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动调整的麻醉科麻醉医师用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辅助
,具体为可自动调整的麻醉科麻醉医师用座椅。
技术介绍
在麻醉医师进行麻醉手术时,为了方便麻醉医师调节操作位置和减少体力消耗,通常会在麻醉室内设置座椅来供麻醉医师使用。现有专利号CN105853127A提出了一种智能外科手术椅,具有满足操作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不同体位时的舒适性的好处,但是其体型庞大且未设置移动机构,导致在使用中的位置较为固定,无法轻松的顺应使用要求调整座椅位置,且在手术前对其消毒的步骤也会因其体积和形状增加了难度和时间耗费。现有专利号CN102512011A提出了一种人体工学椅,起到对人体的腰椎起到有效的承托作用的好处,但是其利用滚轮作为移动机构,使用者仅能通过目测或手动来对滚轮的性能进行检测,检测效果差,难以对损坏的滚轮及时发现,而使用损坏的滚轮时,轻则卡死难以移动,重则在手术过程中脱落,导致使用者摔倒的意外发生。因此亟需可自动调整的麻醉科麻醉医师用座椅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 ...
【技术保护点】
1.可自动调整的麻醉科麻醉医师用座椅,包括底座(1)和转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支撑柱(1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座板(13),支撑柱(12)的顶面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4),伸缩杆(14)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有活塞A(15),活塞A(15)的底面中心固定连接有滑杆(16),滑杆(16)的外壁开设有螺旋槽(17),转筒(4)内壁设有套杆(18),套杆(18)与螺旋槽(17)内壁套接,支撑柱(12)的顶面内壁设有气孔(19);/n所述支撑柱(12)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切换筒(20),切换筒(20)左侧内壁的中心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套接有转杆A( ...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自动调整的麻醉科麻醉医师用座椅,包括底座(1)和转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支撑柱(1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座板(13),支撑柱(12)的顶面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4),伸缩杆(14)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有活塞A(15),活塞A(15)的底面中心固定连接有滑杆(16),滑杆(16)的外壁开设有螺旋槽(17),转筒(4)内壁设有套杆(18),套杆(18)与螺旋槽(17)内壁套接,支撑柱(12)的顶面内壁设有气孔(19);
所述支撑柱(12)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切换筒(20),切换筒(20)左侧内壁的中心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套接有转杆A(21),转杆A(2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筒(26),转筒(26)的外壁剖切有圆环槽,转筒(26)上圆环槽内壁开设有环形槽且套接有转环(27),转筒(26)的左侧面开设有孔且孔内套接有连接管A(28),连接管A(28)的外壁套接有弹簧A(22),弹簧A(22)的两端分别与切换筒(20)和转筒(26)固定连接,转环(27)的顶面固定连接且连通有连接管B(30);
所述座板(1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坐垫(29),坐垫(29)内填充有空气,切换筒(20)的右侧面开设有两个插孔(23)且设有一个插柱(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调整的麻醉科麻醉医师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底座(1)底端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及右侧面均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承,四个转动轴承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连杆A(2),连杆A(2)位于底座(1)外部的一端底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3),转筒(4)的底面中心固定连接有中心轴(5),中心轴(5)下部分的外壁两侧均设有矩形凸起,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套环A(6),套环A(6)与中心轴(5)的上部分外壁呈套接关系,中心轴(5)下部分的外壁套接有套环B(7),套环B(7)的中心开设有一字孔且与中心轴(5)套接,套环B(7)的外壁与底座(1)的内壁呈套接关系,套环A(6)底面外沿开设有半球形凹槽(8),套环B(7)顶面对应半球形凹槽(8)的位置设有半球形凸起(9),套环A(6)采用磁铁材质,且套环B(7)受到套环A(6)的磁力吸引,套环B(7)的底面外沿设有扇形凸起(10),扇形凸起(10)的外壁设有齿槽且周长与锥形齿轮(11)的轴承一致,连杆A(2)位于底座(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11),且四个锥形齿轮(11)与扇形凸起(10)外壁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调整的麻醉科麻醉医师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筒(20)左侧内壁在对应插孔(23)和插柱(24)之间的位置均设有三棱柱凸起(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