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刻槽型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设计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波、毫米波、太赫兹
,尤其涉及一种刻槽型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设计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与接触式电磁屏蔽结构相比具有诸多优点:首先,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的屏蔽性能只与结构的物理尺寸相关与导体板之间的连接压力无关,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次,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的屏蔽性能与导电面的表面处理工艺关系不大,而接触式电磁屏蔽结构,尤其在微波、毫米波频段,通常需要镀金、镀银处理;最后,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在大功率条件下具有低无源互调的特性,这是传统接触式电磁屏蔽结构所不具备的。目前已有的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都是采用钉床结构作为二维人工磁导体表面来抑制电磁波的传输,这一类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的缺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高频应用领域,由于钉床的宽度与工作波长的四分之一相当,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钉床的尺寸也会变得-越细小,结构强度比较低,存在断裂的风险。第二,这一类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在加工成型之后,所有的结构参数都被固化,因此无法改变其电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刻槽型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刻槽型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设置有:/n第一导体板、第二导体板;/n第一导体板和第二导体板上第一刻槽和第二刻槽,第一导体板和第二导体板为独立结构;/n所述第一导体板和第二导体板是平行的且第一刻槽和第二刻槽面对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刻槽型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刻槽型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设置有:
第一导体板、第二导体板;
第一导体板和第二导体板上第一刻槽和第二刻槽,第一导体板和第二导体板为独立结构;
所述第一导体板和第二导体板是平行的且第一刻槽和第二刻槽面对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槽型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板和第二导体板的材料为金属或经过化学、物理等方法处理后表面具有导电特性的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槽型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板和第二导体板的形式为平面或者曲面,曲面包括完整的或者部分残缺的同轴圆柱面、同心球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槽型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板和第二导体板的大小为无限大或者具有任意轮廓的有限大的导体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槽型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板上的第一刻槽,第二导体板上的第二刻槽的形状包括矩形槽、梯形槽、三角形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槽型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板上的第一刻槽,第二导体板上的第二刻槽的路径是直线或者曲线;
所述第一导体板上的第一刻槽和第二导体板上的第二刻槽之间的夹角是0度到9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槽型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刻槽型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第一导体板上的第一刻槽顶部的宽度为wt1,底部宽度为wb1,深度为d1,刻槽周期为p1,第二导体板上的第二刻槽顶部的宽度为wt2,底部宽度为wb2,深度为d2,刻槽周期为p2,第一导体板与第二导体板之间的间隙为ha,第一刻槽和第二刻槽之间的夹角为β,具体为:
(1)根据实际需求选定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冬全,陈翔,郭立新,魏兵,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