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换滤水结构的集水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024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更换滤水结构的集水井,包括:若干集水装置,若干集水装置根据滑坡体情况自下而上叠加形成集水井;其中,所述集水装置包括桁架、若干钢板、若干钢筋网、若干第一槽钢,所述桁架呈圆形,所述钢板围绕设置在所述桁架外侧形成所述集水装置的外壁,相邻两个钢板焊接在位于其中间的第一槽钢内,所述钢板上设有若干滤水孔,若干钢筋网围绕所述桁架内侧拼接形成所述集水装置的内壁,所述钢筋网可竖直旋转固定在所述桁架上,所述桁架内填充滤水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更换集水井中的滤水材料,从而有效延长了集水井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更换滤水结构的集水井
本技术涉及滑坡治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更换滤水结构的集水井。
技术介绍
在滑坡治理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的排除滑坡体内的地下水,提高滑坡体稳定性已经成为行业研究的热门。现今主要的排水措施主要有排水沟、支撑盲沟、仰斜排水孔、横洞和集水井等排水措施。在所有的排水措施中都用到了滤水材料,尤其是集水井其排水效果和滤水材料息息相关。传统的滤水材料及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容易淤堵、不易更换、滤层作用效果下降、使用寿命缩短,且滤水效果极具降低,严重时导致整个工程措施处于瘫痪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更换滤水结构的集水井,可更换集水井中的滤水材料,解决了因传统砂石滤层在使用过程中易淤堵造成滤层作用效果下降的问题,从而有效延长了集水井使用寿命。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可更换滤水结构的集水井,包括:若干集水装置,若干集水装置根据滑坡体情况自下而上叠加形成集水井;其中,所述集水装置包括桁架、若干钢板、若干钢筋网、若干第一槽钢,所述桁架呈圆形,所述钢板围绕设置在所述桁架外侧形成所述集水装置的外壁,相邻两个钢板焊接在位于其之间的第一槽钢内,所述钢板上设有若干滤水孔,若干钢筋网围绕所述桁架内侧拼接形成所述集水装置的内壁,所述钢筋网可竖直旋转固定在所述桁架上,所述桁架内填充滤水材料。优选的是,所述集水装置的高度为5m,所述钢筋网与所述钢板之间的距离为0.3m。优选的是,所述集水装置顶部焊接第二槽钢,位于上方的集水装置放入位于下方的集水装置的第二槽钢中。优选的是,所述钢筋网一侧采用合页可竖直旋转固定在所述桁架上,所述钢筋网另一侧采用插销固定在所述桁架上。优选的是,所述滤水材料为泡沫过滤体。优选的是,所述钢筋网目数为700~800目。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集水井内侧的钢筋网设置为可竖直旋转开关门式结构,采用插销的形式进行开关,在需要更换的时候可打开钢筋网,将滤水材料取出进行更换,解决了因传统砂石滤层在使用过程中易淤堵造成滤层作用效果下降的问题,从而有效延长了集水井使用寿命;滤水材料采用新型泡沫过滤体,泡沫塑料过滤体是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材料,用作一种新型滤层材料,不仅淤堵后容易更换,而且密度低、抗冲击能力强、环境适应性强;滤水材料80%为聚氨酯高分子材料,20%为传统泡沫过滤体,两者相结合大大提高了过滤体的耐久性。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集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第一槽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相邻两个集水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其中一个钢筋网对应的集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一侧”、“另一侧”、“上”、“下”、“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更换滤水结构的集水井,包括:若干集水装置1,若干集水装置1根据滑坡体情况自下而上叠加形成集水井;其中,所述集水装置1包括桁架、若干钢板11、若干钢筋网12、若干第一槽钢13,所述桁架呈圆形,所述桁架为耐锈蚀和耐腐蚀的不锈钢材料,所述桁架在结构上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高强性,能够承受主体结构的重力和主动土压力,所述钢板11围绕设置在所述桁架外侧形成所述集水装置1的外壁,相邻两个钢板11焊接在位于其之间的第一槽钢13内,所述钢板11为不锈钢材质,所述钢板11上设有若干滤水孔111,将滑坡体内的水分收集进入集水装置1中;若干钢筋网12围绕所述桁架内侧拼接形成所述集水装置1的内壁,所述钢筋网12可竖直旋转式固定在所述桁架上,所述桁架内填充滤水材料,钢筋网12可竖直旋转固定在桁架上,在滤水材料发生腐蚀和於堵的情况下,可以分部分进行更换,节省更换材料的成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层数的滤水材料。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若干钢板11通过若干第一槽钢13焊接成圆管状,固定在桁架外侧形成集水装置1的外壁,若干钢筋网12竖直旋转式固定在桁架的内侧形成集水装置1的内壁,滤水材料放置在桁架内,桁架、若干钢板11、若干钢筋网12、若干第一槽钢13、滤水材料组成集水装置1,根据滑坡体的深度,开挖深孔,将若干集水装置1依次放入深孔中,形成滑坡体内的集水井,滑坡内的地下水通过滤水孔111经过滤水材料,滤水材料对地下水进行过滤,使过滤的地下水进入集水井内部,起到收集地下水的作用,滤水材料出现淤堵时,可以抽出集水井中地下水,旋转打开钢筋网12,取出泡沫塑料体,更换新的泡沫塑料体,解决淤堵问题,以使集水井可以继续使用;滤水材料具体的更换步骤如下:滤水材料为80%聚氨酯高分子材料,20%传统泡沫过滤体,该材料经过高温高压加工后形成长宽高30cm*30cm*50cm的可拼装过滤体,在拼装的过程中可根据所能容纳过滤体材料的数量进行灵活拼接。基于以上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所述集水装置1的高度为5m,所述钢筋网12与所述钢板11之间的距离为0.3m,使其厚度符合集水井要求,同时方便运输。基于以上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所述集水装置1顶部为第二槽钢3,位于上方的集水装置1放入位于下方的集水装置的第二槽钢3中,如图4所示,使集水装置拼接更稳固。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钢筋网12一侧采用合页4可竖直旋转固定在所述桁架上,使钢筋网12形成开关门式结构,方便取出钢筋网12对应的滤水材料,方便更换滤水材料,所述钢筋网12另一侧采用插销5固定在所述桁架上,使钢筋网12可开启和闭合,闭合时更稳定。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滤水材料为泡沫过滤体,泡沫过滤体是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材料,用作一种新型滤层材料,不仅淤堵后容易更换,而且密度低、抗冲击能力强、环境适应性强,已经在工程实践中应用并达到良好的效果。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网12目数为700~800目,起到滤去砂石的作用,避免砂石进入集水井内部。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更换滤水结构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n若干集水装置(1),若干集水装置(1)根据滑坡体情况自下而上叠加形成集水井;/n其中,所述集水装置(1)包括桁架、若干钢板(11)、若干钢筋网(12)、若干第一槽钢(13),所述桁架呈圆形,所述钢板(11)围绕设置在所述桁架外侧形成所述集水装置(1)的外壁,相邻两个钢板(11)焊接在位于其之间的第一槽钢(13)内,所述钢板(11)上设有若干滤水孔(111),若干钢筋网(12)围绕所述桁架内侧拼接形成所述集水装置(1)的内壁,所述钢筋网(12)可竖直旋转固定在所述桁架上,所述桁架内填充滤水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滤水结构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集水装置(1),若干集水装置(1)根据滑坡体情况自下而上叠加形成集水井;
其中,所述集水装置(1)包括桁架、若干钢板(11)、若干钢筋网(12)、若干第一槽钢(13),所述桁架呈圆形,所述钢板(11)围绕设置在所述桁架外侧形成所述集水装置(1)的外壁,相邻两个钢板(11)焊接在位于其之间的第一槽钢(13)内,所述钢板(11)上设有若干滤水孔(111),若干钢筋网(12)围绕所述桁架内侧拼接形成所述集水装置(1)的内壁,所述钢筋网(12)可竖直旋转固定在所述桁架上,所述桁架内填充滤水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滤水结构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装置(1)的高度为5m,所述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爱军汪文义唐建东仝德富江南甘诏文吴柳东韩志伟沈健杨世文林世权林宇毛浩然邵晨关力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