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凝胶/碳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1250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屏蔽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子凝胶/碳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电磁屏蔽领域的应用。本专利用离子凝胶作为固态基材,碳材料作为导电填料,制备了离子凝胶/碳材料复合材料。离子凝胶本身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离子液体极大的促进了碳材料的分散,避免了碳材料的团聚,提高了碳材料的填充效果,提高了电磁屏蔽效果。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制备的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子凝胶/碳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屏蔽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子凝胶/碳材料的电磁屏蔽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背景随着电子设备和通讯技术在生活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电磁波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已经渗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电磁波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而不返回场源,被称为电磁波辐射,超量无序的电磁辐射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被称为电磁污染。目前,无论是屏蔽外界电磁波的干扰,还是防止内部电磁信息的泄露,消除电磁污染最为有效的手段是实施电磁屏蔽措施。通常实现电磁屏蔽就是将导电或者导磁材料作为屏蔽体包围干扰源或者被保护对象。当电磁波传播到达屏蔽材料表面时,通常有3种不同机理进行衰减:(1)在入射表面由阻抗突变引起的电磁波的反射衰减(R);(2)未被反射而进入屏蔽体的电磁波被材料吸收的衰减(A);(3)在屏蔽体内部的多次反射衰减。一般来说,由表面反射衰减R产生的屏蔽作用需要屏蔽体具有在磁场中能自由移动的载流子。因此以该屏蔽机理为主的材料通常具备很好的导电性,例如银、铜、金等。而以吸收衰减A为主的屏蔽材料需要具备大量的电偶极子或磁偶极子,一般为具备适当介电常数、高磁导率及高电磁损耗的材料,常用的有高磁导率合金。复合材料类电磁屏蔽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通过将导电组分与聚合物组分进行共混制备得到。该材料往往表现出填料的特性,同时又具有聚合物的低密度,易加工,耐腐蚀等优势,并且可以根据屏蔽材料所应用的场景需求进行宽范围的导电填料选择和聚合物种类选择。目前,对于导电填料的选择大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纯金属填料、碳系填料、本征导电聚合物填料和复合型导电填料。碳纳米材料主要有碳纳米管、石墨烯、炭黑和碳纤维等,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电导率、低质量、优异的机械性能、高的电子迁移率和高的导热性。碳纳米材料各方面优异的性质使之成为各个研究领域的新宠,尤其是碳纳米管以及石墨烯近年来被大量应用于电磁屏蔽及吸波方向。对于碳纳米材料,它对电磁波的损耗主要是由极高的电导率造成的大量电导损耗,但是除此之外,它自身存在的晶格缺陷以及电场热运动等也能够造成电子散射,从而促进其对电磁波的衰减。但是碳纳米材料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强,极易团聚,在常见的聚合物基材中难以分散,导致加工困难,电磁屏蔽效果下降。并且常见的聚合物基材不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导致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果达不到期望值。离子液体是一种由有机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有机盐,其离子间的静电引力比较弱,因而具有较小的晶格能,在室温下一般呈液态。离子凝胶是指将离子液体固定在固态基材中得到混合材料,具有一定的可拉伸性、良好的环境稳定性、高导电率和宽电化学窗口等优点,在电子产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离子凝胶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此外,根据前人报道,离子液体可以和碳纳米材料产生分子间作用力,极大的促进了碳纳米材料在离子液体中的分散,避免了在基材中的团聚。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离子凝胶/碳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的报道。本专利利用离子凝胶和纳米碳材料制备得到了一种具有良好电磁屏蔽效果的柔性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离子凝胶/碳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离子凝胶/碳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离子液体固定在基材中得到离子凝胶,在离子凝胶中掺入碳材料得到具有良好电磁屏蔽效果的复合材料。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离子凝胶可以由离子液体和聚合物等固态基材通过共混方法制备得到,制备方法包括:原位聚合法、物理凝胶法、溶液浇筑法和离子浸渍法。离子凝胶也可以由离子液体自聚合得到,这种离子凝胶也被成为聚离子液体。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离子液体(ionicliquids)是指由有机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有机盐。有机阳离子包括:季胺型、季膦型、咪唑型、吡咯型、哌啶型和吡啶型等。阴离子包括:卤素离子、四氟硼酸根、六氟磷酸根、三氟甲磺酸根、甲磺酸根、双三氟甲磺酰亚胺根、硫酸氢根和对甲苯磺酸根等。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制备离子凝胶的聚合物包括:丙烯酸酯、环氧、聚硅氧烷、聚醚、聚酯、聚酰亚胺、橡胶和聚氨酯等。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碳材料包括普通碳材料和碳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是指三维尺寸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的碳材料,包括: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富勒烯、纳米碳纤维和纳米多孔碳等。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碳材料可以在制备离子凝胶的过程中加入,也可以在离子凝胶制备完成之后加入。进一步优选为,离子凝胶/碳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可以在离子凝胶/碳材料的基础上添加其他种类的电磁屏蔽材料,如金属、磁性材料和导电聚合物等。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离子凝胶/碳材料电磁屏蔽材料。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离子凝胶/碳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在在电磁屏蔽领域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离子液体和碳纳米材料的分子间作用力,极大的促进了碳纳米材料在离子液体中的分散,避免了在基材中的团聚,且离子凝胶本身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利用离子凝胶和纳米碳材料制备得到了一种具有良好电磁屏蔽效果的柔性复合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实施例一在本实施例中,离子液体为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MIM]BF4),聚合物单体为丙烯酸(AA),交联剂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引发剂为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具体过程为:将[EMIM]BF4、AA和碳纳米管以质量比60:32:8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PEGDA和BPO,含量分别为AA含量的0.5wt%和1wt%,搅拌均匀,将得到的溶液转移到模具中,在70℃下反应12h,得到离子凝胶/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测试结果表明1mm厚的复合材料在8~12GHz的电磁屏蔽效能约为28dB。实施例二在本实施例中,离子液体为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聚合物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HEA),交联剂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引发剂为过硫酸铵,纳米碳材料为石墨烯。具体过程为:将[BMIM]Cl、HEA和石墨烯按照质量比为60:32:8的比例加热搅拌混合,然后加入HDDA和过硫酸铵,含量分别为HEA含量的0.5wt%和1wt%,搅拌得到均匀的溶液,将溶液转移到模具中,在70℃下反应12h,得到离子凝胶/石墨烯复合材料。测试结果表明1mm厚的复合材料在8~12GHz的电磁屏蔽效能约为27dB。实施例三在本实施例中,选用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酰亚胺盐([BMIM]TFSI)作为离子液体,聚(偏二氟乙烯-co-六氟丙烯)(PVDF-co-HFP)作为聚合物基材,碳纳米管作为碳材料,丙酮作为溶剂。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子凝胶/碳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离子液体固定在基材中得到离子凝胶,在离子凝胶中掺入碳材料得到具有良好电磁屏蔽效果的复合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凝胶/碳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离子液体固定在基材中得到离子凝胶,在离子凝胶中掺入碳材料得到具有良好电磁屏蔽效果的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凝胶由离子液体和聚合物固态基材通过共混方法制备得到或者由离子液体自聚合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方法包括:原位聚合法、物理凝胶法、溶液浇筑法和离子浸渍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液体是指由有机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有机盐,所述有机阳离子为季胺型、季膦型、咪唑型、吡咯型、哌啶型和吡啶型阳离子中的一种,所述阴离子为卤素离子、四氟硼酸根、六氟磷酸根、三氟甲磺酸根、甲磺酸根、双三氟甲磺酰亚胺根、硫酸氢根和对甲苯磺酸根阴离子中的一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俊孙靖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