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反射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43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4
车辆用反射镜(1)具备利用第一偏振光来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部(20)和配置于图像显示部(20)的图像输出侧的反射镜部(30),反射镜部(30)例如从图像显示部(20)侧依次具备:使第一偏振光透过并反射第二偏振光的第一偏光板(31);控制光的偏振状态的偏振光控制部(33);以及使第一偏振光透过并吸收第二偏振光的第二偏光板(35),偏振光控制部(33)具备:液晶层(33A)、设置于液晶层(33A)的第一偏光板(31)侧的第一电极部(33B)、以及设置于液晶层(33A)的第二偏光板(35)侧的第二电极部(33C),第一电极部(33B)和第二电极部(33C)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极部由多个区域电极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反射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反射镜。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车辆用的反射镜装置,是具备能够视觉确认车辆后方的反射镜功能与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功能的电子反射镜。具体而言,反射镜装置从被驾驶员视觉确认的表面侧依次具有半透半反镜、显示面板。而且,反射镜装置还具有设置于比半透半反镜靠上侧的位置的第一光量传感器,利用适应的同时进行对比的人类眼睛的特性,为了防止驾驶员因后续车辆的头灯的反射光眩晕,在被第一光量传感器检测出的外部光的光量为预定的第一阈值以上时,点亮显示面板的背光灯,以此实现防眩功能。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能够切换图像显示状态与镜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射出用于显示所希望的图像的图像光的图像显示部;以及重叠地配置于图像显示部的能够切换成使图像光透过的图像透过状态与反射外部光的镜状态的镜功能部,该镜功能部包含从图像显示部侧依次配置的反射型偏振光选择机构、透过偏振光轴可变机构、吸收型偏振光选择机构,反射型偏振光选择机构使预先决定的偏振光轴的第一偏振光透过,并反射偏振光轴与第一偏振光交叉的第二偏振光,透过偏振光轴可变机构能够切换成使入射的第一偏振光向第二偏振光变化并使其透过的状态与不使入射的光的偏振光轴变化而使其透过的状态,吸收型偏振光选择机构使第一偏振光以及第二偏振光中的一方透过并吸收另一方,图像显示部具备使第一偏振光透过并吸收第二偏振光的图像光用偏振光选择机构,将透过了图像光用偏振光选择机构的第一偏振光作为图像光射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br>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4780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18374号公报然而,在半透半反镜的反射率以及透过率成为50%的情况下,半透半反镜具有不仅针对从表面侧朝向半透半反镜的光、还针对从背面侧朝向半透半反镜的光也以反射率50%进行反射的特性。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存在如下的问题:显示于显示面板的图像光(包含由照相机拍摄的预览图像)中的一半左右的光量被半透半反镜向显示面板侧反射,驾驶员经由半透半反镜观察到的图像光的光量成为显示于显示面板的图像光的一半左右,因此成为昏暗的图像。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考虑不使用半透半反镜那样的部件,若将专利文献1的电子反射镜的结构置换成专利文献2的结构,则能够避免图像变昏暗的问题。而且,推察为在专利文献2的结构的能够切换成使图像光透过的图像透过状态与反射外部光的镜状态的镜功能部中,通过调整使透过偏振光轴可变机构的光的偏振光轴变化的量,能够进行被反射型偏振光选择机构反射的光量的调节,因此预料到即便在将专利文献1的结构置换成专利文献2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防眩功能。但是,在将专利文献1的结构置换成专利文献2的结构的情况下,若调整使透过偏振光轴可变机构的光的偏振光轴变化的量,则能够从图像显示部侧透过镜功能部的光量也与之对应地变化。据此,若作为具有防眩功能的反射镜,使其大致整体发挥功能,同时若考虑在该反射镜内的一部分的区域显示图像显示部的图像(例如,由照相机等拍摄的预览图像等)的情况,则每当调整使透过偏振光轴可变机构的光的偏振光轴变化的量,便产生图像的亮度变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对此,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反射镜,在作为具有防眩功能的反射镜而使其大致整体发挥功能,同时即便在该反射镜内的一部分例如显示照相机等拍摄的图像(预览图像等)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图像的亮度变化。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用反射镜,能够显示图像,该车辆用反射镜具备利用第一偏振光来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部和配置于上述图像显示部的图像输出侧的反射镜部,上述反射镜部从上述图像显示部侧依次具备使上述第一偏振光和第二偏振光中的任一方的光透过并反射剩余的另一方的光的第一偏光板、控制光的偏振状态的偏振光控制部、以及使上述第一偏振光透过并吸收上述第二偏振光的第二偏光板,上述偏振光控制部具备液晶层、设置于上述液晶层的上述第一偏光板侧的第一电极部、以及设置于上述液晶层的上述第二偏光板侧的第二电极部,上述第一电极部和上述第二电极部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极部由多个区域电极形成。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公开,能够获得一种车辆用反射镜,在作为具有防眩功能的反射镜而使其大致整体发挥功能,同时即便在该反射镜内的一部分例如显示照相机等拍摄的图像(预览图像等)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图像的亮度变化。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反射镜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A-A线剖面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图1的B-B线剖面的示意图。图4是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反射镜整体为反射镜状态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图5是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反射镜整体为照相机状态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图6是总结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表。图7是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施加的电压的控制方法的第一例进行说明的图。图8是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施加的电压的控制方法的第二例进行说明的图。图9是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施加的电压的控制方法的第三例进行说明的图。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反射镜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图10的C-C线剖面的示意图。图12是总结第二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表。图13是用于对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反射镜进行说明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根据实施方式的说明的整体,对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编号或者附图标记。(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反射镜1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A-A线剖面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图1的B-B线剖面的示意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辆用反射镜1示出了设置于车内的后视镜,但也可以是设置于车外的车门反射镜等。另外,如后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车辆搭载车载照相机1以及车载照相机2。如图2以及图3所示,车辆用反射镜1具备壳体10、以关闭壳体10的开口部10A的方式被安装的透明的罩11、收容于壳体10内的图像显示部20、配置于图像显示部20的图像输出侧(图2以及图3的上侧)并收容于壳体10内的反射镜部30。(壳体10)壳体10是收容以下说明各部件并形成车辆用反射镜1的外观的部分。而且,在图2以及图3中,将壳体10描绘为一体式的部件,但壳体10不必限定为一体式,出于成型方面的观点、收容图像显示部20以及反射镜部30的观点,也能够分离成多个部分。(图像显示部20)图像显示部20是显示设置于车辆的后侧的车载照相机1以及车载照相机2的影像(预览图像)等的部分,且是所谓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具有能够向图像输出侧(图2以及图3的上侧)输出图像的开口部21A的外壳21、配置于外壳21内并设置于外壳21的底部侧(图2以及图3的下侧)的控制基板22、以及配置于外壳21内并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反射镜,该车辆用反射镜能够显示图像,/n其特征在于,/n所述车辆用反射镜具备:/n利用第一偏振光来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部;以及/n配置于所述图像显示部的图像输出侧的反射镜部,/n所述反射镜部从所述图像显示部侧依次具备:/n使所述第一偏振光和第二偏振光中的任一方的光透过并反射剩余的另一方的光的第一偏光板;/n控制光的偏振状态的偏振光控制部;以及/n使所述第一偏振光透过并吸收所述第二偏振光的第二偏光板,/n所述偏振光控制部具备:/n液晶层;/n设置于所述液晶层的所述第一偏光板侧的第一电极部;以及/n设置于所述液晶层的所述第二偏光板侧的第二电极部,/n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极部由多个区域电极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20 JP 2018-0813861.一种车辆用反射镜,该车辆用反射镜能够显示图像,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反射镜具备:
利用第一偏振光来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部;以及
配置于所述图像显示部的图像输出侧的反射镜部,
所述反射镜部从所述图像显示部侧依次具备:
使所述第一偏振光和第二偏振光中的任一方的光透过并反射剩余的另一方的光的第一偏光板;
控制光的偏振状态的偏振光控制部;以及
使所述第一偏振光透过并吸收所述第二偏振光的第二偏光板,
所述偏振光控制部具备:
液晶层;
设置于所述液晶层的所述第一偏光板侧的第一电极部;以及
设置于所述液晶层的所述第二偏光板侧的第二电极部,
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极部由多个区域电极形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米田诚之
申请(专利权)人: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