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庞双芹专利>正文

无耳把式饮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2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无耳把式饮具,包括饮料壶和杯子。传统的模式是杯(壶)体加耳把。这种形式已经使人感到厌倦。因此需要推陈出新,设计出新的式样来。无耳把式饮具就是这种创新的设计。该设计是以饮料壶上的执手和杯子上的隔热耳代替了传统的耳把。提壶倒水的时候扣住执手部分,端杯喝水的时候捏住隔热耳。该设计具有新颖、别致、美观、紧凑、便于擦洗和携带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饮料器皿的新型设计。目前使用的茶具、咖啡器皿等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即杯(壶)体加耳把。这种多年不变的设计已经使人感到呆板、厌倦了。另外从美观、实用、方便的角度,耳把也不是最好的形式。由于耳把细长经不住稍微的磕碰。而它向外伸出的空间又极容易磕着、碰着。所以碰掉耳把弃之一旁的杯子、茶壶时有所见。又由于回转形体的杯(壶)体多了个耳把,清洗、擦拭起来就感到不太方便。再就是包装、运输、携带都因有耳把而十分别扭。本技术就是为了克服上面的这些缺点和不足而进行的大胆的创新设计。无耳把式饮具并不是不要把,而是以饮料壶上的执手(1)杯子上的隔热耳(2)代替了传统的耳把的作用。饮料壶上的执手是这样做成的:在原来耳把位置的范围内做成双层壶体,两层之间的间隔小于25mm(略大于手指厚度)。外层以两条斜长孔与外界空气相通。杯子上的隔热耳以同样道理对称做出两条轴向长条状双层杯壁,两层间隙小于5mm,两层之间的空腔也与外界相通,以便流通空气。使用时,对于壶体,以拇指作为一侧,四指作为另一侧,分别从长园孔伸进扣住壶体的外层部分。这个外层部分就叫作执手。可以方便地端起实现倒水动作。对于杯子,则以拇指和四指相对捏住住隔热耳部分就行了。送茶到嘴的动作也很容易实现。无耳把式饮具由于整体性强,结构紧凑,执手与隔热耳连接主体的截面都比原来的耳把大得多,所以它具有美观、耐用、擦-->拭、携带方便等优点。特别是它打破了千年不变的陈旧模式,给人一种新颖、别致的感觉,这一点尤其符合我们改革年代的人们追求变化、时新的需要。附图说明:图2是无耳把式饮料壶的主(剖)视、俯(剖)视和右视图。图1是无耳把式杯子的主(剖)视、俯(剖)视图和左视图。最佳实施例:饮料壶上的执手和杯子上的隔热耳如果巧妙地利用其形状走向配合必要的图案可以做出出形态生动的飞禽走兽,或花鸟鱼虫来。如:把饮料壶上的执手作为凤翅,点缀上凤头凤尾;把杯子上的隔热耳作为龙身,画上龙首龙尾,就可以作为一套龙凤茶具来命名。古色古香,生动有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耳把式饮料壶,其特征是以饮料壶上的执手(1)代替传统的耳把。

【技术特征摘要】
1、无耳把式饮料壶,其特征是以饮料壶上的执手(1)代替传统的耳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耳把式饮料壶,其特征是饮料壶上的执手(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双芹
申请(专利权)人:庞双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