下表面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桌腿(102),所述桌腿(102)的数量为四个,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101)的右端开设有缺口一(103),所述桌板(101)的左端开设有缺口二(104),所述桌板(101)的上表面前后均开设有圆孔一(105),所述圆孔一(105)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轴承一(106),所述桌板(101)的右表面前后均固定开设有圆孔二(107),所述圆孔二(10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圆孔二(107)分别位于缺口一(103)的前后两侧,所述桌板(101)的上表面左端开设有滑槽一(108)和滑槽二(109),所述滑槽一(108)位于缺口二(104)的前方,所述滑槽二(109)位于缺口二(104)的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一(105)的上方设置有搭手装置(2),所述搭手装置(2)包括搭手板(201)、转柱一(202)和轴承二(203),所述搭手板(201)的形状为弧形,所述搭手板(2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柱一(202),所述转柱一(202)的下方设置有轴承二(203),所述轴承二(203)的内圈固定连接转柱一(202),所述轴承二(203)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转柱二(204),所述转柱二(204)的下端开设有铰链口(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口(205)的下方设置有活动柱(206),所述活动柱(20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柱(207),所述旋转柱(207)的旋转轴固定连接在铰链口(205)的内壁上,所述活动柱(20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208),所述活动柱(206)的下方设置有套柱(209),所述套柱(209)的上表面开设有上孔(210),所述上孔(210)套接在活动柱(206)的下端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柱(209)的前侧开设有竖槽(211),所述竖槽(211)的前方设置有L型杆(212),所述L型杆(212)接近套柱(209)的那一端插入竖槽(211)的内部,所述竖槽(211)与L型杆(212)适配,所述L型杆(212)在远离竖槽(211)的那一端固定连接在桌板(101)上,所述套柱(20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213),所述底板(2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弹簧(208)的下端,所述底板(213)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螺纹孔(2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琼党金军
申请(专利权)人:吴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