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摩托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340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摩托车车架,包括车架,及车轮,车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车轮升降运动的车架升降装置,车架上设置有坐垫,以及坐垫升降机构;车架升降装置包括与车轮可转动连接的前管,前管内可转动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上设置有外螺纹,车架端部固定安装有套筒,套筒内设置有内螺纹,驱动轴通过外螺纹与套筒的内螺纹螺接,前管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驱动轴转动的驱动器;坐垫升降机构包括可转动设置在车架上的横梁,横梁的一端与车架通过转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可转动的齿轮,及驱动齿轮转动的电机,车架上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车架高度能够根据当时的车速实现无级调节,使车架的高度与车速实现匹配,进一步优化驾驶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摩托车车架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摩托车车架。
技术介绍
为了实现车辆驾驶过程中卓越的驾驶性能,车辆在高速时将通过液压升降的方式调节车架的高度,通过液压调整使车架具有上下可调功能,根据不同路况调整合适高度,使其行驶更安全稳定,但是,采用液压缸驱动车架升降,由于液压缸的物理特性,使得车架只能保持两种高度,分别使最低高度与最高高度,车架不能跟随车辆的速度缓慢升高或降低,使车架的高度与当时的车速难以匹配,不能发挥最佳的驾驶性能,并且采用液压缸驱动,在车辆较大减震过程中,其输送油液的高压油管在爆管后,油液易喷溅至车架内污染其他部件,且清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摩托车车架,车架高度能够根据当时的车速实现无级调节,使车架的高度与车速实现匹配,进一步优化驾驶性能。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摩托车车架,包括车架,及分别设置在车架前后两端的可移动的车轮,车架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车轮升降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00),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车架(100)前后两端的可移动的车轮(200),所述车架(100)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车轮(200)升降运动的车架升降装置(110),所述车架(100)上设置有坐垫,以及驱动坐垫升降的坐垫升降机构(120);所述车架升降装置(110)包括与所述车轮(200)可转动连接的前管(111),所述前管(111)内可转动设置有驱动轴(112),所述驱动轴(112)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车架(100)端部固定安装有套筒(113),所述套筒(113)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驱动轴(112)通过外螺纹与所述套筒(113)的内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00),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车架(100)前后两端的可移动的车轮(200),所述车架(100)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车轮(200)升降运动的车架升降装置(110),所述车架(100)上设置有坐垫,以及驱动坐垫升降的坐垫升降机构(120);所述车架升降装置(110)包括与所述车轮(200)可转动连接的前管(111),所述前管(111)内可转动设置有驱动轴(112),所述驱动轴(112)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车架(100)端部固定安装有套筒(113),所述套筒(113)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驱动轴(112)通过外螺纹与所述套筒(113)的内螺纹螺接,所述前管(1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驱动轴(112)转动的驱动器(114);所述坐垫升降机构(120)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车架(100)上的横梁(121),所述横梁(121)的一端与所述车架(100)通过转轴(122)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可转动的齿轮(123),及驱动齿轮(123)转动的电机,所述车架(100)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123)啮合的齿条(1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112)包括丝杠,所述套筒(113)包括精密螺母,所述驱动器(114)包括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111)上设置有分别套接在所述驱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建利机械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