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巍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可升降脚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82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可升降脚踏装置,其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底板、支撑板和调节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竖直设置有若干支柱,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支柱相对应的过孔,所述支柱底端固设有支座,所述支柱在底板和支撑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底板底部设有若干万向轮;所述支撑板和调节板之间设有若干可伸缩杆,所述支撑板和调节板之间设有升降装置;所述调节板上卡设有鞋子。当医护人员的脚穿到鞋子里之后,在人体重力下,所述支座会克服弹簧弹力,被压到地面上;当医护人员的脚从鞋子上松开之后,所述支撑板在弹簧作用下上升,所述支柱底端离开地面,此时医护人员通过控制脚的移动可以拖动所述脚踏装置进行移动,所述万向轮的设置减小了移动所受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可升降脚踏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可升降脚踏装置。
技术介绍
医院在进行手术时,医护人员经常需要踩到具有一定高度的脚踏板上,在移动位置时,需要将脚踏板位置进行移动后人再站上去,位置调节不方便,而且脚踏板的高低无法进行调节。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移动、高低可调的医用可升降脚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移动、高低可调的医用可升降脚踏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可升降脚踏装置,其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底板、支撑板和调节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竖直设置有若干支柱,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支柱相对应的过孔,所述支柱底端固设有支座,所述支柱在所述底板和支撑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底板底部设有若干万向轮;所述支撑板和调节板之间设有若干可伸缩杆,所述支撑板和调节板之间设有升降装置;所述调节板上卡设有鞋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柱设有四个,所述支座螺接于所述支柱底端且所述支座尺寸大于所述过孔尺寸。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座底部固设有防滑垫。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自由状态下,在所述弹簧作用下,所述支座不与地面接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伸缩杆为阻尼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装置为风琴式气囊,所述风琴式气囊上设有充气孔,所述风琴式气囊上设有手动放气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装置为剪式千斤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鞋子底部设有滑块,所述调节板上表面设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一端开口一端封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鞋子为拖鞋,所述拖鞋上设有后跟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医用可升降脚踏装置,所述底板底部均匀设置有四个万向轮,方便装置的移动,当医护人员的脚穿到所述鞋子里之后,在人体重力下,所述支座会克服弹簧弹力,被压到地面上,所述支座增大了所述支柱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所述支座底部的防滑垫与地面紧密接触,增大摩擦力,使所述支柱能更稳定的支撑在地面上;当医护人员的脚从所述鞋子上松开之后,所述支撑板在弹簧作用下上升,所述支柱底端离开地面,此时医护人员通过控制脚的移动可以拖动所述脚踏装置进行移动,所述万向轮的设置大大减小了移动所受阻力。所述支撑板和调节板之间设置有可伸缩杆和升降装置,所述可伸缩杆起到导向作用,所述升降装置对所述支撑板和调节板之间间距进行调节,可以对所述脚踏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所述可伸缩杆采用阻尼杆,可以避免所述升降装置发生故障后,所述调节板突然急速下滑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主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板、1-1过孔、2支撑板、3调节板、3-1滑槽、4鞋子、4-1滑块、4-2后跟带、5支柱、6支座、7防滑垫、8弹簧、9可伸缩杆、10升降装置、10-1充气孔、10-2手动放气阀、11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4所示的一种医用可升降脚踏装置,其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底板1、支撑板2和调节板3,所述支撑板2底部竖直设置有若干支柱5,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柱5设置有四个,均匀分布,位于所述支撑板2边缘处,所述底板1上设有与所述支柱5相对应的四个过孔1-1,所述支柱5从所述过孔1-1穿过,所述支柱5底端固设有支座6,所述支柱5在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之间设有弹簧8,所述底板1底部设有若干万向轮11。所述支座6螺接于所述支柱5底端且所述支座6尺寸大于所述过孔1-1尺寸,防止所述支座6从过孔1-1穿出,所述支座6增大了所述支柱5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所述支座6底部固设有防滑垫7,所述防滑垫7与地面紧密接触,增大摩擦力,使所述支柱5能更稳定的支撑在地面上。所述底板1底部均匀设置有四个万向轮11,方便装置的移动,自由状态下,在所述弹簧8作用下,所述支座6不与地面接触,当医护人员的脚穿到所述鞋子4里之后,在人体重力下,所述支座6会克服弹簧8弹力,被压到地面上;当医护人员的脚从所述鞋子4上松开之后,所述支撑板2在弹簧8作用下上升,所述支柱5底端离开地面,此时医护人员通过控制脚的移动可以拖动所述脚踏装置进行移动,所述万向轮11的设置大大减小了所述脚踏装置移动所受阻力。所述支撑板2和调节板3之间均匀设有四个可伸缩杆9,所述可伸缩杆9位于所述支撑板2和调节板3边缘位置,所述支撑板2和调节板3之间设有升降装置10,所述升降装置10位于四个所述可伸缩杆9之间。所述可伸缩杆9起到导向连接作用,所述升降装置10对所述支撑板2和调节板3之间间距进行调节,可以对所述脚踏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所述可伸缩杆9采用阻尼杆,可以避免所述升降装置10发生故障后,所述调节板3突然急速下滑情况的发生。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升降装置10为风琴式气囊(如图1),所述风琴式气囊上下表面分别与所述支撑板2和调节板3相对面贴合粘结在一起,所述风琴式气囊上设有充气孔10-1,所述充气孔10-1处设有气门芯,通过对所述风琴式气囊的充气孔10-1充气可对风琴式气囊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所述脚踏装置高度进行预上升调节,调高到最大高度;所述风琴式气囊上设有手动放气阀10-2,医护人员通过所述手动放气阀10-2可进行放气,调低所述脚踏装置的高度,将所述脚踏装置高度调节到手术时需要的高度。此时为了方便充气,气源设置在手术室内固定位置,进行充放气作业,或者通过手术室里的辅助人员根据需要进行充气。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升降装置10为剪式千斤顶(如图4),类似于汽车上配备的便携式千斤顶,可以通过手动来实现升降,可实时进行高低调节。所述调节板3上卡设有鞋子4。所述鞋子4底部设有滑块4-1,所述调节板3上表面设有与所述滑块4-1相匹配的滑槽3-1,所述滑槽3-1和滑块4-1设有两组,所述滑槽3-1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既实现了鞋子4往所述调节板3上的卡入,又防止鞋子4在医护人员脚的带动下从调节板3上脱出。本实施例中,所述鞋子4为拖鞋,所述拖鞋上设有后跟带4-2,方便医护人员的穿戴和控制所述脚踏装置移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可升降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底板(1)、支撑板(2)和调节板(3),所述支撑板(2)底部竖直设置有若干支柱(5),所述底板(1)上设有与所述支柱(5)相对应的过孔(1-1),所述支柱(5)底端固设有支座(6),所述支柱(5)在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之间设有弹簧(8),所述底板(1)底部设有若干万向轮(11);/n所述支撑板(2)和调节板(3)之间设有若干可伸缩杆(9),所述支撑板(2)和调节板(3)之间设有升降装置(10);/n所述调节板(3)上卡设有鞋子(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可升降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底板(1)、支撑板(2)和调节板(3),所述支撑板(2)底部竖直设置有若干支柱(5),所述底板(1)上设有与所述支柱(5)相对应的过孔(1-1),所述支柱(5)底端固设有支座(6),所述支柱(5)在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之间设有弹簧(8),所述底板(1)底部设有若干万向轮(11);
所述支撑板(2)和调节板(3)之间设有若干可伸缩杆(9),所述支撑板(2)和调节板(3)之间设有升降装置(10);
所述调节板(3)上卡设有鞋子(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可升降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5)设有四个,所述支座(6)螺接于所述支柱(5)底端且所述支座(6)尺寸大于所述过孔(1-1)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可升降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6)底部固设有防滑垫(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巍许志娟
申请(专利权)人:郝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