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车辙复合式路面结构
本技术属于道路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车辙复合式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交通的发展,重载车辆的增多给道路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辙是十字路口、公交站台等停车带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道路安全和行车舒适性。目前车辙病害的处置措施有很多,较为常用的是在铣刨原有的沥青路面后摊铺抗车辙路面层,但是采用的沥青改性、抗车辙剂、SMA等技术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很多维修路面在经历一个夏季使用后就会再次出现严重车辙。因此,如何一劳永逸地解决车辙问题成为了道路工作者的难题。常用的半柔性路面材料是指在开级配的大空隙基体沥青混合料中灌入特殊高流动度水泥胶浆而形成的复合路面材料,其整体刚度介于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之间。半柔性路面材料作为面层可有效减少因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足引起的车辙、拥包等病害;此外,半柔性路面材料还具有耐油、耐酸、耐热、耐水、抗滑、易着色、不设温缩缝等优点,是适用于交叉道口等车辙严重地段的理想材料。因此,结合我国路面车辙病害的实际情况,需要提出一种更加耐久、更加能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车辙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铺设的半柔性材料层(1)、改性沥青混凝土层(2)、粘结层(3)、水稳基层及土基(4);所述半柔性材料层(1),厚度为5~7cm;大空隙基体沥青混合料采用开级配形式,其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空隙率在22~30%范围内,沥青用量为3.8%~4.5%;改性沥青混凝土层(2)厚度为5~8cm,混合料采用密级配形式,其最大公称粒径为16mm;粘结层(3)采用改性乳化沥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车辙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铺设的半柔性材料层(1)、改性沥青混凝土层(2)、粘结层(3)、水稳基层及土基(4);所述半柔性材料层(1),厚度为5~7cm;大空隙基体沥青混合料采用开级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先华,周杰,陈海峰,何伟南,刘毅,何建胜,马燕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绍兴市公路管理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