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0219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客车空调系统,其包括:空调,安装于客车的顶部;主风道,设置于客车的车厢的顶部且与空调出风口连通,主风道朝向车厢的一侧开设有上出风口;侧风道,设置于客车的至少一个侧面且与空调出风口连通,侧风道向下延伸至车厢的地板处,侧风道下端朝向车厢的一侧设置有下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客车空调系统通过设置侧风道,在冬季空调制热时能够将热量导到车厢的地板上,解决了车厢底部温升不足的问题,提升了人体舒适度,且提高了空调冬季制热效率。并且该客车空调系统无需设置地板加热装置,使用成本更低,其结构形式简单,布置灵活,占用车厢内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客车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客车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客车空调用于向客车的车厢内吹送温度适宜的空气,使驾驶员和乘客乘坐更舒适。客车空调体积较大,一般安装于客车的顶部,空调通过设置于客车顶部的主风道从上往下向车厢内送风。客车空调的现有送风方式如图1所示,从空调1’吹出的风依次经空调出风口11’、主风道2’和开设在主风道2’上的上出风口21’向下吹入车厢,该种从上往下送风的方式在夏季时可以满足制冷要求,但是在冬季空调制热时,由于热空气上浮的原因,热量容易积聚在车厢的上部,造成乘客头热脚冷的情况,不符合人体舒适度的需求。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下,部分客车在地板上另行安装地板加热器7’,以改善在冬季制热时车厢底部温升不足的问题,但是,地板加热器7’需要单独的芯体和风机系统,安装成本和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下的客车空调存在的在单独空调制热时底部温升不足,以及在加装地板加热器时安装和使用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客车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安装于客车的顶部;主风道,设置于所述客车的车厢的顶部且与空调出风口连通,所述主风道朝向所述车厢的一侧开设有上出风口;侧风道,设置于所述客车的至少一个侧面且与所述空调出风口连通,所述侧风道向下延伸至所述车厢的地板处,所述侧风道下端朝向所述车厢的一侧设置有下出风口。作为一种客车空调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空调出风口处设置有风道转换机构,所述风道转换机构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当所述风道转换机构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主风道和所述侧风道同时导通;当所述风道转换机构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主风道导通,所述侧风道关闭;当所述风道转换机构在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主风道关闭,所述侧风道导通。作为一种客车空调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主风道和所述侧风道中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主风道的侧壁构成第一送风口,所述隔板与所述侧风道的侧壁构成第二送风口;所述风道转换机构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滑动抵接于所述隔板,当所述风道转换机构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挡风板挡住所述第一送风口和所述第二送风口的各一半;当所述风道转换机构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挡风板挡住所述第二送风口;当所述风道转换机构在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挡风板挡住所述第一送风口。作为一种客车空调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风道转换机构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连接于所述挡风板并驱动所述挡风板沿所述隔板滑动。作为一种客车空调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主风道从所述车厢的后部延伸到前部,所述侧风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侧风道沿所述主风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作为一种客车空调系统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连通多个所述侧风道下端的横向风道,所述横向风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辅助出风口。作为一种客车空调系统的优选方案,在所述侧风道内的所述下出风口处安装有风机。作为一种客车空调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侧风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作为一种客车空调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侧风道安装于所述客车的外蒙皮和其内饰板之间。作为一种客车空调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侧风道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客车空调系统通过设置侧风道,在冬季空调制热时能够将热量导到车厢的地板上,解决了车厢底部温升不足的问题,提高了空调冬季制热效率,热空气由下向上流通,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提升了人体舒适度。并且该客车空调系统无需设置地板加热装置,使用成本更低,其结构形式简单,布置灵活,占用车厢内空间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下的客车空调系统单独空调制热时的送风方式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下的客车空调系统加装地板加热器时的送风方式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客车空调系统上下同时送风方式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客车空调系统上部送风方式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客车空调系统下部送风方式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客车空调系统的风道转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调;11、空调出风口;12、回风口;2、主风道;21、上出风口;22、第一送风口;3、侧风道;31、下出风口;32、第二送风口;4、隔板;5、风道转换机构;51、挡风板;52、驱动器;53、连接杆;6、风机;7、地板加热器;1’、空调;11’、空调出风口;12’、回风口;2’、主风道;21’、上出风口;7’、地板加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客车空调系统,该客车空调系统包括空调1和与空调1连通的风道,空调1安装于客车的顶部,空调1的空调出风口11和回风口12均朝下。风道包括相连通的主风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空调(1),安装于客车的顶部;/n主风道(2),设置于所述客车的车厢的顶部且与空调出风口(11)连通,所述主风道(2)朝向所述车厢的一侧开设有上出风口(21);/n侧风道(3),设置于所述客车的至少一个侧面且与所述空调出风口(11)连通,所述侧风道(3)向下延伸至所述车厢的地板处,所述侧风道(3)下端朝向所述车厢的一侧设置有下出风口(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1),安装于客车的顶部;
主风道(2),设置于所述客车的车厢的顶部且与空调出风口(11)连通,所述主风道(2)朝向所述车厢的一侧开设有上出风口(21);
侧风道(3),设置于所述客车的至少一个侧面且与所述空调出风口(11)连通,所述侧风道(3)向下延伸至所述车厢的地板处,所述侧风道(3)下端朝向所述车厢的一侧设置有下出风口(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出风口(11)处设置有风道转换机构(5),所述风道转换机构(5)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
当所述风道转换机构(5)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主风道(2)和所述侧风道(3)同时导通;
当所述风道转换机构(5)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主风道(2)导通,所述侧风道(3)关闭;
当所述风道转换机构(5)在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主风道(2)关闭,所述侧风道(3)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2)和所述侧风道(3)之间设置有隔板(4),所述隔板(4)与所述主风道(2)的侧壁构成第一送风口(22),所述隔板(4)与所述侧风道(3)的侧壁构成第二送风口(32);
所述风道转换机构(5)包括挡风板(51),所述挡风板(51)滑动抵接于所述隔板(4),当所述风道转换机构(5)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挡风板(51)挡住所述第一送风口(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淇赵凯吴飞王政斌常海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