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上下调节的座椅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25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上下调节的座椅头枕,包括头枕本体,所述头枕包括插接装置和位于插接装置一端的枕套装置,所述插接装置包括与两根座椅插接设置的头枕杆,所述头枕杆远离座椅的一端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调节槽,所述头枕杆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接柱,所述固定板靠近第一卡接柱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卡接柱,所述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与调节槽卡接的卡接杆,所述固定板上远离扭簧的一端设置有按钮框,所述按钮框内弹性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活动板远离扭簧的一端抵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上下调节,适应不同身高的乘员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上下调节的座椅头枕
本技术涉及座椅头枕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上下调节的座椅头枕。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的头枕又称为靠枕,它是提高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一种辅助装置。车辆受到冲击时,头枕可防止乘员头部向后方移动,缓解颈部受伤。现有的技术中,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4398934U的一篇中国专利中,记载了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包括座椅头枕本体,所述座椅头枕本体呈凹字型结构,且两侧呈弧形结构,所述座椅头枕本体内部两侧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端部与摆动体相连接,所述摆动体上设有若干个弧形支撑块,所述座椅头枕本体的中间设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内部设有振动按摩器。本技术可以根据驾驶员的头部体积通过调节杆控制摆动体的摆动将弧形支撑块很好地包裹住头部,并利用中部的振动按摩器对驾驶员的头部进行按摩。这样驾驶员在行车的同时,不仅舒适性好,而且能够有效地对驾驶员的头部进行按摩,这样驾驶员在行车的同时,不仅舒适性好,而且能够有效地对驾驶员的头部进行按摩,防止因为长时间驾驶而产生的疲劳驾驶,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上述中的现有设计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目前市场上类似的座椅头枕较常见,但是这样的座椅头枕无法适应不同的驾驶员或乘员的身高,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上下调节的座椅头枕,其具有可上下调节,适应不同身高的乘员使用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可上下调节的座椅头枕,包括头枕本体,所述头枕包括插接装置和位于插接装置一端的枕套装置,所述插接装置包括与两根座椅插接设置的头枕杆,所述头枕杆远离座椅的一端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调节槽,所述头枕杆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接柱,所述固定板靠近第一卡接柱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卡接柱,所述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与调节槽卡接的卡接杆,所述活动板可带动卡接杆脱离调节槽,所述固定板上远离扭簧的一端设置有按钮框,所述按钮框内弹性设置有用于按压抵触活动板的按钮,所述按钮与活动板远离扭簧的一端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头枕上设置调节装置,通过按下按钮,使得调节装置沿着头枕杆的上下移动卡接,从而带动整个枕套装置可以沿着头枕杆上下调节,针对不同身高的乘员提供最舒适安全的高度,防止乘员的头颈部在汽车急刹车时受到伤害。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装置包括设置在头枕杆上的插接套筒,所述插接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座椅卡接的卡接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头枕杆上设置插接套筒。插接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卡接凸起,卡接套筒通过卡接凸起与座椅卡接配合,使得头枕杆与座椅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套筒上开设有第一卡接口,所述插接套筒位于第一卡接口处形成有卡接边,所述第一卡接口上设置有半封闭式的第一卡接环,所述头枕杆上开设有与第一卡接口对应的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环通过第一卡接口与第一卡接槽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卡接环通过第一卡接口和第一卡接槽将插接套筒卡接在了头枕杆上,从而实现插接套筒与头枕杆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插接套筒上的卡接凸起容易被磨损变形导致无法卡接在座椅上,因此,插接套筒与头枕杆之间设置成可拆卸连接,可以只更换插接套筒而不需要连同头枕杆一起更换,节省了实际成本。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头枕杆远离插接套筒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连接杆,所述两根头枕杆分别位于连接杆的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头枕杆之间设置连接杆,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撑稳定的作用,避免头枕杆受外力而发生振动和变形。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枕套装置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套设在头枕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头枕杆上设置支撑件,利用支撑件的支撑稳定性,可以保护头枕杆不受外力撞击导致变形损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减振的缓冲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件的一侧设置缓冲件,可以对外界的冲力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进一步提高对头枕杆和调节装置的保护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枕套装置包括发泡,所述发泡套设在缓冲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头枕内设置发泡,发泡的材质较柔软,乘员的头颈部靠在发泡上时,不仅可以使得乘员的头颈部感到舒适,还可以在急刹车的过程中对乘员的头颈部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枕套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发泡和支撑件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发泡内设置支撑架,可以对较柔软的发泡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发泡轻易变形损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发泡的表面设置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包括由阻燃剂形成的层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发泡的表面设置阻燃层,是因为发泡属于易燃品,阻燃层具有阻燃的作用,可以阻止发泡的燃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头枕上设置调节装置,通过按下按钮,使得调节装置沿着头枕杆的上下移动卡接,从而带动整个枕套装置可以沿着头枕杆上下调节,针对不同身高的乘员提供最舒适安全的高度,防止乘员的头颈部在汽车急刹车时受到伤害;2.第一卡接环通过第一卡接口和第一卡接槽将插接套筒卡接在了头枕杆上,从而实现插接套筒与头枕杆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插接套筒上的卡接凸起容易被磨损变形导致无法卡接在座椅上,因此,插接套筒与头枕杆之间设置成可拆卸连接,可以只更换插接套筒而不需要连同头枕杆一起更换,节省了实际成本;3.在头枕杆上设置支撑件,利用支撑件的支撑稳定性,可以保护头枕杆不受外力撞击导致变形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可上下调节的座椅头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可上下调节的座椅头枕的爆炸示意图一;图3为一种可上下调节的座椅头枕的爆炸示意图二;图4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3的C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头枕;11、插接装置;111、头枕杆;1111、插接端;1112、安装端;1113、第一卡接槽;1114、调节槽;1115、第二卡接槽;112、插接套筒;1121、卡接凸起;1122、第一卡接口;1123、卡接边;1124、第一卡接环;1125、第一开口;113、卡套;1131、卡脚;114、盖板;1141、套接部;1142、盖合部;12、枕套装置;121、支撑件;122、缓冲件;123、面套;124、发泡;125、贯穿孔;126、支撑架;2、调节装置;21、固定板;211、套孔;212、第二通口;213、第二卡接柱;214、滑移条;215、挡边;216、安装槽;2161、卡接孔;22、活动板;2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上下调节的座椅头枕,包括头枕(1)本体,所述头枕(1)包括插接装置(11)和位于插接装置(11)一端的枕套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装置(11)包括与两根座椅插接设置的头枕杆(111),所述头枕杆(111)远离座椅的一端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调节槽(1114),所述头枕杆(111)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2),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固定板(21)和活动板(22),所述活动板(2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接柱(221),所述固定板(21)靠近第一卡接柱(22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卡接柱(213),所述第一卡接柱(221)和第二卡接柱(213)上设置有扭簧(4),所述活动板(22)上设置有与调节槽(1114)卡接的卡接杆(3),所述活动板(22)可带动卡接杆(3)脱离调节槽(1114),所述固定板(21)上远离扭簧(4)的一端设置有按钮框(5),所述按钮框(5)内弹性设置有用于按压抵触活动板(22)的按钮(53),所述按钮(53)与活动板(22)远离扭簧(4)的一端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上下调节的座椅头枕,包括头枕(1)本体,所述头枕(1)包括插接装置(11)和位于插接装置(11)一端的枕套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装置(11)包括与两根座椅插接设置的头枕杆(111),所述头枕杆(111)远离座椅的一端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调节槽(1114),所述头枕杆(111)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2),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固定板(21)和活动板(22),所述活动板(2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接柱(221),所述固定板(21)靠近第一卡接柱(22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卡接柱(213),所述第一卡接柱(221)和第二卡接柱(213)上设置有扭簧(4),所述活动板(22)上设置有与调节槽(1114)卡接的卡接杆(3),所述活动板(22)可带动卡接杆(3)脱离调节槽(1114),所述固定板(21)上远离扭簧(4)的一端设置有按钮框(5),所述按钮框(5)内弹性设置有用于按压抵触活动板(22)的按钮(53),所述按钮(53)与活动板(22)远离扭簧(4)的一端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上下调节的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装置(11)包括设置在头枕杆(111)上的插接套筒(112),所述插接套筒(112)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座椅卡接的卡接凸起(1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上下调节的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套筒(112)上开设有第一卡接口(1122),所述插接套筒(112)位于第一卡接口(1122)处形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国杨涛夏新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