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庞双芹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船舶在梯级落差水域即时通行的方法及柔性坝技术

技术编号:1390051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5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船舶在梯级落差水域即时通行的方法及柔性坝,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当前水域梯级落差的大小,设置柔性坝代替现有船闸。柔性坝包括坝体,坝体与船舶外壁相接触,坝体上与船舶相接触的表面由柔性材料制成,该表面上设有辊轮;S2、当前船舶驶向坝体,船舶在水流推进、或配合船舶自身推进发动机组作用下前行,船舶在通过柔性坝时,船舶外壁与辊轮滚动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柔性坝代替现有船闸,船舶在通过柔性坝时,船舶外壁与辊轮接触。船舶依靠水流推进、或配合船舶自身发动机组、或在外部牵引下通过柔性坝,采用这种结构设计,船队在通过时无需停航等待,提高了通航能力,还避免了对水域的污染,降低了对船员身体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建造中用于通航的过船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船舶在梯级落差水域即时通行的方法及柔性坝
技术介绍
京杭大运河曾号称黄金水道,但今天却很少为人关注。原因就在于相对于铁路、公路两大系统,水上运输速度太慢,过船闸又太麻烦,有时一天的航程,过闸却需要等三、四天。于是,对于时限稍微敏感的货物都不愿选择水运,水运只能承接煤炭、砂、石等一些时限不敏感的散装货。这些货物在装卸、堆放过程中极易造成污染,加上船机所用机油、柴油、润滑油对水面的污染,油烟对空气的污染,所以,船运码头往往给人乌烟瘴气的感觉。船员则日夜与发动机共处一体,噪音对身体也是一大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船舶在梯级落差水域即时通行的方法及柔性坝。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船舶在梯级落差水域即时通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当前水域梯级落差的大小,设置一级或多级柔性坝,代替现有船闸,其中,柔性坝包括至少两个坝墩和连接设在各坝墩上的坝体,坝体具有上游高、下游低的倾斜面,坝体与船舶外壁相接触,坝体上与船舶相接触的表面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船舶在梯级落差水域即时通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当前水域梯级落差的大小,设置一级或多级柔性坝,代替现有船闸,其中,柔性坝包括至少两个坝墩和连接设在各坝墩上的坝体,坝体具有上游高、下游低的倾斜面,坝体与船舶外壁相接触,坝体上与船舶相接触的表面由柔性材料制成,该表面上设有辊轮;S2、当前船舶驶向坝体,船舶在水流推进、或配合船舶自身推进发动机组作用下前行,船舶通过柔性坝时,该辊轮与船舶外壁滚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船舶在梯级落差水域即时通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当前水域梯级落差的大小,设置一级或多级柔性坝,代替现有船闸,其中,柔性坝包括至少两个坝墩和连接设在各坝墩上的坝体,坝体具有上游高、下游低的倾斜面,坝体与船舶外壁相接触,坝体上与船舶相接触的表面由柔性材料制成,该表面上设有辊轮;S2、当前船舶驶向坝体,船舶在水流推进、或配合船舶自身推进发动机组作用下前行,船舶通过柔性坝时,该辊轮与船舶外壁滚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船舶在梯级落差水域即时通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后,步骤S2之前,在梯级落差水域上方、沿河道长度方向布置船舶牵引轨道,牵引轨道上至少设有一个牵引车,牵引车由动力机构牵引;在步骤S2中,当前船舶驶向坝体,牵引车经牵引绳连接船舶,牵引车在动力机构带动下、或配合水流推进、或配合水流推进和船舶自身发动机组,沿牵引轨道滑动,用于牵引船舶前行,船舶在通过柔性坝时,船舶外壁与辊轮滚动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于船舶在梯级落差水域即时通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呈中空密闭的腔体结构,坝体内腔配合设有支撑骨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船舶在梯级落差水域即时通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将坝体内腔分隔为多个相连通的空间,坝体上设有与所述空间相连通的注水阀或充气阀。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双芹庞梦雨
申请(专利权)人:庞双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