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轨打磨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84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钢轨除锈技术领域的一种钢轨打磨除锈装置,该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表面的四角处设有行走轮,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端的中部分别对应设有前导向轮、后导向轮,且在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有左档板、右档板,在所述安装板上由其前端到后端依次设有侧面除锈机构、顶面除锈机构和吸尘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有侧面除锈机构、顶面除锈机构和吸尘箱,通过侧面除锈机构对钢轨侧面进行除锈作业,通过顶面除锈机构对钢轨顶面进行除锈作业,并通过吸尘箱将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轨打磨除锈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轨除锈
,具体涉及一种钢轨打磨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钢轨除锈是钢轨焊接前的一个重要工序。钢轨从车间被生产制造出来后,因不能及时使用或处理,长期搁置在空旷的野外,经过日晒雨淋,不但容易出现钢轨的氧化生锈现象,而且还会在钢轨的表面附着一些其他杂物,影响钢轨的导电性和表面光洁性,进而影响焊接工序。目前在施工现场对钢轨除锈的手段基本上是采用手砂轮人工打磨除锈,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由于工人长期保持蹲卧姿势,对工人的健康也存在不良影响;同时由于工作环境和条件差、工作现场粉尘弥漫,而且钢轨中Mn的含量比较高,因此对工人身心健康很不利,有的甚至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钢轨打磨除锈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钢轨打磨除锈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表面的四角处设有行走轮,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端的中部分别对应设有前导向轮、后导向轮,且在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有左档板、右档板,在所述安装板上由其前端到后端依次设有侧面除锈机构、顶面除锈机构和吸尘箱。优选的,所述侧面除锈机构包括驱动电机A、升降液压缸A、双活塞液压缸A、转动轴A、砂轮和U型板,所述升降液压缸A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双活塞液压缸A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双活塞液压缸A的两端分别与U型板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A固定设置U型板上,所述转动轴A通过轴承与U型板转动连接,且转动轴A的顶端与驱动电机A的动力输出轴相连、底端与砂轮相连。优选的,在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设有与转动轴A相对应的通槽A。优选的,所述顶面除锈机构包括支撑架、升降液压缸B、驱动电机B、升降板、除锈辊、齿轮A、齿轮B和转动轴B,所述安装板上设有通槽B,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于通槽B正上方,所述升降板呈U型,并开口朝下设置于通槽B内,所述驱动电机B固定设置于升降板上,所述升降液压缸B的一端与驱动电机B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除锈辊和转动轴B同轴设置于升降板内,且所述转动轴B的一端贯穿升降板后与齿轮B相连,所述齿轮B与齿轮A相啮合,所述齿轮A与驱动电机B的动力输出轴相连。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与吸尘箱相连。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端设有双活塞液压缸B,所述双活塞液压缸B的两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C,所述转动轴C的底端设有前导向轮或后导向轮,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转动轴C相对应的通槽C。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中设有侧面除锈机构、顶面除锈机构和吸尘箱,通过侧面除锈机构对钢轨侧面进行除锈作业,通过顶面除锈机构对钢轨顶面进行除锈作业,并通过吸尘箱将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2、本技术中通过升降液压缸A调节两砂轮的高度,通过双活塞液压缸A调节两砂轮的间距,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钢轨;同时通过升降液压缸B调节除锈辊的升降,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钢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的A-A视图;图4为图1中的B-B视图;1为安装板,2为行走轮,3为前导向轮,4为后导向轮,5为左档板,6为右档板,7为驱动电机A,8为升降液压缸A,9为双活塞液压缸A,10为转动轴A,11为砂轮,12为U型板,13为通槽A,14为支撑架,15为升降液压缸B,16为驱动电机B,17为升降板,18为除锈辊,19为齿轮A,20为齿轮B,21为转动轴B,22为通槽B,23为吸尘口,24为吸尘箱,25为把手,26为双活塞液压缸B,27为固定板,28为转动轴C,29为通槽C。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零部件、结构、机构或传感器等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一种钢轨打磨除锈装置,包括安装板1,在安装板1下表面的四角处设有行走轮2,在安装板1的前后两端的中部分别对应设有前导向轮3、后导向轮4,且在安装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有左档板5、右档板6,在安装板1上由其前端到后端依次设有侧面除锈机构、顶面除锈机构、吸尘箱24和把手25。在本实施例中,侧面除锈机构包括驱动电机A7、升降液压缸A8、双活塞液压缸A9、转动轴A10、砂轮11和U型板12,升降液压缸A8的一端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双活塞液压缸A9的中部固定连接,双活塞液压缸A的两端分别与U型板12中部固定连接,两U型板12的开口反向设置,驱动电机A7固定设置U型板12上,转动轴A10通过轴承与U型板12转动连接,且转动轴A10的顶端与驱动电机A7的动力输出轴相连、底端与砂轮11相连。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调节两砂轮11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钢轨,在安装板1的左右两侧设有与转动轴A10相适应的通槽A13。在本实施例中,顶面除锈机构包括支撑架14、升降液压缸B15、驱动电机B16、升降板17、除锈辊18、齿轮A19、齿轮B20和转动轴B21,安装板1上设有通槽B22,支撑架14固定设置于通槽B22正上方,升降板17呈U型,并开口朝下设置于通槽B22内,驱动电机B16固定设置于升降板17上,升降液压缸B15的一端与驱动电机B1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14固定连接,除锈辊18和转动轴B21同轴设置于升降板17内,且转动轴B21的一端贯穿升降板17后与齿轮B20相连,齿轮B20与齿轮A19相啮合,齿轮A19与驱动电机B15的动力输出轴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上设有吸尘口23,吸尘口23与吸尘箱24相连,吸尘箱内侧或外侧设有负压风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的前后两端设有双活塞液压缸B26,双活塞液压缸B26的两端连接有固定板27,固定板27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C28,转动轴C28的底端设有前导向轮3或后导向轮4,且安装板1上设有与转动轴C28相对于的通槽C2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轨打磨除锈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表面的四角处设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端的中部分别对应设有前导向轮、后导向轮,且在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有左档板、右档板,在所述安装板上由其前端到后端依次设有侧面除锈机构、顶面除锈机构和吸尘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轨打磨除锈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表面的四角处设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端的中部分别对应设有前导向轮、后导向轮,且在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有左档板、右档板,在所述安装板上由其前端到后端依次设有侧面除锈机构、顶面除锈机构和吸尘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打磨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除锈机构包括驱动电机A、升降液压缸A、双活塞液压缸A、转动轴A、砂轮和U型板,所述升降液压缸A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双活塞液压缸A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双活塞液压缸A的两端分别与U型板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A固定设置U型板上,所述转动轴A通过轴承与U型板转动连接,且转动轴A的顶端与驱动电机A的动力输出轴相连、底端与砂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轨打磨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设有与转动轴A相对应的通槽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打磨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超飞张志颖刘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汝州郑铁三佳道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