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吸水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659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吸水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吸水非纺织材料研究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一种高吸水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方法将超吸水纤维、支撑纤维和低熔点粘合纤维混合后依次进行开松、梳理和铺网,得到纤维网;再将得到的纤维网进行针刺加固,得到针刺无纺布;对得到的针刺无纺布进行热风穿透式处理,得到高吸水无纺布;配制表面交联剂,将表面交联剂均匀喷洒于超吸水纤维表面,最后通过苯硼酸基团与表面交联剂中的苯硼酸基团与邻苯二酚基团或顺式二羟基之间的缩合作用,使表面交联剂在高吸水无纺布上形成具有自愈性的凝胶,进而得到高吸水非纺织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提及制备方法能够制取吸水性更好且可多次循环重复使用的高吸水非纺织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吸水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吸水非纺织材料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吸水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具有高吸水倍率的面料或絮片等得到了防暑降温服开发的重视,这类材料使用简单方便,不需要制冷设备对材料进行降温处理,通过材料吸收大量的水可以屏蔽高温源,同时可以作为蒸发源以降低人体体表温度,且由这种类材料制成的服装透气、方便携带、可多次使用。如中国专利201510761229.1提供了一种防暑降温服,其降温模块包括支撑层、第一织物层、第二织物层,以及设置于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之间的吸水树脂颗粒层。这种做法相当于在降温服中设置了众多“口袋”将高吸水树脂颗粒进行封装,然而以目前的技术,高吸水树脂的重复使用不足,一般经历3-4次吸水-干燥的循环后,吸水倍率可下降40-50%以上,重复使用10次以上吸水倍率可降至10%以下,导致使用效果变差,且高吸水树脂与纤维的固结难度大,长期使用效果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高吸水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吸水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制备纤维网:将超吸水纤维、支撑纤维和低熔点粘合纤维混合后依次进行开松、梳理和铺网,得到纤维网;/nS2、纤维网加固:将所述S1中得到的纤维网进行针刺加固,得到针刺无纺布;/nS3、热风穿透处理:将所述S2中得到的针刺无纺布进行热风穿透式处理,得到高吸水无纺布;/nS4、配制表面交联剂:将3-羧基苯硼酸与胱胺在EDC/NHS耦合作用下经过一步反应得到表面交联剂;/nS5、辐射交联:将表面交联剂均匀喷洒于超吸水纤维表面,控制喷洒量占纤维质量的20-40%;/nS6、缩合制备:通过苯硼酸基团与表面交联剂中的苯硼酸基团与邻苯二酚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吸水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纤维网:将超吸水纤维、支撑纤维和低熔点粘合纤维混合后依次进行开松、梳理和铺网,得到纤维网;
S2、纤维网加固:将所述S1中得到的纤维网进行针刺加固,得到针刺无纺布;
S3、热风穿透处理:将所述S2中得到的针刺无纺布进行热风穿透式处理,得到高吸水无纺布;
S4、配制表面交联剂:将3-羧基苯硼酸与胱胺在EDC/NHS耦合作用下经过一步反应得到表面交联剂;
S5、辐射交联:将表面交联剂均匀喷洒于超吸水纤维表面,控制喷洒量占纤维质量的20-40%;
S6、缩合制备:通过苯硼酸基团与表面交联剂中的苯硼酸基团与邻苯二酚基团或顺式二羟基之间的缩合作用,使表面交联剂在高吸水无纺布上形成具有自愈性的凝胶,进而得到高吸水非纺织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吸水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吸水纤维为吸水率大于200倍以上的吸水纤维,所述超吸水纤维为聚丙烯腈类、改性聚乙烯醇类、聚羧酸类超吸水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吸水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纤维为聚酯纤维、涤纶纤维、聚酰胺纤维、黏胶纤维、丙纶纤维和芳纶纤维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旭品崔金冉朱红宝程博闻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