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哑光PU净味清面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513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哑光PU净味清面漆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涂料技术领域,该超哑光PU净味清面漆包括甲组分、乙组分和稀释剂;甲组份包括合成脂肪酸改性净味醇酸树脂、1/16硝化棉纤维素树脂、醚酯类溶剂、消光粉、玻璃粉和其他助剂;乙组分包括醋酸正丁酯、脱水剂、加成物聚异氰酸酯固化剂和三聚体固化剂;该制备方法采用分步添加原料进行搅拌。该超哑光PU净味清面漆,能够显著降低消光粉的添加量,提升其消光效果,制得的漆膜的光泽度可达到超哑光效果,解决了目前亚光清面漆哑光效果不佳,光泽度无法达到3度及3度以下的问题,且该制备方法组间相容性更好,分散效果更佳,所得涂料制成漆膜后哑光效果及其他性能均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哑光PU净味清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涂料
,具体涉及一种超哑光PU净味清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对生活环境和家居的品位和要求也逐渐提高。各色家具表面的涂装效果,是人们选择家具的标准,也是评判家具表面油漆涂装效果的准则。近年来,净味和超哑光泽度的家具涂装,在家具生产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想要达到在家具上超哑光泽度的涂装效果,是各个涂料公司和家具厂的难题。目前市面上普通的PU哑光清面漆普遍存在漆膜光泽度不够哑,很难做到涂装成膜后小于或等于3度以下的光泽度,同时还有气味残留的现象。特别是针对实木类家具类产品,由于光泽不够哑,有气味残留等,会显著影响涂装的效果,影响消费者的选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双组分PU哑光清面漆在涂装成膜后光泽度比较高(≥5度),很难做到小于等于3度以下的光泽度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超哑光PU净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超哑光PU净味清面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甲组分、乙组分和稀释剂;/n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甲组份包括65-76.5%的合成脂肪酸改性净味醇酸树脂、3-5%的1/16硝化棉纤维素树脂、5-8%的醚酯类溶剂、0.8-2%的分散剂、0.2-0.5%的消泡剂、4.5-6.5%的消光粉、3-4.5%的玻璃粉、0.5-1%的蜡粉、0.3-0.5%的丙烯酸流平剂、0.2-0.3%的有机硅流平剂和5-6.7%的酯类溶剂;/n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乙组分包括14.5-34.9%的醋酸正丁酯、0.1-0.5%的脱水剂、35-45%的加成物聚异氰酸酯固化剂和30-40%的三聚体固化剂;/n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稀释剂包...

【技术特征摘要】
1.超哑光PU净味清面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甲组分、乙组分和稀释剂;
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甲组份包括65-76.5%的合成脂肪酸改性净味醇酸树脂、3-5%的1/16硝化棉纤维素树脂、5-8%的醚酯类溶剂、0.8-2%的分散剂、0.2-0.5%的消泡剂、4.5-6.5%的消光粉、3-4.5%的玻璃粉、0.5-1%的蜡粉、0.3-0.5%的丙烯酸流平剂、0.2-0.3%的有机硅流平剂和5-6.7%的酯类溶剂;
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乙组分包括14.5-34.9%的醋酸正丁酯、0.1-0.5%的脱水剂、35-45%的加成物聚异氰酸酯固化剂和30-40%的三聚体固化剂;
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稀释剂包括35-50%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30-50%的醋酸正丁酯和15-20%的醋酸乙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哑光PU净味清面漆,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甲组份包括75%的合成脂肪酸改性净味醇酸树脂、3%的1/16硝化棉纤维素树脂、5%的醚酯类溶剂、1.2%的分散剂、0.3%的消泡剂、6%的消光粉、3%的玻璃粉、0.8%的蜡粉、0.5%的丙烯酸流平剂、0.2%的有机硅流平剂和5%的酯类溶剂;
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乙组分包括24.5%的醋酸正丁酯、0.5%的脱水剂、45%的加成物聚异氰酸酯固化剂和30%的三聚体固化剂;
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稀释剂包括35%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50%的醋酸正丁酯和15%的醋酸乙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哑光PU净味清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脂肪酸改性净味醇酸树脂的细度≤15μm,羟值130±10mgKOH/g,粘度为25000-35000cp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贵华孔令飞邹国森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展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