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鉴定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的SSR标记CH0211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495817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鉴定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流行株系SC3抗性鉴定的SSR标记CH0211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通过利用新开发的与抗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CH0211对大豆品种进行抗病性选择,以期获得抗SMV SC3株系的大豆新种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大豆常规抗花叶病毒育种的周期长、工作量大、选择效率低、抗病表型选择易受环境影响等缺点,可大幅提高抗病育种选择效率,为对基因型的直接选择提供了可能,将极大地推动大豆抗病育种进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鉴定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的SSR标记CH0211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品种的SSR标记CH0211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MosaicVirus,SMV)病是大豆生产中最常见、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害之一,严重危害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图2)。传统抗SMV育种需要人工接种鉴定每个后代家系的抗病性,耗时费力、且易受到环境(尤其是温度)等条件的限制,从而影响抗性材料表型的选择。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的进步为作物育种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olecularMarker-AssistedSelection,MAS)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技术,它与传统抗SMV育种相比,MAS技术可对抗病基因直接选择,能够更加高效、精准地选择抗SMV个体,大幅提高育种效率。微卫星序列(SimpleSequenceRepeat,SSR)标记具有重复性好,多态性高,共显性等优点,广泛分布在大豆基因组中。目前SSR标记已被广泛运用于MAS中,利用与抗病相关的SSR标记检测种质抗SMV的准确率较高,且快速、简便,可直接用于大豆抗SMV育种。国内目前已经筛选了一些与抗SMV相关的分子标记,一些专家也利用这些标记进行抗SMV的辅助筛选,但筛选的标记选择与表型选择符合率不高,且所用材料样本偏小。滕卫丽等利用与SMV1抗性相关的SSR标记Satt114、Satt362、HSP176、Satt510、Satt334、Sct033和与SMV3抗性相关的SSR标记Satt114、Satt362,分别对70份大豆种质资源接种东北株系(SMV1和SMV3)进行抗性鉴定,验证结果表明SSR标记鉴定准确率分别为70.7%和75.6%。韩英鹏等利用SSR标记Satt114对146个F2:5重组自交家系进行接种N1株系后的抗性鉴定,得出分子辅助选择的符合率为87.5%。李文福等用6个与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相关的SSR标记Sat_229、Sat_317、Satt335、Satt160、Satt516和Sat_309对186份种质资源接种SMV1株系后进行检测,6个标记中Sat_317、Satt335、Satt516对抗病资源筛选的准确率70%以上。栾晓燕等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SegregantAnalysis,BSA)建立的F2群体DNA抗感池中鉴定出与抗性表型紧密相关的SSR标记Satt296,该标记位于D1b连锁群,推测该标记有望用于大豆抗SMV3株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定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的SSR标记CH0211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通过利用新开发的与Rsc3紧密连锁的SSR标记CH0211的专用引物对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进行早期子代选择鉴定,大大减少了抗病育种工作量以及育种周期,因此能够快速、精准、高效地筛选出抗SMVSC3的大豆育种材料。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定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的SSR标记CH0211,所述SSR标记引物序列如下:上游引物:5’-CAGGTCGATAAGTCTATGT-3’(SEQIDNO.1);下游引物:5’-ATATGAACTCGGTCTGTTG-3’(SEQIDNO.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鉴定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的SSR标记CH0211的引物,所述SSR标记引物序列如下:上游引物:5’-CAGGTCGATAAGTCTATGT-3’(SEQIDNO.1);下游引物:5’-ATATGAACTCGGTCTGTTG-3’(SEQIDNO.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前述SSR标记CH0211鉴定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取待鉴定大豆的基因组DNA,以待鉴定大豆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SEQIDNO.1、SEQIDNO.2所示的SSR标记引物进行PCR扩增;S2:在步骤S1所得扩增产物加入溴酚蓝染色,用8%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分离,银染后进行带型分析。进一步的,S1所述PCR扩增的PCR扩增体系为10μL,包括2×TaqPlusMasterMix5μL,所述上游引物0.5μL,所述下游引物0.5μL,终浓度<0.1μg/10μL的模板DNA1μL,ddH2O3μL。进一步的,S1所述PCR扩增的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2min;94℃变性20S,50℃退火20S,72℃延伸20S,运行32个循环,然后72℃终延伸2min后于4℃保存。进一步的,S2所述8%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条件为:电压200V,电流150A条件下于5×TBE缓冲液中电泳分离45min。进一步的,S2所述带型分析为:如扩增产物目的条带大小为123bp,则待鉴定大豆为抗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品种。即所述引物扩增的与抗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连锁的SSR标记CH0211特征条带为123bp。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前述的SSR标记CH0211,或前述的SEQIDNO.1、SEQIDNO.2所示的SSR标记引物,或前述的检测方法在筛选抗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的大豆种质中的应用。进一步的,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提取待鉴定大豆的基因组DNA,以待鉴定大豆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SEQIDNO.1、SEQIDNO.2所示的SSR标记引物进行PCR扩增;S2:在步骤S1所得扩增产物加入溴酚蓝染色,用8%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在电压200V,电流150A的条件下于5×TBE缓冲液中电泳分离45min,银染后进行带型分析。进一步的,S1所述PCR扩增的PCR扩增体系为10μL,包括2×TaqPlusMasterMix5μL,所述上游引物0.5μL,所述下游引物0.5μL,终浓度<0.1μg/10μL的模板DNA1μL,ddH2O3μL。进一步的,S1所述PCR扩增的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2min;94℃变性20S,50℃退火20S,72℃延伸20S,运行32个循环,然后72℃终延伸2min后于4℃保存。进一步的,S2所述带型分析为:如扩增产物目的条带大小为123bp,则待鉴定大豆为高抗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品种。即所述引物扩增的与抗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连锁的SSR标记CH0211特征条带为123bp。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SSR标记CH0211及检测方法用来检测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抗病选择符合率为80.56%,感病选择符合率为77.78%,准确率较高,能够高效、快速、精准地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节省了大量人工接种鉴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成本。本专利技术经济效益高,对大豆品系抗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的抗病选育效率有极大提升。附图说明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鉴定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的SSR标记CH0211,其特征在于,所述SSR标记引物序列如下:/n上游引物:5’-CAGGTCGATAAGTCTATGT-3’(SEQ ID NO.1);/n下游引物:5’-ATATGAACTCGGTCTGTTG-3’(SEQ ID NO.2)。/n

【技术特征摘要】
1.鉴定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的SSR标记CH0211,其特征在于,所述SSR标记引物序列如下:
上游引物:5’-CAGGTCGATAAGTCTATGT-3’(SEQIDNO.1);
下游引物:5’-ATATGAACTCGGTCTGTTG-3’(SEQIDNO.2)。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SSR标记CH0211鉴定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取待鉴定大豆的基因组DNA,以待鉴定大豆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SEQIDNO.1、SEQIDNO.2所示的SSR标记引物进行PCR扩增;
S2:在步骤S1所得扩增产物加入溴酚蓝染色,用8%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分离,银染后进行带型分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PCR扩增的PCR扩增体系为10μL,包括2×TaqPlusMasterMix5μL,所述上游引物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蔡晗沈颖陈圆圆谢丽君陈柏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