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抱箍顶托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91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抱箍顶托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内壁呈弧面、用以在待施工墩柱外周固定拼接成环形抱箍的金属箍架;所述环形抱箍与待施工墩柱之间贴合固定有弹性垫片,所述弹性垫片和所述环形抱箍之间设有用以实现二者相对固定的限位件。该钢抱箍顶托支撑结构的弹性垫片提高了环形抱箍和待施工墩柱的纵向摩擦力,进而提高了环形抱箍的承载力;限位件实现了环形抱箍、弹性垫片以及待施工墩柱三者的相对固定,避免环形抱箍和待施工墩柱相对滑脱。此外,弹性垫片还能够起到保护待施工墩柱的表面不受损坏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抱箍顶托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抱箍顶托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在桥梁盖梁施工中,支撑系统架设是关乎桥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结构,同样也是工期和成本的重要因素。传统支架法在施工需对河道进行封堵并抽水清淤,这样才能给支撑系统提供足够承载力的工作面,但这一方法耗时长且安全风险较大。而采用钢棒穿入墩柱法进行施工,但钢棒对墩柱结构造成破坏,影响墩柱结构的性能。为此,目前可采用钢抱箍法进行施工。由于抱箍对墩柱的承载力有限,墩柱容易从抱箍内滑脱,因此施工范围有限,难以满足施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抱箍顶托支撑结构,可以提高抱箍对待施工墩柱的承载力,避免抱箍和待施工墩柱滑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钢抱箍顶托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内壁呈弧面、用以在待施工墩柱外周固定拼接成环形抱箍的金属箍架;所述环形抱箍与待施工墩柱之间贴合固定有弹性垫片,所述弹性垫片和所述环形抱箍之间设有用以实现二者相对固定的限位件。优选地,所述弹性垫片包括呈环状的橡胶垫圈和呈弧板状的橡胶附加垫片;所述橡胶垫圈贴合于所述环形抱箍的全部内壁;所述橡胶附加垫片贴合于相邻两个所述金属箍架拼接处的内壁。优选地,任一所述金属箍架的内壁连接有曲率与所述金属箍架的曲率相等的弧形橡胶垫片,全部所述弧形橡胶垫片拼接成所述橡胶垫圈。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具体为限位销,所述限位销自所述环形抱箍的外侧向内插入且压紧所述弹性垫片的外壁。优选地,任一所述金属箍架的两端部均具有向外延伸的翼板;相邻两个所述翼板的拼接处设有多个高强螺栓。优选地,所述限位销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翼板之间且位于所述翼板长度方向的中点,全部所述高强螺栓在所述限位销的上下两侧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翼板包括连接翼板和加强翼板;所述高强螺栓连接于所述连接翼板;所述加强翼板沿所述金属箍架周向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翼板沿所述金属箍架周向的长度。优选地,任一金属箍架的外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牛腿;任一所述牛腿的横截面自上而下缩小。优选地,任一所述牛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顶托钢板。优选地,所述环形抱箍的外周固定有至少一对对称设置的吊耳。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钢抱箍顶托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金属箍架。任一金属箍架的内壁呈弧面,全部金属箍架的内壁围绕并固定于待施工墩柱的外周,共同拼接成环形抱箍。环形抱箍与待施工墩柱之间贴合固定有弹性垫片;其中,弹性垫片的外壁贴合于环形抱箍,弹性垫片的内壁贴合于待施工墩柱。弹性垫片和环形抱箍之设有用以实现二者相对固定的限位件。综上,本技术通过弹性垫片提高环形抱箍和待施工墩柱的纵向摩擦力,通过限位件实现弹性垫片在环形抱箍和待施工墩柱之间的相对固定,从而提高环形抱箍的承载力,避免环形抱箍和待施工墩柱相对滑脱;还能够起到保护待施工墩柱的表面不受损坏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钢抱箍顶托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A-A处的剖面图;图3为图1在B-B处的剖面图。其中,01-待施工墩柱、1-金属箍架、11-连接翼板、12-加强翼板、2-弹性垫片、3-限位销、4-高强螺栓、5-牛腿、6-顶托钢板、7-吊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钢抱箍顶托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A-A处的剖面图;图3为图1在B-B处的剖面图。本技术提供一种钢抱箍顶托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内壁呈弧面的金属箍架1,全部金属箍架1围绕于待施工墩柱01外周时相互拼接,形成一个贴合并锁紧于待施工墩柱01外周的环形抱箍。任意两个相邻的金属箍架1之间在拼接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方便施工完毕后拆除金属箍架1。环形抱箍与待施工墩柱01之间设弹性垫片2,弹性垫片2的外壁贴合于环形抱箍的内壁,弹性垫片2的内壁贴合于待施工墩柱01的外壁,环形抱箍施加于待施工墩柱01的压力通过弹性垫片2传递。弹性垫片2和环形抱箍之间设有用以实现二者相对固定的限位件,也就是说,限位件的一端与环形抱箍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弹性垫片2固定连接。综上,本技术通过固定设置于环形抱箍与待施工墩柱01的弹性垫片2增大了环形抱箍和待施工墩柱01的纵向摩擦力,从而提高环形抱箍的承载力,避免环形抱箍和待施工墩柱01相对滑脱;还能够起到保护待施工墩柱01的表面不受损坏的作用。本技术通过多个金属箍架1和橡胶垫片对待施工墩柱01进行周向锁紧,同时采用限位件对橡胶垫片进行固定,确保金属箍架1所形成的环形抱箍、橡胶垫片以及待施工墩柱01三者的相对固定。橡胶垫片提高了环形抱箍和待施工墩柱01的纵向摩擦力,避免施工过程中环形抱箍和待施工墩柱01相互滑脱。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提供的钢抱箍顶托支撑结构做更进一步的说明。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所采用的弹性垫片2包括呈环状的橡胶垫圈和呈弧板状的橡胶附加垫片。橡胶垫圈与环形抱箍、待施工墩柱01相互套接,也就是说,橡胶垫圈环绕于待施工墩柱01的外周,橡胶的内壁紧贴于待施工墩柱01的外周;环形抱箍环绕于橡胶垫片的外周,橡胶垫片的环形外壁紧贴于环形抱箍的内壁。由于相邻两个金属箍架1之间拼接固定,前述拼接处相较于任一金属箍架1的中部而言,受力集中,本实施例通过在拼接处设置橡胶附加垫片。相较于环形的橡胶垫圈而言,橡胶附加垫片仅设置在相邻两个金属箍架1拼接处的内壁,一个橡胶附加垫片分别与两个相邻金属箍架1的端部内壁贴合,有利于提高拼接处的连接效果和承载力。橡胶附加垫片可设置于待施工墩柱01与橡胶垫圈之间,也可以设置于橡胶垫圈与环形抱箍之间。针对上述橡胶附加垫片,可设置为弧形长条结构或圆弧板状,方便橡胶附加垫片的内外两侧与相邻结构紧密贴合。橡胶附加垫片的截面弧长可设置为待施工墩柱01的四分之一直径。橡胶附加垫片可对称于两个相邻金属箍架1的端部分布。为了方便安装,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环状的橡胶垫圈由多个弧形橡胶垫片拼接而成。弧形橡胶垫片的曲率与金属箍架1的曲率相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抱箍顶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内壁呈弧面、用以在待施工墩柱(01)外周固定拼接成环形抱箍的金属箍架(1);/n所述环形抱箍与待施工墩柱(01)之间贴合固定有弹性垫片(2),所述弹性垫片(2)和所述环形抱箍之间设有用以实现二者相对固定的限位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抱箍顶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内壁呈弧面、用以在待施工墩柱(01)外周固定拼接成环形抱箍的金属箍架(1);
所述环形抱箍与待施工墩柱(01)之间贴合固定有弹性垫片(2),所述弹性垫片(2)和所述环形抱箍之间设有用以实现二者相对固定的限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抱箍顶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片(2)包括呈环状的橡胶垫圈和呈弧板状的橡胶附加垫片;
所述橡胶垫圈贴合于所述环形抱箍的全部内壁;所述橡胶附加垫片贴合于相邻两个所述金属箍架(1)拼接处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抱箍顶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金属箍架(1)的内壁连接有曲率与所述金属箍架(1)的曲率相等的弧形橡胶垫片,全部所述弧形橡胶垫片拼接成所述橡胶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抱箍顶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具体为限位销(3),所述限位销(3)自所述环形抱箍的外侧向内插入且压紧所述弹性垫片(2)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抱箍顶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金属箍架(1)的两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彬潘亮王学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