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自然重力势能实施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工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领域,特别涉及应用于软土地区修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项目和环保工程原位固液分离的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工程、罐区类固定设施、港口、堆场、道路和环保工程等,必须实施大面积地基加固处理,以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塌陷、滑坡等工程事故发生。在岩土工程领域中,现有技术对于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工艺较多,特别是针对高饱和度、低渗透率、具有触变性、软塑或者流塑状态的土体,现有工法处理效果普遍存在承载能力低、施工周期长、处理深度不足、工后沉降量较大等相关不利因素。因此,当需要实施大面积深层加固和置换处理软土地基,或者环保工程的原位固液分离项目时,上述常规施工工法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排水固结效果显著、施工周期短、高置换率、简捷高效、符合环保政策的、用于大面积和深层软土加固的复合地基,或者环保工程原位固液分离技术的施工工法。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自然重力势能实施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工法,实施立体式排水固结措施,引导地下孔隙水和空气在滤水管内富集,再顺势排出地面,实现软土地基快速排水固结,或环保工程原位固液分离的目的。其主要特征为:1)竖向造孔;2)横向地下土体相变;3)竖向造散体桩。一、上述利用自然重力势能实施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工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自然重力势能实施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工法,其主要特征为:/n1)竖向造孔;/n2)横向地下土体相变;/n3)竖向造散体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自然重力势能实施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工法,其主要特征为:
1)竖向造孔;
2)横向地下土体相变;
3)竖向造散体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要特征1)竖向造孔中,其实施步骤为:
1)在场地作业面铺设一定厚度的固体物料或板材,增加其承载力和承压面积;
2)施工设备进场作业;
3)钢柱锤自由落体,重锤轻击土体;
4)反压钢管入孔到设计标高;
5)提升钢柱锤出地面;
6)植入管壁纵向满布细长泄水孔和外裹滤布的滤水管;
7)钢管和滤水管间空隙部分填入滤水固体物料;
8)提升钢管出地面,竖向成孔。
其中,所述的步骤1)其特征在于场地作业面要铺设一定厚度固体物料,主要目的增加作业面承载能力,在施工作业期间,首先要保证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的安全;
所述的步骤1)其特征在于场地作业面,若该场地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需铺设板材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轻质泡沫板或钢板等板材,增大作业面的承压面积;
所述的步骤1)其特征在于场地作业面,若遇到流塑状淤泥,可以选用在专用作业船上实施;
所述的步骤1)其特征在于场地,应按一定面积沿四周设置闭合的密封墙,防止外部地下孔隙水和空气渗透到作业区内;
所述的步骤1)其特征在于固体物料,应选用无害化的建筑垃圾、弃土、工业固废、煤矸石、粉煤灰、山皮土、自然级配砂石等;
所述的步骤2)其特征在于施工设备进场作业前,必须监测所铺设固体物料的密实度和稳定性,检测覆盖层满负荷作业时,消除因作业面的承载能力不足或者因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安全隐患;
所述的步骤3)其特征在于钢柱锤为圆钢,其重量和自由落体高度必须控制在有限范围内,提升前必须试夯,以免钢柱锤坠入软弱土层,在实施重锤轻夯引孔后,再进入下道工序;
所述的步骤4)其特征在于反压钢管入孔,充分利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在重锤轻夯引孔后反复实施,直至达到设计标高;
所述的步骤4)其特征在于钢管入孔,可以选用液压装置实施下行或者提升作业;
所述的步骤4)其特征在于钢管入孔,若遇软弱土层承载力较低,或者实施环境工程的固液分离作业时,可以先实施步骤4),再实施步骤3),在实施过程中,先投入部分固体物料入钢管,减少淤泥或者污泥向上喷溅;
所述的步骤5)其特征在于提升钢柱锤出地面,待钢管提升出地面后,再移位共同实施下一桩孔的造孔作业;
所述的步骤6)其特征在于植入管壁纵向满布细长泄水孔和外裹滤布的滤水管,目的是不让滤水管承受施工荷载,可作为工具反复使用;
所述的步骤6)其特征在于植入管壁纵向满布细长泄水孔和外裹滤布的滤水管,有利于软土内孔隙水和空气快速释放,有效富集;
所述的步骤6)其特征在于植入管壁纵向满布细长泄水孔和外裹滤布的滤水管,有利于地下被污染污泥内的孔隙水和空气快速释放,有效富集;
所述的步骤6)其特征在于外裹滤布,有利于防止滤水管外壁淤泥产生淤堵现象;
所述的步骤6)其特征在于滤水管可选用不同的材质,包括:钢制、PVC和砼等;
所述的步骤6)其特征在于滤水管,其底部用带泄水孔的相同的材质焊接或者衔接,有利于底部的封堵和泄水;
所述的步骤7)其特征在于滤水固体物料,可选用粉煤灰、碎建筑垃圾、砂石等;
所述的步骤8)其特征在于提升钢管出地面,在钢管内壁和滤水管外壁之间所投滤水物料完成后,轻轻地摇动钢管再拔出地面。竖向造孔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要特征2)中,所述横向地下土体相变,在竖向造孔的钢管拔出地面后,地下孔隙水和空气已经逐渐在滤水管内富集,其进一步的实施步骤为:
1)在自然重力势能作用下,滤水管内外的地下孔隙水和空气造成径向压力差;
2)地下软土内孔隙水和空气持续泄入滤水管内富集;
3)将深水泵放入滤水管内不断抽水,持续排放出地面;
4)形成群体抽水现象,地面整体下沉,软土排水固结效果显现;
5)提升滤水管出地面,横向深层地下土体相变完成。
其中,所述的步骤1)其特征在于在自然重力势能作用下,滤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思华,丁锦良,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丁思华,丁锦良,王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