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包渣线用低碳镁碳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64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包渣线用低碳镁碳砖,其包括有扇形砖体,所述扇形砖体其朝向钢包的一面为内侧面,远离钢包的一面为外侧面,所述内侧面与外侧面均为弧形面,所述扇形砖体沿其径向方向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波浪形状,所述第二侧面其形状与第一侧面的波浪形状相配合,从而使得低碳镁碳砖在堆砌完成后稳固性更好,所述扇形砖体其下底面开设有隔热孔,所述扇形砖体其上表面成型有与所述隔热孔位置大小形状相配合的定位块,通过开设隔热孔,降低了低碳镁碳砖的导热系数,减少了热量的损失,从而起到更好的隔热效果,同时又增加定位块在堆砌过程中更加省力且稳固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包渣线用低碳镁碳砖
:本技术涉及镁碳砖
,尤其涉及一种钢包渣线用低碳镁碳砖。
技术介绍
:钢包渣线砖是钢包渣线系冶金工业的重要器件,起着储存、转运钢水的作用,同时还要进行炉外精炼的双重任务,钢包渣线使用寿命的长短,不仅关系到耐火材料的消耗,而且直接影响炼钢的正常生产,现有的钢包渣线砖大多都是呈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方砖,砌墙时,施工人员需要砌成弧形墙面比较困难,同时现有的钢包渣线渣线砖的导热系数较大,在使用过程中,使热量损失也较大,提高保温隔热效果是本领域多年来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钢包渣线用低碳镁碳砖,通过开设隔热孔,降低了低碳镁碳砖的导热系数,减少了热量的损失,起到更好的隔热效果,同时设置有定位块,使得低碳镁碳砖在堆砌过程中更加快速方便,且砖与砖之间的稳固性更好。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包渣线用低碳镁碳砖,其包括有扇形砖体,所述扇形砖体其朝向钢包的一面为内侧面,远离钢包的一面为外侧面,所述内侧面与外侧面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包渣线用低碳镁碳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扇形砖体(1),所述扇形砖体(1)其朝向钢包的一面为内侧面(2),远离钢包的一面为外侧面,所述内侧面(2)与外侧面均为弧形面,所述扇形砖体(1)沿其径向方向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面(3)与第二侧面(4),所述第一侧面(3)为波浪形状,所述第二侧面(4)其形状与第一侧面(3)的波浪形状相配合,所述扇形砖体(1)其下底面开设有3个或者3个以上的隔热孔(6),所述扇形砖体(1)其上表面成型有与所述隔热孔(6)位置大小形状相配合的定位块(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渣线用低碳镁碳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扇形砖体(1),所述扇形砖体(1)其朝向钢包的一面为内侧面(2),远离钢包的一面为外侧面,所述内侧面(2)与外侧面均为弧形面,所述扇形砖体(1)沿其径向方向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面(3)与第二侧面(4),所述第一侧面(3)为波浪形状,所述第二侧面(4)其形状与第一侧面(3)的波浪形状相配合,所述扇形砖体(1)其下底面开设有3个或者3个以上的隔热孔(6),所述扇形砖体(1)其上表面成型有与所述隔热孔(6)位置大小形状相配合的定位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渣线用低碳镁碳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3)包括有圆弧状的第一凸面(31)与圆弧状的第一凹面(32),所述第一凸面(31)通过第一凹面(32)过渡连接,所述第二侧面(4)包括有圆弧状的第二凸面(41)与圆弧状的第二凹面(42),所述第二凸面(41)通过第二凹面(42)过渡连接,所述第一凸面(31)与第二凹面(42)大小形状相配合,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伦王玉兵张卓成杨敏莫桂花张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丰炉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