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近场扫描装置的轨道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148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天线扫描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平面近场扫描装置的轨道移动装置,包括有轨道、活动车板、车体驱动机构、链轮支撑件、滚子链驱动机构、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链条和天线,车体驱动机构安装于活动车板的底部,车体驱动机构的工作端位于轨道的工作端,链轮支撑件对称安装于活动车板的顶部,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和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均位于链轮支撑件之间,并且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和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上下设置,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和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天线安装于链条上,该技术方案可以最终使天线实现横向的移动,可以最终使天线实现纵向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近场扫描装置的轨道移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天线扫描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平面近场扫描装置的轨道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微波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毫米波的广泛应用,对天线近场测试中的扫描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高精度定位的同时,实现速度的快速响应。由于毫米波的波长(λ)只有1-10mm,而平面近场扫描采样点间距要求满足≤λ/2采样率,因此,当扫描面积大的时候,需要获取大量、密集的采样数据,这就对天线的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平面近场扫描装置的轨道移动装置,可以实现X轴移动,Y轴移动,提高天线的扫描范围,从而保证天线的探测范围和探测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面近场扫描装置的轨道移动装置,该技术方案可以使天线实现横向的移动,同时使天线实现纵向的移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平面近场扫描装置的轨道移动装置,包括有轨道、活动车板、车体驱动机构、链轮支撑件、滚子链驱动机构、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链条和天线;车体驱动机构安装于活动车板的底部,车体驱动机构的工作端位于轨道的工作端,链轮支撑件对称安装于活动车板的顶部,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和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均位于链轮支撑件之间,并且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和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上下设置,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和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天线安装于链条上。优选的车体驱动机构包括有主动轮、从动轮和车轮驱动机构,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位于活动车板的底部,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与活动车板可转动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工作端均位于轨道的工作端,车轮驱动机构安装于活动车板的底部,并且车轮驱动机构的工作端与主动轮传动连接。优选的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结构一致,主动轮包括有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和连动杆,活动车板的底部设有连接件,连动杆贯穿连接件,并且连动杆与连接件可转动连接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分别位于连动杆的两端,并且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均与连动杆固定连接。优选的车轮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同步带,第一伺服电机位于活动车板的底部,并且第一伺服电机与活动车板固定连接,第一同步轮位于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并且第一同步轮与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同步轮位于套设于连动杆上,并且第二同步轮与连动杆固定连接,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同步连接。优选的滚子链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二伺服电机、蜗杆、蜗轮、连接块和第一轴承,第二伺服电机位于活动车板的顶部,第二伺服电机与活动车板固定连接,蜗杆的一端安装于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活动车板的顶部,蜗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与连接块可转动连接,蜗轮安装于第一链轮从动组件的受力端,并且蜗轮与蜗杆啮合。优选的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和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的结构一致,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包括有传动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二轴承,传动杆的两端均通过第二轴承与链轮支撑件可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安装于传动杆上,并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沿传动杆的径向面对称设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首线车体驱动机构开始工作,车体驱动机构的工作端开始转动,车体驱动机构的工作端沿轨道的工作方向进行横向移动,车体驱动机构进行移动的同时带动活动车板一同移动,活动车板受力后带动链轮支撑件、滚子链驱动机构、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链条和天线随之移动,滚子链驱动机构开始工作滚子链驱动机构的工作端开始工作,滚子链驱动机构的工作端带动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进行转动,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转动通过链条带动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一同转动,就这样链条在沿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和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的工作方向进行移动的时候带动天线随之一同纵向移动;1、通过活动车板和车体驱动机构的设置,可以使天线实现横向的移动;2、通过链轮支撑件、滚子链驱动机构、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和链条的设置,可以使天线实现纵向的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平面近场扫描装置的轨道移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平面近场扫描装置的轨道移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平面近场扫描装置的轨道移动装置的活动车板和车体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平面近场扫描装置的轨道移动装置的活动车板和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平面近场扫描装置的轨道移动装置的链轮支撑件、滚子链驱动机构、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链条和活动车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平面近场扫描装置的轨道移动装置的滚子链驱动机构、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链条和活动车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轨道;2、活动车板;2a、连接件;3、车体驱动机构;3a、主动轮;3a1、第一车轮;3a2、第二车轮;3a3、连动杆;3b、从动轮;3c、车轮驱动机构;3c1、第一伺服电机;3c2、第一同步轮;3c3、第二同步轮;3c4、同步带;4、链轮支撑件;5、滚子链驱动机构;5a、第二伺服电机;5b、蜗杆;5c、涡轮;5d、连接块;5e、第一轴承;6、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6a、传动杆;6b、第一齿轮;6c、第二齿轮;6d、第二轴承;7、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8、链条;9、天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照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平面近场扫描装置的轨道移动装置,包括有轨道1、活动车板2、车体驱动机构3、链轮支撑件4、滚子链驱动机构5、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6、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7、链条8和天线9;车体驱动机构3安装于活动车板2的底部,车体驱动机构3的工作端位于轨道1的工作端,链轮支撑件4对称安装于活动车板2的顶部,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6和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7均位于链轮支撑件4之间,并且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6和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7上下设置,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6和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7之间通过链条8传动连接,天线9安装于链条8上;首线车体驱动机构3开始工作,车体驱动机构3的工作端开始转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近场扫描装置的轨道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轨道(1)、活动车板(2)、车体驱动机构(3)、链轮支撑件(4)、滚子链驱动机构(5)、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6)、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7)、链条(8)和天线(9);/n车体驱动机构(3)安装于活动车板(2)的底部,车体驱动机构(3)的工作端位于轨道(1)的工作端,链轮支撑件(4)对称安装于活动车板(2)的顶部,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6)和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7)均位于链轮支撑件(4)之间,并且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6)和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7)上下设置,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6)和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7)之间通过链条(8)传动连接,天线(9)安装于链条(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近场扫描装置的轨道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轨道(1)、活动车板(2)、车体驱动机构(3)、链轮支撑件(4)、滚子链驱动机构(5)、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6)、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7)、链条(8)和天线(9);
车体驱动机构(3)安装于活动车板(2)的底部,车体驱动机构(3)的工作端位于轨道(1)的工作端,链轮支撑件(4)对称安装于活动车板(2)的顶部,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6)和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7)均位于链轮支撑件(4)之间,并且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6)和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7)上下设置,第一滚子链从动组件(6)和第二滚子链从动组件(7)之间通过链条(8)传动连接,天线(9)安装于链条(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近场扫描装置的轨道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车体驱动机构(3)包括有主动轮(3a)、从动轮(3b)和车轮驱动机构(3c),主动轮(3a)和从动轮(3b)均位于活动车板(2)的底部,主动轮(3a)和从动轮(3b)均与活动车板(2)可转动连接,主动轮(3a)和从动轮(3b)的工作端均位于轨道(1)的工作端,车轮驱动机构(3c)安装于活动车板(2)的底部,并且车轮驱动机构(3c)的工作端与主动轮(3a)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面近场扫描装置的轨道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轮(3a)和从动轮(3b)的结构一致,主动轮(3a)包括有第一车轮(3a1)、第二车轮(3a2)和连动杆(3a3),活动车板(2)的底部设有连接件(2a),连动杆(3a3)贯穿连接件(2a),并且连动杆(3a3)与连接件(2a)可转动连接第一车轮(3a1)和第二车轮(3a2)分别位于连动杆(3a3)的两端,并且第一车轮(3a1)和第二车轮(3a2)均与连动杆(3a3)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利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睿腾万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