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能路面的光能发电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69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能路面的光能发电层,涉及新能源公共交通领域,具体方案为:包括若干导电板和连接导线,导电板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导电板在连接导线的电流方向相互间隔,导电板使用导电材料;通过光能路面的设置,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供给周边的电器设备使用,经过多次碾压测试,本公司光能路面仍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同时通过光能路面的具体设置,大幅度减小了整体的维护费用,且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寿命;通过LED显示层的设置,为智慧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能路面的光能发电层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公共交通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光能路面的光能发电层。
技术介绍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开展了光能公路的研究。由法国政府投资500万欧元建造的全球第一条宽2米长1000米的光能公路“瓦特路”于2016年底在法国诺曼底小镇Tourouvre建成。铺设这条光能道路的初衷是为了给当地的路灯提供电源。这条道路由2800平方米的光能电池板覆盖,电池板面则被一种硅树脂层保护。该道路现在正在接受为期两年的测试,检测其是否能够承受每天被数以千计的汽车和卡车撞击,以及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电量。在近几年相关研发中,相继出现了一些关于光能公路的研究,现有的技术包括了一些光能路面的设计和基于该理念的相关应用;比如利用光能发电,给予周边用电器进行供电,还有结合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将光能路面产生的电能提供给在路面上行驶的新能源汽车,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但因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各个技术均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技术均存在不同的不足和瑕疵,因此需要对该研究进行继续研发,以得到稳定实用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光能路面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底板、光能发电层和碾压层;底板为绝缘材料或底板与光能发电层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光能发电层包括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组件,碾压层包括覆盖或部分铺设在光能发电层上的透明材料。在应用上述方案的光能路面结构时,首先可使用水泥或沥青等常规路面物质打好地基,然后铺设底板,底板铺设完之后,在底板上依次铺设光能发电层和碾压层;底板使用绝缘材料,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底板使用非绝缘材料,需要在底板和光能发电层之间铺设第一绝缘层,以保证光能发电层的独立,产生的电量能够正常利用;碾压层使用透明材料作为保护层,避免光能发电层直接被车辆碾压,且透明材料不影响发电效率。光能发电层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再具体赘述。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光能路面结构包括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均包括底板、光能发电层、碾压层和/或第一绝缘层;相邻单元的光能发电层电路连接,碾压层间隔设置,其间隔区域设置有胶条。在上述优选方案中,在各个单元中,底板也可做成若干个单元,然后每个单元相互拼接,底板单元在数量上也可与光能发电层和绝缘层不匹配,可相互独立设置,即数量可不相同;各个单元之间的光能发电层之间通过导线连通,以便形成整体通路,碾压层之间通过胶条间隔设置,胶条和碾压层可使用粘接、卡合连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路面整体。在具有第一绝缘层的情况下,可仿照底板的设置,数量可任意设置,最终连接覆盖即可,没有第一绝缘层的情况下,不作考虑。上述优选方案可以实现,通过对光能路面整体的单元化设计,在整个光能路面出现局部损坏后,即进行排查,然后查找到问题的具体位置,通过更换相应的底板、光能发电层或碾压层,可避免光能路面的大面积更换,可降低光能路面维护的费用;另一方面,在后续更换新的材质后,所有单元更易连接,不会出现局部更换不匹配整体的情况。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碾压层包括若干小块的钢化玻璃,所有小块的钢化玻璃间隔设置;光能发电层和碾压层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层,钢化玻璃粘连设置在第二绝缘层上,第二绝缘层使用透明材料。在上述优选方案中,光能发电层和碾压层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层,然后将钢化玻璃作为碾压层粘连在第二绝缘层上;钢化玻璃包括若干小块,若干小块的钢化玻璃可规则间隔放置,也可不规则放置,还可设置有些靠拢,有些分离的情况,只需要保证存在若干凹槽的间隙即可。这些间隙能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光能路面结构还包括加热层,加热层包括与光能发电层电连接的发热片,加热层设置于底板和碾压层之间。在上述优选方案中,通过光能发电层产生的电能,然后直接给与加热层,使得发热片工作,进而使得整个路面具有加热的功能;可在路面外设置一个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可作用于加热层与光能发电层之间的电路通断。上述优选方案可以实现,在有些寒冷的地区,容易结冰的路段通过加热的方式使得路面保持一定的温度,减少因路面结冰造成的风险,也可不再需要对路面冰层的维护,降低整个市政公路的维护。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碾压层包括碾压层发电区域和碾压层承压区域,碾压层发电区域使用透明材料,碾压层承压区域使用常规路面设置。在上述优选方案中,碾压层承压区域使用常规路面设置,可使用水泥,也可使用沥青;该区域可作为汽车车轮行驶的引导线,该区域的宽度略大于常见轮胎的宽度;除开该区域的其余区域作为碾压层发电区域使用透明材料,用于接收光源给与光能发电层发电,在夜晚时,汽车的车灯的光也可用于发电;碾压层发电区域和碾压层承压区使用隔板隔开,避免二者的物质发生交换。上述优选方案可减少光能路面的故障率,车辆的重量作用在碾压层承压区域,可有效减少对碾压层发电区域的碾压,同时,碾压层发电区域使用钢化玻璃,其造价高于常规路面,这样设计也能够减少整个光能路面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光能发电层与碾压层发电区域和碾压层承压区域的连接位置相应设置光能发电层发电区和光能发电层承压区。在上述优选方案中,碾压层承压区域下方为光能发电层承压区,可将车辆的压力通过光能发电层承压区直接作用至底板上,使得光能发电层发电区受到尽可能少得压力(车辆在转弯时不可避免会碾压发碾压层发电区域),大幅度提高光能发电层的使用寿命。在这种设计时,光能发电层发电区被隔开,通过导线连通贯穿光能发电层承压区即可。一种应用于城市道路的光能路面,基于上述的光能路面结构,碾压层承压区域相对于碾压层发电区域下陷构成沿路面行驶方向的连续凹槽。在上述方案中,车辆行驶在下陷的碾压层承压区域,能够避免车辆对碾压层发电区域的碾压;在城市道路中,车辆的行驶规范中不允许超车(特殊区域除外),即车辆需要按照自己的行驶路线顺次通过,在城市道路中不需要转弯的区域即可采用这种设置,即可避免车辆对光能发电层发电区的碾压,又能够避免车辆的违规超车,提高车辆行驶的整体安全性,大幅度降低城市车辆风险;在需要转弯或变道的区域,可使用渐变的设置,由下陷的凹槽逐步平齐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碾压层承压区域最高横截面与碾压层发电区域最高横截面高度差为10—20cm。在上述优选方案中,车辆在直线行驶的区域,车辆不被允许变道,使得完全避免车辆对光能发电层发电区的碾压。一种光能路面的光能发电层,包括若干导电板和连接导线,导电板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导电板在连接导线的电流方向相互间隔,导电板使用导电材料。常规设置中,通过导线将光能发电层产生的电流输送出去;上述方案使用导电片,整个导电片均导电,为方便进行解释,命名导线的电流方向为横向,电流在横向传输过程中,导电板间隔设置,避免电路短路,且在导电板部分出现损伤后,所有的导线产生的电流均不会受到影响。在上述方案中,后续维护过程中,可将损坏点缩小在一块导电片上,然后将该导电片更换即可,这样即方便导电片的批量生产,降低整个光能路面的维护费用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能路面的光能发电层,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导电板(4)和连接导线,导电板(4)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导电板(4)在连接导线的电流方向相互间隔,导电板(4)使用导电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能路面的光能发电层,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导电板(4)和连接导线,导电板(4)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导电板(4)在连接导线的电流方向相互间隔,导电板(4)使用导电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路面的光能发电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4)之间的导线包括至少两条,导线相互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能路面的光能发电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4)在电流的垂直方向上,导电板(4)相互接触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路面的光能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宇智慧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