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钝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5315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钝化装置包括绝缘托板,其表面形成有至少一限位槽;负电极,设置于绝缘托板上,其与限位槽位置对应且延伸到限位槽的槽底上方;阻挡介质套,位于绝缘托板上方,其下端开口面积满足可覆盖一限位槽的槽口;正电极,设置在阻挡介质套内;移动装置,驱动阻挡介质套移动至限位槽的正上方并保持一定的放电气隙。本方案可以将工件作为负电极,结合可升降的正电极及阻挡介质套,能够有效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原理,在常压条件下在金属工件和阻挡介质套之间持续生成等离子体以直接对金属工件的表面进行清洗并在工件的表面形成钝化层,可以极大的改善工件的耐腐蚀性能,延长工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钝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钝化装置。
技术介绍
当下,对于加工完成的线圈外壳(汽车涡轮增压用线圈外壳,导电金属材质),通常需要清洗后再进行包装,其中一种可行的清洗工艺包括如下过程:超声波清洗——漂洗——工业烘箱烘干。另一种可行的清洗工艺包括如下过程:自动喷淋清洗——超声波清洗——喷淋漂洗——高压风切水。无论是哪种工艺,线圈外壳表面的污染物常常清除不彻底,残留的污染物容易造成产品过早腐蚀生锈。随着其他清洗工艺的发展,例如等离子体清洗,常规的等离子清洗是在真空腔体里,通过射频电源在一定的压力情况下起辉产生高能量的无序的等离子体,通过等离子体轰击被清洗产品表面,以达到清洗目的。但是常规的等离子清洗机的结构复杂,需要复杂的腔体结构,且需要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实现,而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BarrierDischarge,DBD)是有绝缘介质插入放电空间的一种非平衡态气体放电又称介质阻挡电晕放电或无声放电,其可以在常压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因此介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绝缘托板(1),所述绝缘托板(1)的表面形成有至少一限位槽(11);/n负电极(2),设置于所述绝缘托板(1)上,其与所述限位槽(11)位置对应且延伸到所述限位槽(11)的槽底上方;/n阻挡介质套(3),位于所述绝缘托板(1)上方,所述阻挡介质套(3)的下端开口面积满足可覆盖一所述限位槽(11)的槽口;/n正电极(4),设置在所述阻挡介质套(3)内;/n移动装置(5),驱动所述阻挡介质套(3)移动至限位槽(11)的正上方并保持放电气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托板(1),所述绝缘托板(1)的表面形成有至少一限位槽(11);
负电极(2),设置于所述绝缘托板(1)上,其与所述限位槽(11)位置对应且延伸到所述限位槽(11)的槽底上方;
阻挡介质套(3),位于所述绝缘托板(1)上方,所述阻挡介质套(3)的下端开口面积满足可覆盖一所述限位槽(11)的槽口;
正电极(4),设置在所述阻挡介质套(3)内;
移动装置(5),驱动所述阻挡介质套(3)移动至限位槽(11)的正上方并保持放电气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托板(1)架设于机架(6)上的一组支座(61)上,一组支座(61)形成一纵截面为倒梯形的限位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托板(1)通过定位装置(7)定位,所述定位装置(7)驱动所述限位槽(11)与所述阻挡介质套(3)共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托板(1)的底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鑫培朱小刚刘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创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