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昭麟专利>正文

拔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2194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拔牙装置,包括一包括一第一钳臂及一第二钳臂的钳制组件、一包括一连动臂及一抵持勾部的撬动组件、二个界定于该第二钳臂一端的第一缓冲件、一形成于该些第一缓冲件之间的第一间隔部、及一界定于该第二钳臂一端且位于该第一间隔部一侧的第二缓冲件。采用上述结构,牙科医师在拔牙时,先以一牙齿固定件锁固或夹持于第一牙齿上,接着,利用第一缓冲件或第二缓冲件抵持于第二牙齿作为施力支点,并使抵持勾部抵持或卡勾于牙齿固定件一侧,最后以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的相互摆动,使连动臂带动抵持勾部,而得以微创方式,减少拔牙时周围组织的破坏损伤,并用利用最少的工具,轻松省力的拔除第一牙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拔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拔牙装置,尤指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利用微创方式,减少拔牙时周围组织的破坏损伤,亦可减少使用工具、节省拔牙力量的拔牙装置。
技术介绍
拔牙术在牙医学中系指从口腔中去除牙齿的手术,通常会在术前给予口腔实施局部麻醉。常见的拔牙方式为钳拔法,其系在残存足够牙冠部位的情况下施行:用牙科钳固定牙冠进行摇动、旋扭,破坏牙根与齿槽骨的结合,然后将牙齿牵引拔除,对于位置困难的牙齿,可以用拔牙挺撬、挺推、楔等方法拔除,或将要拔除的牙齿切成若干部分分别拔除,而对于藏在牙肉下、萌发不良的牙齿、或残存牙根,则要以手术方式分开牙肉甚至磨开骨头,暴露后再用拔牙器械拔除。上述拔牙过程使用器械相当繁琐,且大多操作手段产生的声音或疼痛感,会造成患者的恐慌,使多数患者在医术发达的现代,仍对拔牙有一定程度的恐惧。如中国专利CN1735386A「拔出牙根的方法和装置」的拔牙器械,主要利用钉(如根管螺丝)固定于牙根中,并启动张力装置(如钢索),利用电动或转动的方式,沿着牙根的轴向牵引拔出。虽然号称可利用简单的操作对牙根施加较大的牵引力而不需要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拔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钳制组件,该钳制组件包括一第一钳臂、及一枢设于该第一钳臂上的第二钳臂;/n一形成于该第一钳臂一端的撬动组件,且该撬动组件包括一形成于该第一钳臂一端的连动臂、及一形成于该连动臂一端的抵持勾部,与一牙齿固定件配合动作,以拔除一第一牙齿;/n二个界定于该第二钳臂一端的第一缓冲件,抵持于复数个第二牙齿,以作为该撬动组件的施力支点;/n一形成于各第一缓冲件之间的第一间隔部,且该撬动组件活动于该第一间隔部内;及/n一界定于该第二钳臂一端且位于该第一间隔部一侧的第二缓冲件,抵持于该第二牙齿,以作为该撬动组件的施力支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拔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钳制组件,该钳制组件包括一第一钳臂、及一枢设于该第一钳臂上的第二钳臂;
一形成于该第一钳臂一端的撬动组件,且该撬动组件包括一形成于该第一钳臂一端的连动臂、及一形成于该连动臂一端的抵持勾部,与一牙齿固定件配合动作,以拔除一第一牙齿;
二个界定于该第二钳臂一端的第一缓冲件,抵持于复数个第二牙齿,以作为该撬动组件的施力支点;
一形成于各第一缓冲件之间的第一间隔部,且该撬动组件活动于该第一间隔部内;及
一界定于该第二钳臂一端且位于该第一间隔部一侧的第二缓冲件,抵持于该第二牙齿,以作为该撬动组件的施力支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钳臂上具有复数个第一缓冲对接部,且各第一缓冲件及第二缓冲件上分别具有一与各第一缓冲对接部对应结合的第二缓冲对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拔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缓冲件具有一臂展延伸部、及二个分别设于该臂展延伸部相异侧的缓冲部,且该二个缓冲部间形成有一宽度大于该第一间隔部的第二间隔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牙装置,其特征在于,钳制组件具有一连接该第一钳臂及该第二钳臂的弹性组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钳臂及该第二钳臂背离该撬动组件一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力臂对接部,且各第一力臂对接部上分别设有一力臂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昭麟
申请(专利权)人:刘昭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