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品娟专利>正文

一种道路磨耗层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69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道路磨耗层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路面基层表面处理,首先对路面进行平整工作,然后对路面进行检测,有缺陷处进行修补,清除隐患,用压缩空气对路面进行吹扫,去除基层表面的杂质,然后在基层表面喷洒125‑1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磨耗层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桥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道路磨耗层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沥青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面层、基层、底基层和垫层组成,其中路面的抗滑耐磨由表面层决定,路面的主要承重性能有基层决定,路面的次要承重作用由底基层决定,路面的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则由垫层决定。沥青路面由沥青混凝土作面层,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车轮和路面两级减震,行车舒适性好,噪音小,对路基、地基变形或不均与沉降的适应性好,修复速度快,碾压可通车。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沥青路面施工以及保养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车辆长时间在沥青路面上行驶的过程中,雨水渗入沥青路面缝隙中,水分子进入到沥青和砂石的界面上,导致沥青从砂石表面剥落,形成水损性坑槽,最终造成路面破坏。CN201710297468.5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施工方法,设置路面的基层,并进行平整工作;制备待用水泥;所述水泥由以下重量份原材料制备:石砂60~75份,粉煤灰20~30份,水泥孰料40~52份,水70~85份,将其中水加热后与其他原料充分混合,即得到待用水泥;在基层上撒铺碎石,并在基层上铺设均匀的水泥层,该水泥层采用b步骤中制备的待用水泥浇筑而成;在水泥层上设置橡胶沥青层;在橡胶沥青层上铺设沥青面层;所述沥青面层的沥青由以下重量份原材料制备:煤焦沥青为35~50份、苯乙烯共聚物为15~17份、聚异戊二烯为20~30份、矿渣70~80份、硫磺0.1~1.5份;完成碾压及养护。该专利技术在沥青和砂石的混合料中加入了塑料和橡胶颗粒,塑料和橡胶颗粒在长时间的暴晒下容易发生老化降解,从而导致面层产生缺陷,最终发展成大裂缝。CN201810016507.4公开了一种防积水型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施工准备:准备适合的沥青材料、集料与填料;S2原料制备:将选用的沥青材料、集料、填料在拌和站内进行混合,然后根据配合比例进行搅拌;S3进行摊铺:首先进行垫层、底基层的铺设,然后设置路面基层,进行基层表面的整理,完成后进行面层的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并在面层表面设置防水涂层;S4路面压实:采用双轮振动压路机进行路面压实,通过初压、复压与终压完成沥青路面的压实;S5排水渗沟:在路面两侧设置排水渗沟,方向与路面纵向延伸方向一致。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防止积水进入路基内对道路造成损坏,排水性能良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该专利所用的防水涂层厚度难易控制,且涂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磨损,最终导致防水涂层失效,雨水渗入路基内部,另外,大面积涂覆涂层,将大幅度提高成本。CN201811047876.6公开了一种透水性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施工准备;(2)废塑料-橡胶沥青加工与储存;(3)废塑料-橡胶沥青OGFC施工;(4)废塑料-橡胶沥青OGFC验收;(5)路面养生;(6)工程验收。本专利技术通过改性导电沥青透水沥青混凝土采用废塑胶粉或维他橡胶粉作为主要改性剂,循环利用资源、节能环保、加工制作工艺简单,克服了国外大多采用石油产品中高分子聚合物作为改性剂成本高、制作工艺复杂的缺陷。得到的高粘度废塑料-橡胶沥青透水路面具有优异的透水性能,能够消除雨天路表的水膜和水雾;相较普通路面,抗滑、降噪性能更好;采用橡胶粉对沥青改性,提高了OGFC抵抗重交通的能力。该专利技术在沥青层中加入废塑料和废橡胶,在长时间紫外线照射下,会发生老化降解,最终导致沥青层产生缺陷,最终发展成大裂缝,导致路面失效。普通混凝土是电的不良导体。目前导电混凝土的主要是通过混凝土内导电相材料的相互接触来导电的。国内外用于制作导电混凝土的导电组分主要有碳纤维、石墨粉、碳粉、焦碳、钢纤维及钢屑等。但是这些导电相材料都存在自身的不足。已有的研究发现:碳纤维是一种良好的导电相材料,但是碳纤维价格昂贵,成本太高,在混凝土中很难分散均匀,容易结絮成团;石墨粉也是一种良好的导电相材料,但是石墨的层状结构导致加入石墨对导电混凝土的性能有影响,同时也存在难以分散均匀的问题;碳粉、焦碳局限于自身的导电性能对混凝土导电性能的改善效果不如石墨粉明显,亦与石墨粉一样存在分散均匀问题,对混凝土性能也有很大影响;钢纤维及钢屑加入混凝土中会提高其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钢纤维及钢屑在混凝土中存在表面钝化的现象,导致电阻率随着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大。基于以上问题,寻求一种新型的导电材料也就成了材料科学工作者研究的问题。现有技术均未能很好解决沥青路面渗水剥落从而产生路面裂缝的问题,如果能设法使沥青和砂石颗粒在水的外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剥离,那么将会大大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公路的养护维修成本,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道路磨耗层施工方法,得到的沥青磨耗层耐水损性能更好。一种道路磨耗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路面基层表面处理,首先对路面进行平整工作,然后对路面进行检测,有缺陷处进行修补,清除隐患,用压缩空气对路面进行吹扫,去除基层表面的杂质,然后在基层表面喷洒125-145oC的改性导电沥青,每平米改性导电沥青的喷洒量为0.6-0.9kg;(2)沥青磨耗层的制备,按照质量份数,将65-75kg的改性导电沥青,105-115kg的一定粒径的碎石,95-115kg一定粒径的的石屑,45-65kg的矿渣、1-5kg长度为3-7mm、直径为3-6μm的短切纤维加热到175-195℃,搅拌10-15min,然后将沥青面层混合料匀速喷洒到基层表面,最后对路面进行三次碾压,得到一定厚度的沥青磨耗层;优选地,步骤(2)所述的改性导电沥青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份数,将100份的沥青、2-6份的增韧剂、5-10份废橡胶粉末、5-10份酰胺化石墨助剂,加热至205-215oC,搅拌40-80min,冷却,得到一种改性导电沥青;一种酰氯化导电石墨微粉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份数,将50-80份的石墨粉,加入到200-300份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将50-70份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2%-18%的双氧水缓慢的加入到反应釜中,控温40-60℃,反应200-300min,过滤,洗涤至中性,干燥后加入到200-300份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15%的盐酸,混合均匀后控温60-70℃,反应1-2h,再缓慢滴加2-6份氯化亚砜,在50-70℃下匀速搅拌反应4-10h,过滤,干燥,制备得到酰氯化石墨粉。一种酰胺化石墨助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份数,将120-180份的酰氯化石墨粉,10-20份的油胺,0.3-0.8份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003-0.08份的1-胺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2-5份的氢氧化钠,1000-2000份乙醇加入到反应釜中,60-70℃搅拌30-90分钟,过滤,干燥,即可获得一种酰胺化石墨助剂。优选地,所述增韧剂为ACR、MBS、SBS、AB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磨耗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路面基层表面处理,首先对路面进行平整工作,然后对路面进行检测,有缺陷处进行修补,清除隐患,用压缩空气对路面进行吹扫,去除基层表面的杂质,然后在基层表面喷洒125-1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磨耗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路面基层表面处理,首先对路面进行平整工作,然后对路面进行检测,有缺陷处进行修补,清除隐患,用压缩空气对路面进行吹扫,去除基层表面的杂质,然后在基层表面喷洒125-145oC的改性导电沥青,每平米改性导电沥青的喷洒量为0.6-0.9kg;
步骤二,沥青磨耗层的制备,按照质量份数,将65-75kg的改性导电沥青,105-115kg的一定粒径的碎石,95-115kg一定粒径的的石屑,45-65kg的矿渣、1-5kg长度为3-7mm、直径为3-6μm的短切纤维加热到175-195℃,搅拌10-15min,然后将沥青面层混合料匀速喷洒到基层表面,最后对路面进行三次碾压,得到一定厚度的沥青磨耗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改性导电沥青的制备方法为:
按照质量份数,将100份的沥青、2-6份的增韧剂、5-10份废橡胶粉末、5-10份酰胺化石墨助剂,加热至205-215oC,搅拌40-80min,冷却,得到一种改性导电沥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ACR、MBS、SBS、ABS、PAMAM树枝状大分子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旧橡胶粉末为丁苯橡胶粉末、丁腈橡胶粉末、硅橡胶粉末、顺丁橡胶粉末、异戊橡胶粉末、乙丙橡胶粉末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品娟甄亮孟凡刚崔博亮吴永志李卫李杰赵鹏曹恩震边磊
申请(专利权)人:吴品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