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羿斐专利>正文

人工智能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24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9
人工智能充电桩,包括箱体,箱体内部侧面中间固定安装横板,横板外端侧面开设凹槽,横板顶面中间位置开设盲孔,盲孔侧面通过第一通孔与凹槽相通,凹槽中安装挡板,挡板四周与凹槽接触配合,挡板侧面数个第一弹簧与凹槽侧面固定连接,挡板侧面固定安装连杆,连杆远离挡板的一端位于第一通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设置在路边给充电汽车进行充电时使用,通过需要给汽车充电的时候,从第二通孔中将插头拿出,此时充电线不自行向箱体内移动,方便用户使用,充电完成后,只需要将充电插头放进矩形通孔中时,多余暴露在空气中的线缆能够自行收进箱体中,减少用户整理电线的时间,使用方便,且能防止充电插头暴露在外面时,其受到外力损坏,增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智能充电桩
本技术属于充电桩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人工智能充电桩。
技术介绍
现阶段随着电动汽车的曾多,很多地方都在路边设置的很多充电桩,传统的充电桩的电线一般都是讲充电线悬挂在充电桩的侧面,而且也将插头暴露在空气中,虽然给汽车充电的的时候拿取比较方便,但是时间长了电线外面的保护层容易被腐蚀和破坏,而且插头暴露在空气中也容易遭到损坏,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人工智能充电桩,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人工智能充电桩,包括箱体,箱体内部侧面中间固定安装横板,横板外端侧面开设凹槽,横板顶面中间位置开设盲孔,盲孔侧面通过第一通孔与凹槽相通,凹槽中安装挡板,挡板四周与凹槽接触配合,挡板侧面数个第一弹簧与凹槽侧面固定连接,挡板侧面固定安装连杆,连杆远离挡板的一端位于第一通孔中,连杆远离挡板的一端为向下的斜面,盲孔中安装L形杆,L形杆竖直杆位于盲孔中,L形杆与盲孔接触配合,L形杆水平杆位于第一通孔中,L形杆底端面为向上的斜面,L形杆的斜面与连杆的斜面接触配合,L形杆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人工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内部侧面中间固定安装横板(2),横板(2)外端侧面开设凹槽(3),横板(2)顶面中间位置开设盲孔(4),盲孔(4)侧面通过第一通孔(5)与凹槽(3)相通,凹槽(3)中安装挡板(6),挡板(6)四周与凹槽(3)接触配合,挡板(6)侧面数个第一弹簧(7)与凹槽(3)侧面固定连接,挡板(6)侧面固定安装连杆(8),连杆(8)远离挡板(6)的一端位于第一通孔(5)中,连杆(8)远离挡板(6)的一端为向下的斜面,盲孔(4)中安装L形杆(9),L形杆(9)竖直杆位于盲孔(4)中,L形杆(9)与盲孔(4)接触配合,L形杆(9)水平杆位于第一通孔(5)...

【技术特征摘要】
1.人工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内部侧面中间固定安装横板(2),横板(2)外端侧面开设凹槽(3),横板(2)顶面中间位置开设盲孔(4),盲孔(4)侧面通过第一通孔(5)与凹槽(3)相通,凹槽(3)中安装挡板(6),挡板(6)四周与凹槽(3)接触配合,挡板(6)侧面数个第一弹簧(7)与凹槽(3)侧面固定连接,挡板(6)侧面固定安装连杆(8),连杆(8)远离挡板(6)的一端位于第一通孔(5)中,连杆(8)远离挡板(6)的一端为向下的斜面,盲孔(4)中安装L形杆(9),L形杆(9)竖直杆位于盲孔(4)中,L形杆(9)与盲孔(4)接触配合,L形杆(9)水平杆位于第一通孔(5)中,L形杆(9)底端面为向上的斜面,L形杆(9)的斜面与连杆(8)的斜面接触配合,L形杆(9)顶端呈锁舌状,L形杆(9)底面通过第二弹簧(10)与盲孔(4)底面和第一通孔(5)的底面固定连接,横板(2)上方安装滚筒(11),滚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羿斐
申请(专利权)人:孙羿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