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动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88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摆动软管,包括入口法兰、出口法兰和外波纹管。本方案通过外波纹管的伸缩变形实现补偿摆动软管在一定角度内的弯曲变形,以延长摆动软管的使用寿命,稳定支架组件能够对外波纹管的伸缩起到限制作用,避免外波纹管和内波纹管过渡伸长,影响推进剂的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摆动软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航空及石油化工
,特别涉及一种摆动软管。
技术介绍
摆动软管是液体火箭发动机中推进剂供应系统的重要元件,其作用是保证推进剂的正常可靠输送。现有技术中的摆动软管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随发动机一起摇摆,而摆动软管不能通过弯曲变形进行长度补偿,导致摆动软管的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如何延长摆动软管的使用寿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摆动软管,以延长摆动软管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摆动软管,包括入口法兰、出口法兰和外波纹管,所述外波纹管的一端与所述入口法兰连接,所述外波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口法兰连接,所述外波纹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外波纹管的稳定支架组件,所述稳定支架组件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外波纹管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稳定支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铰接杆组件,所述铰接杆组件包括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一端能够与所述入口法兰铰接,或者,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一端与上一个所述铰接杆组件的所述第二铰接杆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铰接杆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的第二端与下一个所述铰接杆组件的所述第一铰接杆铰接,或者所述第二铰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出口法兰铰接。优选的,在上述摆动软管中,所述外波纹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管套,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管套之间的所述外波纹管的长度相等。优选的,在上述摆动软管中,所述铰接杆组件的个数与所述第一管套的个数相等,上一个所述铰接杆组件的所述第二铰接杆与下一个所述铰接杆组件的所述第一铰接杆铰接的铰接轴与所述第一管套连接。优选的,在上述摆动软管中,所述第一管套上设置有第一支座,上一个所述铰接杆组件的所述第二铰接杆与下一个所述铰接杆组件的所述第一铰接杆铰接的铰接轴与所述第一支座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通过第二支座与所述入口法兰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通过第三支座与所述出口法兰铰接。优选的,在上述摆动软管中,还包括内波纹管,所述内波纹管位于所述外波纹管内,且与所述外波纹管同轴布置,所述外波纹管与所述内波纹管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外波纹管的一端与所述入口法兰的外筒连接,所述外波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口法兰的外筒连接,所述内波纹管的一端与所述入口法兰的内筒连接,所述内波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口法兰的内筒连接,所述出口法兰的外筒上开设有与所述夹层连通的抽气口,所述抽气口上设置有堵头。优选的,在上述摆动软管中,所述内波纹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管套位置对应的第二管套,相邻所述第二管套之间的所述内波纹管的长度相等。优选的,在上述摆动软管中,所述第二管套的外壁设置有加强环,所述加强环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半圆环,所述半圆环与所述第二管套过盈配合。优选的,在上述摆动软管中,所述夹层为二氧化碳夹层。优选的,在上述摆动软管中,所述内波纹管的相邻波纹之间套设有加强圆环。优选的,在上述摆动软管中,还包括拉杆组件,用于固定所述外波纹管的长度,设置在所述稳定支架组件上,所述拉杆组件包括:调节螺母;锁紧螺母;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一端与靠近所述入口法兰的所述铰接杆组件的所述第一铰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二端与位于所述稳定支架组件的中间位置的所述铰接杆组件的所述第一铰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长条孔,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二端通过与所述第一长条孔配合的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铰接杆连接;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第一端与靠近所述出口法兰的所述铰接杆组件的所述第二铰接杆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第二端与位于所述稳定支架组件的中间位置的所述铰接杆组件的所述第二铰接杆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长条孔,所述第二螺杆的第二端通过与所述第二长条孔配合的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铰接杆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二端均与所述调节螺母连接,所述锁紧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杆上能够与所述调节螺母相抵。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摆动软管,包括入口法兰、出口法兰和外波纹管。本方案通过外波纹管的伸缩变形实现补偿摆动软管在一定角度内的弯曲变形,以延长摆动软管的使用寿命,稳定支架组件能够对外波纹管的伸缩起到限制作用,避免外波纹管和内波纹管过渡伸长,影响推进剂的输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摆动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摆动软管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摆动软管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波纹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波纹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稳定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杆组件的剖视图。1、入口法兰,2、出口法兰,3、外波纹管,4、内波纹管,5、稳定支架组件,51、第一铰接杆,52、第二铰接杆,6、第一管套,7、加强环,8、拉杆组件,81、调节螺母,82、锁紧螺母,83、第一螺杆,84、第二螺杆,9、抽气口,10、加强圆环,11、第二管套。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摆动软管,以延长摆动软管的使用寿命。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摆动软管,包括入口法兰1、出口法兰2和外波纹管3。如图1和3所示,外波纹管3的一端与入口法兰1连接,外波纹管3的另一端与出口法兰2连接。优选的,外波纹管3与入口法兰1和出口法兰2通过氩弧焊连接。具体的,入口法兰1、出口法兰2用工装固定,将入口法兰1和出口法兰2与外波纹管3的两端压紧对齐进行预压缩,然后采用氩弧焊连接。本方案通过外波纹管3的伸缩变形实现补偿摆动软管在一定角度内的弯曲变形,以延长摆动软管的使用寿命。为了提高摆动软管工作的稳定性,本方案在外波纹管3的管壁上设置有稳定支架组件5。稳定支架组件5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且沿着外波纹管3的周向均匀分布。稳定支架组件5包括至少一个铰接杆组件。如图1、3和6所示,铰接杆组件包括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第一铰接杆51的第一端能够与入口法兰1铰接,或者,第一铰接杆51的第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动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法兰(1)、出口法兰(2)和外波纹管(3),/n所述外波纹管(3)的一端与所述入口法兰(1)连接,所述外波纹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出口法兰(2)连接,所述外波纹管(3)的管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外波纹管(3)的稳定支架组件(5),/n所述稳定支架组件(5)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外波纹管(3)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稳定支架组件(5)包括至少一个铰接杆组件,所述铰接杆组件包括第一铰接杆(51)和第二铰接杆(52),/n所述第一铰接杆(51)的第一端能够与所述入口法兰(1)铰接,或者,所述第一铰接杆(51)的第一端与上一个所述铰接杆组件的所述第二铰接杆(52)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5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铰接杆(52)铰接,/n所述第二铰接杆(5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杆(51)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52)的第二端与下一个所述铰接杆组件的所述第一铰接杆(51)铰接,或者所述第二铰接杆(52)的第二端与所述出口法兰(2)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动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法兰(1)、出口法兰(2)和外波纹管(3),
所述外波纹管(3)的一端与所述入口法兰(1)连接,所述外波纹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出口法兰(2)连接,所述外波纹管(3)的管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外波纹管(3)的稳定支架组件(5),
所述稳定支架组件(5)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外波纹管(3)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稳定支架组件(5)包括至少一个铰接杆组件,所述铰接杆组件包括第一铰接杆(51)和第二铰接杆(52),
所述第一铰接杆(51)的第一端能够与所述入口法兰(1)铰接,或者,所述第一铰接杆(51)的第一端与上一个所述铰接杆组件的所述第二铰接杆(52)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5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铰接杆(52)铰接,
所述第二铰接杆(5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杆(51)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52)的第二端与下一个所述铰接杆组件的所述第一铰接杆(51)铰接,或者所述第二铰接杆(52)的第二端与所述出口法兰(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波纹管(3)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管套(6),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管套(6)之间的所述外波纹管(3)的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动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杆组件的个数与所述第一管套(6)的个数相等,上一个所述铰接杆组件的所述第二铰接杆与下一个所述铰接杆组件的所述第一铰接杆铰接的铰接轴与所述第一管套(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摆动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套(6)上设置有第一支座,上一个所述铰接杆组件的所述第二铰接杆与下一个所述铰接杆组件的所述第一铰接杆铰接的铰接轴与所述第一支座铰接;
所述第一铰接杆(51)通过第二支座与所述入口法兰(1)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52)通过第三支座与所述出口法兰(2)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摆动软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波纹管(4),所述内波纹管(4)位于所述外波纹管(3)内,且与所述外波纹管(3)同轴布置,所述外波纹管(3)与所述内波纹管(4)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外波纹管(3)的一端与所述入口法兰(1)的外筒连接,所述外波纹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出口法兰(1)的外筒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军金富贵卢明周伟邢斌隗合成黄仕启刘洋李旭升付军锋季凤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九州云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